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鬼谷道友問:阿信,你講劉備在組建團隊時,遵循了鬼谷子的“三才”法則,根據關羽的“仁義”、張飛的“勇猛”、諸葛亮的“智謀”作為挑選人才的标準。
那,劉備自己會什麼呢?
一
這話還是要從子貢說起。
被潤之先生譽為是“縱橫家之祖”的子貢,有一天心血來潮問孔子:
“老師,你覺得我怎麼樣?”原話是:賜也何如。子貢叫端木賜,這裡的“賜”是子貢的自稱。
子貢定然是有社牛症的,一般人看見老師恨不得躲遠遠的。子貢卻厚顔無恥地問出了這麼個問題,讓老師評價自己。
孔子說:“女,器也”。這個“女”通“汝”。孔子的評價倒也直接:你,就是個器。
聽了老師的評價,子貢趕緊追問:“什麼樣的器呢”?
孔子隻說兩個字:瑚琏。雖然這個詞現在讀起來不好聽,但是一看都是玉偏旁就知道了,孔子對子貢的評價其實不低,王佐之才。
原本子貢聽了還很開心,可是孔子卻又幽幽地說一句話:
君子不器。
二
先是說子貢是個“器”,接着說“君子不器”。看起來好像是在罵人。所以你猜,子貢會生氣嗎?
我猜是不會。
作為言語科學生的子貢原本就不是君子。倒也不是說子貢的人品不行,而是指子貢的爸爸和爺爺不是君。既然他不是君的兒子,自然就不是君子。雖然,後來“君子”這個詞進入了“下沉市場”,意指有貴族精神的人。之所以人們熱衷學習貴族精神并不難理解,貴族的言行舉止都有固定的标準,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底層人所向往的。久而久之,小人物對自己的“小人”身份感到厭惡,崇尚貴族是理所當然的。
血統,即宿命。
顯然,子貢的情況并不符合這兩條硬性條件。不過,其實還有第三個标準,子貢是個器。
說人是個器,其實并非貶義詞,甚至是個褒義詞,比如我祝福你“早成大器”,那我肯定是誇你的。但是這個器是壞事,也是好事。說壞事是,“君子不器”使得中國的科學思維始終沒有發展起來。因為,無論是數學、物理學、化學,甚至西方哲學,在咱們這都被定義為“器”。
你沒看錯,西方哲學,無論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在東方哲學面前其實就是“器”。一個人的手藝做得再好,終究也是個“器”,任你器再大,容量總是有限的。阿信稱之為:個體工具型思維。
說好事是,東方形成了特有的“不器”思維,提倡人的思想意識,思維模式不能像器皿一樣,被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中。所以,東方文化提倡,做事并不拘泥于某一方面,不固化自己的思維,以包容、開放的姿态以“不器”去用“器”,用成“器”的人為自己服務。不器就沒有邊界,不器方能盛器。事實上,東方人讀書從來不是為了獲取知識,而是要理解知識背後的天理,所謂“月映萬川”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萬川就是千千萬萬的知識,月亮就好比最終的道。
東方的不器,阿信稱之為:系統整合型思維。
就如,子貢的能力固然很強,但他也隻是個給老闆打工的“器”而已,高級打工仔。再說直白些,所謂“器”,其實就是被人利用的工具人罷了。
而管理者玩的是人力資源的整合!
三
最後講個曆史片段,順便陶冶下情操。
魏文侯魏斯是戰國初期的大佬,更是的音樂發燒友。有一天,他在音樂會上聽出樂師演奏的音調有問題,為了顯擺一下自己的欣賞水平,就當場糾錯:“左邊的音調太高了,不夠協調”。結果,幕僚田子方站出來嘲諷一番說:
我聽說國君應該懂得任用樂官,不必懂得音樂。你現在那麼能耐,沉醉在音樂裡,恐怕對用人就糊塗了吧。
這裡指的就是“君子不器”,管理者不要自己搞技術,當專家。在中國式管理裡有個内在邏輯,所謂管理就是管人做事,也就是鬼谷子說的“因事而裁之”。做管理者最好不要成為工具人,要成為利用工具人的人。
每一個人才的本質,其實就是“器”,而人才必然是有局限性的。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不同的事務任用合适的人才。所有的事情,都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真正的管理者,往往“幹啥啥不行、做啥啥不會”。
本文由鬼谷信原創,學習更多鬼谷子謀略,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鬼谷道”。鬼谷信講透鬼谷子,助你人生少走彎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