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力量是人類一直追尋和仰望的力量,在遠古時期火的出現無異于是标志着人類與其他種類動物有了明顯的區别,而火也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所能控制的自然力量。在古代神話當中對火的崇拜就已經是無以複加,過去黑夜的漫長使得人類惶惶不安,暗夜降臨也伴随着各種危險。所以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獲取光明及溫暖,火的發明是順應了曆史發展規律的,那麼是誰帶來了第一束火種呢?這在先秦時代的文獻中都有記載:
《屍子》說:“燧人上觀星辰,下察五木以為火。”
《拾遺記》中同樣說到:“燧明國有大樹名燧,屈盤萬頃。後有聖人,遊至其國,有鳥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用小枝鑽火,号燧人氏。
《三墳》中說:“燧人氏教人炮食,鑽木取火,有傳教之台,有結繩之政。”
毫無疑問燧人氏的指向非常明确,作為我們曆史上的第一個可考察的遠古祖先之一,發明鑽木取火無疑是驚天動地。中國傑出的社會學家趙樸初曾評價道:“燧人取火非常業,世界從此日日新”,可見火的誕生不但是實現了熟食的誕生,還拯救了黑暗中的人類。當然在度過了漫長的歲月之後,古人對于火的研究并沒有停止過,但是更多的體現在食物烹饪的方面。
鑽木取火,古人對火的研究
《韓非子》中說:“炮生為熟,有異于禽獸。”,在遠古時期人類吃東西也無法擺脫像動物一樣茹毛飲血,火的誕生正是寓意着人類食用方式的改變。其實在前秦時期火的取得已經有了變化,有着燧人氏的鑽木取火作為引導,各種取火的方式也開始出現。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中就曾發現了使用火的遺迹,這也說明在中國四五十萬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能夠自主使用和控制火了。
取火方式變化在石器時代,人們使用更多的都是鑽木取火的方式。清末學者尚秉和曾說:“火自無而有者也,其發明至為難能。燧皇感森林自焚,知木實藏火,不知幾經攻治,幾經試驗,始鑽木得之。”早在燧人氏時發現火種藏于木中,依靠摩擦來産生火苗,而且經曆了數次實驗才得以成功。而在1972年至1976年之間,考古學家們在對漢朝遺址發掘時發現了點燃烽火時所用的取火工具——木燧,這也是我們現在發現的曆史最久的一種取火工具。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一人)
而在人類文明發展到銅石相并的時代時(約為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随着冶煉銅器的手段和技術提高,取火也有了新的方式,稱之為陽燧。
《周禮·秋官》:“司炬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漢鄭玄注:“夫遂,陽遂也。”唐賈公彥疏:“以其日者,太陽之精,取火于日,故名陽遂。”
這一段文獻記載詳細描述了陽燧的取火方法,原來利用的正是凹面鏡的原理。利用銅鏡的凹面來正對太陽,靠着光的集中折射來取得火種。而且古代數學家沈括也曾詳細的講述了這一原理和陽燧的取火過程:
陽燧(最早的凹面鏡取火原理)
《夢溪筆談》:“陽燧面窪,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離鏡一二寸,光聚一點,大如麻菽,着物則火發。”同樣的原理曾經也出現在了古希臘阿基米德利用凹面鏡燒毀羅馬船艦的傳說之中,但是明顯我們的曆史要比起早上了四五百年之久。
火與烹饪陽燧和木燧都是取火的方式,但是在古人眼裡陽燧所取之火來于上天,所以适合運用在祭祀等範疇内。而木燧之火更近乎人倫,因此适合用來生活。但不管如何說,火的應用還是得到了認可的。而且食物的烹饪需要用到火,這也是火發明時的初衷。說起火的應用,在古人的烹饪當中體現的淋漓盡緻。随着古人對于火的掌控越來越成熟,火在烹饪範疇的應用也是越來越花樣百出,甚至有了火候之說,飯菜美不美味火候尤為重要。在《呂氏春秋·本味篇》中就詳細描述了各種食材所需要的火候:
湯得伊尹,祓之于廟,爝以爟,釁以犧猳。明日設朝而見之,說湯以至味。湯曰:“可對而為乎?”對曰:君之國小,不足以具之,為天子然後可具。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惡臭猶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禦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哝,酸而不酷,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
掌握火候和烹饪的聯系
其中大篇幅的說到用火的重要性,飯菜好不好吃完全就看對于火候的掌控。什麼時候用文火,什麼時候用武火都有着詳細的描述。特别是古人掌握火候時,還暗含着陰陽之化的道理。但是為什麼古人對火候如此癡迷呢?實際上還和古人的烹饪用具有關。
古人烹饪用具和火的關系在古代主要的烹饪器皿都長得十分龐大,最常見的就是鼎。一個鼎有多重呢?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後母戊鼎衆達832.84kg,可想而知這麼一個大家夥怎麼做飯?更不要說像現在的廚師一樣去颠鍋了,除非各個都是項羽。所以沒辦法在容器上下手,那就隻能把心思放在火上了。而這種對于火候的重視也随着曆史逐漸的沉澱下來了,因此中國菜的核心概念之中就有着火候一說。
古代的烹饪工具——鼎
清代的文學家袁枚不但是一個文學創作者,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美食家。在他留下的著作《随願食單》中就用大量篇幅講述了火候的重要性以及烹饪的技巧。在其中的《火候須知》中就說道:
“熟物之法,最終火候。有須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則物疲矣。有須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則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後用文火者,收湯之物是也;性急則皮焦而裡不熟矣。”
火候和食物之間的聯系
當然還有更加講究的說法,在清代《調鼎集·火》中甚至還詳細的說到了什麼燃料應該配合什麼樣的食材。比如桑柴火适合老鴨和肉;稻穗火則适合煮飯;栎柴火則适合做豬肉,總之無一不是在重視着火候的作用。
火候暗含的哲理古人之所以重視火候雖然和烹饪器皿有關,但實際上也和古代的五行隻說有關。火是五行之一,而且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分為陰陽兩面,這是一種講究對立又統一的一種哲學思維。火原本就屬于陽的一面,而且火充滿了暴烈和剛直。但是從火的發明到應用,人類一直都在探索這控制和使用的方法。雖然無法做到直接掌握這一自然力量,但是借助工具去利用火還是能夠做到的。這就像是我們對待強敵時的情景一樣,也許無法控制但可以想辦法利用。
火候中暗含的陰陽五行哲理
古代君王的帝王之術往往就暗含這一原理,很多的帝王大部分本身所具備的能力就是知人善用。而他們手上不乏一些能力出衆甚至蓋過帝王的人物,但是卻都無法成為領袖。如何去掌握一個人所需要的能力,正是一種掌握火候的功夫。在和人交往時拿捏的恰到好處也會被認為是恰到火候,而且火候一直都被賦予着緊要時機的涵義。在魯迅的《僞自由書·後記》中就有着類似描寫:“現在,聽說已到組織團體的火候了。”這也是指的緊要時刻的到來。所以古人生活中的細節往往都蘊含着一些深刻的道理,而火候也正是做人之精髓所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