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雲之南的邊界線,
有這樣一個與緬甸接壤的小村莊。
這裡空氣清新,藍天白雲,
陽光溫柔又平靜。
傣族、緬甸的建築、現代小洋樓,
在這裡和諧共存,
兩國老百姓飲同一井水,趕同一場集,
生活猶如世外桃源一般惬意。
不過最神奇之處,
還是這裡的「一國兩寨」。
一個傣族村寨被一分為二,
國境内的稱為銀井,
緬甸的則稱為芒秀。
國人對于邊境總有種特殊的情結。
對村寨裡的人們來說,
出國的界線可能是一座石橋,
也可能是一口水井。
甚至在家從廚房走到陽台,
可能就出國了。
并且這個村子,
兩國學生都能享受到中國的義務教育。
所以有很多緬甸的“留學生”,
每天都跨國來到銀井這邊的小學讀書,
等到放學後再回到緬甸。
這裡的小學生都要學習雙語,
村裡的路标也都會刻上中緬兩種文字。
也算是從某種程度上,
促進了中緬的文化交流。
在國境線上隔着籬笆,
就能看到緬甸馬路上的拖拉機。
還有一處秋千,
坐上去輕輕一蕩,
就能瞬間跨越到别的國境。
最好笑的是中國的瓜藤,
可能會爬到緬甸結瓜,
緬甸的母雞,
可能會跑到中國下蛋。
這樣的“跨國交流”,
早已成了這裡的常态。
還有生活在這裡的布島族人,
也就是長頸族。
這是世界上人數最少的民族,
現存于世的隻有不到200人,
女孩子們從5歲就要開始戴銅圈,
一生都不能摘下。
據說最多的人脖子上有二十個多個銅圈。
在布島族女人的眼中,
頸上的銅圈,是美麗與富貴的象征。
村裡的住宅大概有兩種,
一種是傣族風情的雙層竹樓。
内部用樹樁作支撐,
外牆用竹片編織,屋頂鋪着茅草,
外觀看起來很有感覺,
但其實内部很小也很簡陋。
還有一種是數百平的熱帶别墅。
三四層的小洋房,
帶着寬敞的院子和圍牆。
外觀用色很鮮豔,
内部采光很好又很舒适。
村寨入口會有熱鬧的小集市,
賣些小零食或是當季的水果。
在這個身處邊境的小村寨,
可以同時品嘗到三種美食:
傣族的、緬甸的、雲南的。
旅行菌私心覺得最值得品嘗的,
無疑還是地道的過橋米線。
砂鍋被燙到幾百度高溫,
再将十幾種配菜一樣一樣放進去。
韭菜、芫荽、蔥絲、玉蘭片……
雞肉薄片、豆腐皮和米線,
上面一層厚厚的雞油用來保溫,
湯汁熱乎乎的,
冒出的熱氣卻不會熏人,
吃的過程成了一種享受。
這藏在彩雲之南的跨界風情,
似乎能讓人撿起回憶中,
最質樸最複古的舊時光,
收獲一種最原始的感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