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3日報道西班牙《先鋒報》網站2月27日刊文盤點了那些載入曆史的“名寵”,文章編譯如下:
多年以來,寵物一直是社會的一部分,并有着自己的文化表達。在網絡時代,數以百萬計的人追随着明星的私生活,而他們的狗、貓和其他寵物自然也在關注範圍内。
政客們也順應這一趨勢,特别是當競選活動進行時。對名人寵物的熱情似乎是當代社會所特有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在過去沒有網絡的時候,人們就已經有類似的偏好。回顧過去,我們會找到許多以曆史名人的寵物為主角的奇聞轶事。
梵蒂岡大象
1962年,一具大型動物的骸骨在梵蒂岡城出土。雖然人們一開始認為它是一隻恐龍,但他們很快發現,這是一具亞洲象的遺骸,而且還有着名字和典故。這隻名為“漢諾”的厚皮動物曾是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送給教皇利奧十世的禮物。1514年,它和一堆奇珍異寶一起進入這座城市,曼努埃爾一世想以此舉赢得教皇的支持。
“漢諾”無疑是羅馬人和教皇最期待的獻禮。教皇非常喜歡它,甚至在其住所附近為它修建了象舍,而且市民經常獲準近距離觀賞這隻教皇的寵物。幾年後“漢諾”去世,教皇非常傷心,為它寫下墓志銘并讓畫家拉斐爾創作一幅紀念性壁畫,但壁畫沒有保存下來。
犬樣惡魔
在英國内戰(1642-1651年)期間,一隻狗成為一次特殊宣傳運動的主角。議會派陣營宣稱,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有路西法(堕落天使)助陣,并且後者僞裝成一隻人畜無害的小狗。實際上,它是國王侄子魯珀特親王的寵物。
當時的傳單稱,魯珀特擁有邪惡的超自然力量,身旁還有隻四足惡魔。這件事最後鬧得沸沸揚揚,連保皇派軍隊都利用這一點,發文嘲諷敵人的迷信思想。
愛德華七世的“恺撒”
“我是恺撒,我屬于國王。”這是愛德華七世的狗所戴項圈上的銘文。愛德華七世給這隻白色獵犬取名為恺撒,與它享受到的帝王級待遇非常相稱。
但是,恺撒是在其主人逝世後才成名的。在1910年的國王葬禮上,外國元首和新聞界驚訝地看到,恺撒跟着主人的靈柩走過倫敦的街道。
約瑟芬·貝克的獵豹
舞者、演員、反納粹英雄、民權鬥士……約瑟芬·貝克有許多身份。在這位非裔美國人開啟職業生涯的法國,她的異域風情、優雅、性感以及偉大品質讓她成為标志性人物。
她在巴黎表演時,身邊總有一頭獵豹。在一段時間内,這隻動物構成了貝克公衆形象的一部分。無論是在舞台上還是在生活中,人們總能看到它。這頭被主人稱作“奇吉塔”的獵豹跟随她走過香榭麗舍大道,坐上她的勞斯萊斯旅行。有一次貝克甚至把它帶進電影院。
“法拉”比羅斯福更有名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曾多次攜帶他的愛犬法拉出現在媒體面前,甚至帶着它出差并會見外國政要。因此,這隻小狗成為羅斯福公衆形象的一部分,還被反對派利用來攻擊他。1944年,有謠言稱,這位民主黨人士動用公款把他落在阿留申群島的寵物接回華盛頓。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和愛犬法拉(資料圖)
羅斯福大膽回應稱,盡管他和他的家人不怕被惡語中傷,但法拉憎恨流言蜚語。現在法拉已化為一座石雕陪伴在其主人的塑像旁。
怪人達利的豹貓
巴黎的莫裡斯酒店見證了無數曆史。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加索在這裡結婚,流亡中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在這裡休息,伍迪·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在這裡取景。這家傳奇酒店與西班牙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和他稱之為巴布的豹貓之間也有故事。
酒店的員工已經習慣了這名畫家的怪癖。他在自己的房間内工作,順帶在牆壁上留下大量創作的痕迹,還讓演藝圈各種人物進出房間,更不用說他的貓了。巴布這隻豹貓擁有長長的指甲,把家具和窗簾撕得粉碎,有時甚至跑出房間在過道亂竄,把其他客人吓一大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