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講講武漢解封一周年的感受

講講武漢解封一周年的感受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07 22:16:19

講講武漢解封一周年的感受(武漢解封一周年之際)1

制圖:程璨

講講武漢解封一周年的感受(武漢解封一周年之際)2

講講武漢解封一周年的感受(武漢解封一周年之際)3

2020年6月20日,武漢大學2020屆線下畢業典禮如期舉行。

武漢解封已一年有餘,武漢大學校長窦賢康院士仍清晰地記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風暴之初逆行回武漢,自己孤身一人從火車站出來的場景——往日車水馬龍的街面上甚至看不到一輛汽車。

今天,英雄城市武漢已經全面複蘇。

今春武大櫻花盛開的日子裡,他親自當起了珞珈山“第一解說員”,與來自江蘇、上海、廣東、湖南、安徽等省市的1.2萬餘名抗疫醫護人員及家屬一起,在這所有着全國最美校園之譽的百年名校共赴櫻花之約。

“我們以最高禮遇設置醫護人員賞櫻專場,既是為了踐諾,表達我們最真摯、最濃厚的感恩之情;更重要的是以偉大的抗疫精神感染和教育學子,激勵他們心懷家國、勇于擔當、砥砺前行。”窦賢康說。

在這位“雙一流”高校院士校長看來,培育強國一代的關鍵就在今天的校園。

——————————

“抗疫中展現了大學的擔當”

“過去經常說大學最重要,這次抗疫确确實實讓大家感覺到大學的作用。”今年4月24日,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校長圓桌會上,窦賢康如是感慨。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共提供了1萬多張床位收治病患,并接管了雷神山醫院、武昌方艙醫院等多家醫院,支援金銀潭醫院危重症患者救治。

不僅在臨床一線用血肉之軀築起了阻擊病毒的鋼鐵長城,武大人沖鋒在科技抗疫最前沿,為力克新冠肺炎疫情貢獻智慧。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藍柯團隊是國内最早發現和确定新型冠狀病毒的團隊之一;核酸檢測迅猛增加之際,中南醫院影像科張笑春教授建言CT影像作為新冠肺炎首選診斷方法被采納……去年6月,Digital Science發布了一份報告,其中在為新冠科技貢獻度排名中,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分别位列全球第二、第三。

同時,在抗疫物資最緊俏的時刻,全球數十萬武大校友自發組織,調用一切資源上演“生死速遞”,通過包機、專車從全球各地将物資運往一線,武大校友捐款捐物超過12億元,占武漢市接受捐贈總額的四分之一。

“從民族到個人都要懂得誠信懂得感恩”

如何看待抗疫中的青年一代?

窦賢康說,這是一個古老的命題,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總比一代強,這是曆史規律。“面對這一次的重大災難,事實證明這一代年輕人是靠得住的”。

武漢大學青年學子的抗疫故事被窦賢康在不同場合講起。

比如,武漢“菇涼伢”、大三學生鄭欣怡,在保證自己在線學習的基礎上,參加線上家教志願服務,為父母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孩子補習功課。在那段特殊的超長寒假裡,武大學子為600多名醫護人員子女提供了“雲家教”。

鄭欣怡還堅持去社區超市分揀蔬菜,幫助保障社區團購。她說:“哪裡需要,我們就去哪裡,盡量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最困難的時候,窦賢康到方艙醫院看望醫護人員,遇到幾個非常年輕的護士,當時醫療物資很匮乏,她們腳上的穿戴隻是普通的塑料袋。

窦賢康問這些比自己的女兒年齡都小的姑娘怕不怕,護士們回答,剛來時都怕,接觸到病人以後,本能的職業操守促使她們幹好工作,其他就想得很少。“人就是這樣,就像戰場上的士兵沖鋒,槍一響什麼都不怕了”。

“把最美的櫻花盛景送給抗疫英雄,是最合适的禮物。”2020年3月,窦賢康走出方艙醫院那一刻的心願,化作了學校向4.2萬“逆行”的援鄂醫療隊員發出的公開邀約和承諾:連續3年為援鄂醫療隊員以及湖北省疫情防治一線醫護人員和家人開設免預約賞櫻綠色通道,提供好賞櫻服務。

一諾千金。

2021年大年初六,窦賢康專門召開會議,專題布置如何兌現這個一年前許下的諾言。在他看來,大學寄托了整個社會的價值期待,具有展示真善美的職能,踐行承諾也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一個民族,一個人,要懂得感恩懂得誠信”。

他介紹,在組織志願者的過程中,一開始還擔心報名人數不夠,後來參與的95後00後大學生志願者超過千人,連一些年齡非常大的老師都主動請纓,“這種良知和愛心,很多人是與生俱來的,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志願服務給了他們一個表達的機會”。

“這不僅是一次志願服務,更是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思政課,它教會我們感恩曾幫助過我們的恩人,感恩在國家危難時義不容辭挺身而出的每一位英雄,這些都激勵武大學子成長為有家國情懷的大寫的人。”窦賢康希望,這場志願服務成為當代青年懂得感恩、學會擔當的第二課堂。

從抗疫活教材中汲取成長力量

去年6月20日,武漢大學2020屆線下畢業典禮如期舉行。

這是特殊時期的一場特殊儀式——北京新發地的疫情留給人們的驚魂未消,人們聚集的恐懼猶在。

珞珈山上,660名畢業生身着學士服,接受恩師撥穗,完成和母校的告别。不同于以往所有的畢業典禮,參加典禮的師生在儀式伊始全體起立脫帽,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烈士與逝世同胞默哀。

為什麼堅持舉行線下畢業典禮?

窦賢康覺得,一定要讓學生知道畢業典禮是一個莊嚴的儀式,不管遇到多麼大的艱難險阻,給學生一個學業完整的承認。“希望武大學子從抗疫這本鮮活的‘教科書’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也希望通過這場典禮,紀念武漢人民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取得的可貴勝利。”窦賢康說,彼時的武漢急需昭示這座英雄的城市是安全的。時任武漢市長專門跑到街市上吃飯,就是想傳遞一種信号,而大學的關注度無疑更高。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窦賢康說,回望曆史,曆經5000多年風雨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危難中愈挫愈勇、不斷奮起,正是因為有寶貴的民族精神在支撐。“希望寄托在這場儀式中的武大精神能由這屆畢業生得以延續和弘揚。”

事實上,這不是魯莽的英雄主義。

窦賢康專門安排輔導員征集學生對參加畢業典禮的意見,發現報名踴躍;對于疫情防控做了周密、精準的安排,甚至包括每名學生之間的距離,都有精密的測算。

行勝于言。最終,數以億萬的觀衆在雲端見證了這份從百年武大裡傳遞出的勇氣和擔當。

培育強國一代關鍵在今天的校園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世界格局,今天的青年一代如何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窦賢康看來,這場肆虐全球的疫情已經不單單是一場公共衛生領域的危機,不僅加劇了原有全球格局的改變與沖突,還深刻影響着世界發展的進程與未來。“從一個國家到我們每一個人,應對疫情的态度和疫情之下的選擇,直接決定不同的結局和不一樣的未來。”

窦賢康說,“強國一代”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從天而降的,首先要有理想信念。

窦賢康給學生作報告時,經常現身說法——自己上個世紀80年代末出國留學時,北京的路上沒有幾輛小汽車,從市區到機場,坐下午的飛機早上7點就要出門。

到了法國,看到巴黎市區環路上的汽車尾燈閃爍彙流成河,中法之間經濟發展的巨大差距震撼着心靈,“當時心裡就有一根弦,就是我們這代人不奮鬥,國家一定強大不起來”。

窦賢康說,回國時第一個月工資到手,數額隻有在國外的五十分之一不到,那時也沒想到後來還可以當院士當校長,但回過頭看,“凡是有所成就的,都把個人理想實現融入了國家發展的大局之中”。

強國一代還需要建設強國的本領。

窦賢康說,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路上,隻有将關鍵技術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才不會被别人“卡脖子”;而核心技術突破背後都是基礎研究中最基本的科學原理和科學規律,如今的中國“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烈”。

窦賢康經常給學生算一筆賬,2035和2050并不遙遠。今天在校園裡的基本都是00後,到2035年35歲,到2050年50歲左右:“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标的關鍵就在今天的校園,你們的品格、态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未來的樣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通訊員 吳江龍 孟令芳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