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單”算是外賣APP中的一個高級功能了,當用戶湊不夠起送費或者想追求更大力度的滿減優惠時,可以邀請身邊的好友一同拼單。在本文中,我将展示對美團外賣拼單流程進行Re-design的詳細過程,設計的目标是提升拼單功能的使用率和任務完成率。
如下圖:
一、什麼是“拼單”
拼單是多個用戶共同完成一次外賣下單流程,這些用戶包括一個發起人和數個拼單人。
發起人在商戶詳情頁可以選擇“拼單”,向微信好友發送拼單邀請鍊接。而拼單人則接受邀請,在微信外鍊中點餐。最終,所有參與者選擇的菜品由發起人統一提交、結算和支付。
拼單流程的業務邏輯
美團外賣的拼單功能,于2017年3月的5.4.0版本上線。這個時間點恰逢17年初那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賣大戰”,在三個月的時間内,美團外賣從原本相對落後的位置發力,追平甚至超車餓了麼,穩穩成為了外賣行業雙巨頭之一。
從這一點上看,“拼單”功能并不僅僅是一個改善重度用戶體驗的小功能,而是具備了很強的業務屬性,是美團外賣為了從殘酷的市場競争中拼出血路而下的一步棋。在這樣的前提下,進行詳細的業務需求與用戶需求分析就顯得十分關鍵了。
“拼單”功能上線的時機
二、業務需求:應對激烈的市場競争
不久前,艾媒咨詢發布了最新的外賣市場監測報告(《2018上半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監測報告》),它為我們勾勒出了外賣行業最新的市場背景。
- 市場規模與用戶規模增率放緩,市場更加接近飽和。
2015年之後,外賣行業的用戶規模增速逐年放緩
- 美團與餓了麼的競争更加焦灼,雙方開啟了集團生态對抗,且關注新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 用戶對價格敏感而粘性較低,滿返政策、紅包、運費都會影響用戶選擇商家以及外賣平台。調查顯示:在沒有紅包或優惠券的情況下,約一半的受訪用戶會流失到其他平台。
在這種激烈的競争環境下,各大外賣平台紛紛開發拼單功能,從長遠目的上看都是為了提升業務量與擴大市場占有率,更具體來說,主要是有兩個業務目标:
(1)刺激非剛性需求,提升外賣下單率
從“發起人”用戶的角度出發,總有一些“猶豫要不要點外賣”的場合,即非剛性的需求,例如:“這個下午茶可吃可不吃”;“看看點外賣有沒有優惠,沒有的話還是去食堂吃飯吧” 。而鼓勵用戶進行拼單,可以幫助用戶分攤運費、享受滿減優惠,刺激猶豫中的用戶進行消費。
(2)通過微信小程序獲取新用戶、調動非活躍用戶
從“拼單人”用戶的角度來看,這些“拼單人”很可能不是美團外賣的活躍用戶,甚至從未在美團注冊過。但當他們點擊拼單邀請外鍊之後,就可以授權美團外賣的H5站使用微信号信息登錄,并進行點餐。
三、用戶需求:兩種身份,兩種體驗目标
一個完整的拼單任務,需要由“發起人”、“拼單人”兩種角色共同完成。
他們的用戶畫像如下:
發起人與拼單人的用戶畫像
目前的拼單任務中,用戶最基本的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發起人省下了一小筆開支;拼單人輕輕松松吃上了外賣;分享賬單的時候,運費和優惠已經被分攤好,無需用戶費腦計算。
然而在探索優化方案時,我們需要更深入地探索事情的本質。
在拼單流程中,“發起人”與“拼單人”是互相合作、雙赢的。然而,他們之間難道不存在矛盾、沖突與互相猜疑嗎?
我們來看一個可能的用戶場景:
- 已經中午11點了,Lily想着要趕快點餐,不然趕上高峰的配送時間,就不知道幾點送到了。她找到一家感興趣的日料,看到滿100減30的優惠,覺得可以嘗試拼單湊滿減。
- Lily進入拼單,把邀請發給了關系不錯的同事阿花,可是阿花回複說已經和别人約好去外面吃了。Lily想着多問幾個人會比較好,于是把拼單邀請發到了100多人的工作微信群裡。
- 等了一會兒,已經11點10分了,還沒有同事參與拼單。Lily有些急了,她想着要不然一邊等,一邊看看别家吧,萬一湊不上就點隔壁鍋貼,配送也是挺快的。她點了“後退”,這時彈出了一個彈框,提升“退出拼單,不會保留此次拼單内容”。
- Lily猶豫了一下,沒有取消拼單,決定再等最後五分鐘。但為了防止吃不上飯,她點開了另外一款外賣app,把備選的鍋貼放入了購物車裡……
- 11點15分,小明看到了部門微信群裡Lily發的拼單邀請,他正好想吃日料,于是開心地選了拼單。但一邊等一邊想,“我和Lily也沒有那麼熟呀,拜托她幫我領飯好麼?她不會放我鴿子吧?”
Lily和小明最後有沒有拼單成功,這誰知道呢……
用戶體驗路徑
四、“拼單”任務中的兩個本質矛盾
拼單是一件有點麻煩的事,尤其是發起人,要付出組織張羅的精力,要墊付所有人的費用。但還有一項成本,是更加隐蔽、更容易被人忽視的。那就是“等待”本身的時間成本。在點外賣這個場景下,用戶需要的是即時滿足,而“等待的時間”是非常昂貴的。
由于“時間成本”這個因素,“拼單”這個流程中存在兩個本質的矛盾:
- 更高的拼單成功率,對應着更生疏人際關系。若發起人想要追求拼單成功率,他需要邀請盡量多的人,很可能不再是親密朋友,而僅僅是單位大群裡的同事。随着人際關系更加邊緣,一些風險随之産生。
- 在不受道德約束的情況下,發起人為了追求自己的成功率,可能讓拼單人的利益受損。若發起人“極度自私地”追求拼單成功率,他會一邊邀請拼單,同時不放棄其他解決午餐的機會。比如:到點沒有湊夠足夠的滿減,就立刻取消拼單出去吃;甚至同時開多個拼單(如果允許的話),隻提交其中的一個。于是,其他已經參與進來的拼單人被放了鴿子。
有意思的是,“拼單”任務中的矛盾更像社會公共政策制定中遇到的問題。而我們在制定“拼單”規則時,也需要考慮到不同角色間的利益平衡。
五、競品分析:不同産品的對策
我梳理了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三款app的拼單流程,發現在制定“拼單”規則時有兩種不同的策略。
不同外賣app的策略
在“美團外賣”與“餓了麼”中,發起人發起拼單後,隻能停留在這一頁,若是試圖後退,本次拼單也就自動取消了。這種方案容易導緻發起人用戶的不滿,從可用性上講,也違背了尼爾森10原則中的“用戶控制與自由”,但在邏輯處理上是比較直白簡單的。
要求發起人“專一”的拼單方案
百度外賣則允許發起人“為所欲為”,可以退出拼單模式去幹别的事。當用戶退出“拼單”模式後,隻有店鋪名稱旁非常不起眼的一行小字,提醒用戶“正在拼單中”了。
百度外賣允許用戶随時退出拼單模式
允許發起人用戶從拼單頁面退出來,在等待的同時浏覽一下其他店鋪與内容,這大大加強了用戶的可控制感與自由度,從用戶體驗上講是非常好的。然而,百度外賣采取的這個方案也存在着嚴重問題:
- 一方面,發起人用戶從店鋪退出後,就再也沒有途徑快速地進入拼單頁了。用戶極有可能會在浏覽過程中迷失或忘記拼單的存在。
- 另一方面,百度外賣的邏輯事實上允許了同時開多個拼單的情形。一個自私的發起人完全可以一次發起幾家店鋪的拼單,最後選擇一個下單。若這種“自私”成為主流,那麼拼單人的用戶體驗将會極差。久而久之,發起人與拼單人之間的信任破産,“拼單”功能整體的使用率、完成率都會進一步降低。
從長遠來看,百度外賣的拼單邏輯雖然給與了發起人更大的自由度,但對于産品的長期發展卻是不利的。
兩種方案對應的用戶體驗
六、優化方案探索
回到對美團外賣拼單功能的優化上。有沒有一種方案,能夠即維系美團外賣當前的業務規則(一次僅能發起一個拼單),又讓發起人有更大的自由度呢?
我認為是有的,我們的努力方向可以如圖所示:
美團外賣的優化方向
首先,我們可以允許發起人從“拼單”的等待中撤出來(即從“拼單”頁面後退時,不關閉拼單訂單)。發起人此時可以一邊浏覽其他内容,一邊等待拼單結果。與此同時,界面需要在明顯位置提示用戶“等待拼單中”,當有其他人加入拼單時,需要盡快給出反饋:“您的1位拼友已經加入拼單”。
其次,在首頁、類目頁、購物車頁等主流頁面,同樣要給出“拼單進行中”的明顯提示。同時,在業務邏輯上,依然要堅持一次一單的原則,當用戶希望開啟另一個商家的拼單時,需要詢問是否關閉上一個拼單。
最後,在文案和UI設計上可以考慮一些情感因素,一方面要強化發起人的“責任感”,另一方面要喚起拼單人對發起人的感激。例如在拼單成功提交之後,拼單人用戶點開微信外鍊查看訂單進度時,可以看到這樣的提示:
結語
“拼單”是一個典型的涉及多種角色,且角色之間存在利益沖突的任務,在對這樣的任務進行設計時,如何在多種角色的利益之間進行權衡,讓所有角色都有一個良好的用戶體驗,就是一件很有值得研究的事了。
在這篇文章中,我對美團外賣的“拼單”流程進行了需求分析與方案優化,算是對這個議題的一次初步探索吧。
本文由 @ leadwhit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