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接觸中西亞的曆史時,經常會遇到伊朗、波斯、雅利安人等曆史概念,不了解這些概念的内涵,便無以理清中西亞的古代史。
1、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是古代印歐語族的一支,“雅利安”的含義有兩種說法:
這兩種含義正好代表了雅利安人的兩大分支——印度和伊朗,雅利安人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開始從俄羅斯烏拉爾山南部的草原南遷,進入中亞地區。
之後,一支從中亞向南進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古印度的土著——達羅毗圖人,這便是印度~雅利安人;
另一支向西進入伊朗高原,征服了古伊朗地區的埃蘭人,這便是為伊朗~雅利安人。
進入古印度的雅利安人在那裡實行嚴格的種姓制度,并帶去了他們的信仰——婆羅門教,這就是印度教的源頭。
而進入古伊朗的雅利安人又分為兩支:
進入伊朗的雅利安人後來形成了拜火教——索羅亞斯德教,事實上拜火教其實與婆羅門教是同源的。
好了,以上便是雅利安人的遷徙過程。二戰時期,希特勒曾将日耳曼人定義為雅利安人,實際上是錯誤的,日耳曼人與雅利安人都屬于廣義上的印歐語族,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便已分離,不是一回事。
2、伊朗和波斯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西伊朗主要包括米底人和波斯人。
米底人建立了米底王國,米底王國後來和新巴比倫王國一起滅了亞述帝國。之後,米底王國成為西亞霸主。
公元前550年,米底國王阿斯提阿格斯的外孫——波斯人居魯士起兵反抗米底人的統治,從此波斯帝國崛起。被征服的米底人一部分融入了波斯人中,而另一部分則一直生活在今庫爾德斯坦的山區中,他們就是庫爾德人。
自稱波斯帝國崛起之後,整個中東便打上了深深的“波斯”标簽,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古埃及全部成為波斯帝國的一部分。
“波斯”這一稱呼直到1935年才結束,這一年,巴列維王朝的禮薩·汗将國名改為“伊朗”,從此波斯之稱正式成為曆史。
“伊朗”便是“雅利安”的意思,所以,伊朗之稱遠比波斯這一概念要更為廣泛,包括了東伊朗——今中亞地區。
3、東伊朗和西伊朗
由于波斯帝國的強勢崛起,波斯人便成了西伊朗的代表。
而東伊朗的情況則比較複雜,與進入印度和進入伊朗的雅利安人相比,這一支位于中亞的雅利安人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所以不斷被各個文明和帝國所征服,其中便包括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在阿拉伯帝國崛起之前曾是中亞至西亞的主宰,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所以東伊朗與西伊朗之間的關系,基本上是西伊朗人的單向向東擴展。
粟特人,是東伊朗人在中亞的主要代表,在我國古代史籍中被稱為“昭武九姓”,即曹、安、史、康、石、羅、白、米、何。我國曆史上的安祿山、史思明都是粟特人,也就是東伊朗人。
粟特人後來在波斯的影響下形成了今天的塔吉克人,其生活的地區以撒馬爾罕和布哈拉為中心,所以這一地區又被稱為東波斯。
4、東波斯和西波斯
簡單的說,當年波斯帝國的東部就是東波斯,西部就是西波斯。
西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東波斯便是今天的阿富汗和以塔吉克斯坦為代表的部分中亞地區。波斯,或者說今天的伊朗失去阿富汗和中亞是在近代,與我國的清朝一樣,方式是不平等條約。
大伊朗地區
必須将阿富汗視作英屬印度的邊界
這是近代史上英國的外交“名言”。近代以來,波斯與奧斯曼帝國、印度的莫卧兒帝國、我國的大清帝國同病相憐,被大英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南北夾擊,成為兩大帝國的“大博弈”場。
公元1856年,英法聯軍在克裡米亞戰争中擊敗俄羅斯帝國,俄羅斯開始在中西亞收縮,英國趁勢再次入侵波斯,波斯戰敗。
公元1857年,英國和伊朗簽訂了《巴黎條約》,從此伊朗承認阿富汗獨立。
- 《阿哈爾邊界條約》
任何阻力都不能阻擋俄羅斯對出海口的渴望,所以俄羅斯并沒有放棄對伊朗的入侵,因為這裡有進入印度洋的可能。
公元1881年,俄羅斯和伊朗簽訂了《阿哈爾邊界條約》,從此伊朗喪失了阿姆河以東地區的主權,這裡最終形成了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别克斯坦。
至此,東波斯完全脫離了伊朗。
整體來說,雅利安人的概念最廣,包括了今伊朗、印度和中亞,而西伊朗則主要指波斯帝國,東伊朗則在中亞。
而由于後來波斯帝國的強勢,西伊朗勢力深入東伊朗形成了東波斯。由于近代波斯與英俄兩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伊朗最終失去了東波斯(主要是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