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流量就是一把雙刃劍,受到的關注越多,自然受到的質疑也越多,也正因如此,“拉一踩一”的“口水戰”開始在各行各業蔓延,如今,連汽車行業這麼嚴肅的産業都受到了波及,的确是難以想象。
前幾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在講“長城汽車發展失速”,在認真看了文章之後,我真的覺得作者可能并不了解汽車行業,更不了解長城汽車。文章主要攻擊的是長城汽車銷量上的短暫下滑,直接用長城汽車去年拿下中國民營自主品牌銷量第二名以及今年上半年的短暫銷量下跌來論證“長城汽車真的不行了”。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相信懂汽車的人一定知道,對于汽車這種長周期産品來說,極短時間内不正常的下跌,大概率并非是車企自身的原因,而是外部環境導緻的結果。
而且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反複的影響,在今年上半年的停産停工危機中,率先進行智能化轉型的長城汽車無疑受到了比其他自主品牌更大的壓力,畢竟現在它每賣出100輛車,就有88輛是智能車型,其中還有75輛來自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對芯片等零部件的需求要遠大于入門級的帝豪、悅翔這樣的車型。
不僅如此,這篇文章還把造車新勢力拉出來與長城汽車作比較,多少有點欺負造車新式裡了,先不說造車新勢力的銷量不及長城汽車的十分之一,就簡單從全球化的角度上看,造車新勢力就很難有超越的機會。
畢竟已經在全球化道路走了20多年,長城汽車的足迹遍布了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蔚小理連國内産品都要代工的時候,它已經把整車廠開到了海外,開始了因地制宜的大批量生産;在新勢力們紛紛跑到挪威、芬蘭刷存在感然後回國在宣傳冊上大書特書進軍歐洲市場的輝煌時,魏建軍拍闆決定長城汽車要先走向德國市場,在BBA的老家為中國汽車收獲榮譽。今年,長城汽車迎來了五大品牌全面出海,并且實現了累計海外銷量突破100萬輛的成就,這才是中國品牌應該有的樣子。所以,我依然覺得,在汽車行業需要的是長城汽車這樣的民族企業,而不是永無休止的“口水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