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在江西贛州,孩子們走近中國唯一的地下排水系統博物館,見證古代水利史上的治水智慧。
福壽溝建于北宋年間,因排水溝的走向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而得名。這套古人創設的地下排水系統,雖經曆了900多年的風雨,至今仍完好暢通,現在作為居民日常排放污水的主要通道,是一件活生生的“活文物”。
學生 朱俪葉:在這裡我知道了福壽溝的曆史和它名字的由來,還親眼見到了一部分福壽溝呢。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古代排水系統的強大。
學生 鐘承軒:參觀後我覺得博物館的力量很強大,今後我一定要多去參觀博物館,用博物館強大的力量豐富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知識。
福壽溝博物館建設在部分福壽溝管道之上,通過實物、圖片、文字及多媒體等手段,有趣地展示福壽溝的修建背景、結構和建造技藝、科學原理,讓受訪者充分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見證古代水利史上不可複制的曆史奇迹。
江西贛州大公路第一小學校長 郭燕玲:我們學校每學期都會組織孩子們走進博物館。今天的治水課程,我們就從古代的大禹治水精神講到了咱們家鄉宋城章貢的福壽溝的治水智慧,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科學治水的種子,為他們今後學科學、護生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來源: 央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