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在日常生活中怎麼調試心理學

在日常生活中怎麼調試心理學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3:57:51

李某,男,15歲。1歲半時即會說話、走路,2歲8個月時曾出現高熱,體溫達40.5℃,伴有昏迷抽搐。,當時正值乙型腦發病高峰期,醫院按乙型腦炎給予急救治療,治療1周後,患者體溫降至正常,但此後患者不會說話,可發“啊”等音,智力明顯落後于同齡人,大小便失禁。

家人四處求醫,經多方治療,療效不顯,1年後做CT顯示雙側額葉局限性腦萎縮,診斷為流行性乙型腦炎後遺症。

經過綜合治療3個月後,患者會叫一般的稱呼,如“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等。大便基本能控制,小便白天控制良好,晚上偶有遺尿。繼續治療3個月,患者可與人進行簡單的交流,但語速較慢,語言欠流利,會從1數到100,大小便完全自理。現上小學一年級,學習成績一般。

在日常生活中怎麼調試心理學(心理學案例分析)1

智力有先天的差異,也即高低之分。為了量化這一高低之别,人們提出用測試的方法去實現,這就是智力商數測試。現在大多數智力測驗都采用離差智商,就是說兩個年齡不同的成年人,一個人的智力測量得分高上同齡組分數的平均值,另一個的測驗分數低于同齡組的平均值,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前者的智商比後者高。智商接近100者稱為智力正常,智商130以上者稱為智力超常,智商70以下者稱為智力低下。

智力障礙是由多種原因引發的腦發育障礙所緻的綜合征,以智力低下和社會适應困難為主要特征,可伴有精神或軀體疾病。極重度精神發育滞下患者智商低于20,言語功能缺失,生活不能自理。約20%的智力低下是由環境因素引起,25%由染色體異常或基因異常引起,一半以上患者找不出病因。

在日常生活中怎麼調試心理學(心理學案例分析)2

智力低下不但是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一類世界性疾患,更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據估計,全世界約有1.5億智力低下患者。臨床上般以行為動作、語言發音作為判斷智力的主要指标。

兒童有明顯的智力低下大多數在嬰兒期就容易識别,輕度症狀往往進入小學之後學習困難才發現。如果發現有運動發育落後,對外界反應遲鈍,語言發育差,表情呆闆或有特殊面容者應盡早到醫院檢查。

有些先天性代謝異常病如果能在新生兒期做出診斷,及時治療,多數患兒智力可免受損害,病情可得到控制。

人從出生一直到25歲,大腦的各種功能才發育健全,并不是一生下來就不能改變了。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的智力發育有障礙時,完全可以通過科學的心理訓練提高智力水平。訓練方法并不是教孩子認多少字,背多少詩,而是應從運動機能、手的靈活性和準确性、感知覺、認知能力等方面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怎麼調試心理學(心理學案例分析)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