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浏覽祖國名勝古迹,會看到許多寺廟都有雕塑的千手觀世音菩薩,比如薊縣獨樂寺有16米高的泥塑觀音,正定隆興寺有22米的銅鑄觀音,承德普甯寺有22.28米高的金漆木雕觀音。
據佛經記載,觀音本是古代印度一個國王的長子,名叫不眴,修成菩薩後,釋迦牟尼賜名觀世音。據說他神通廣大,有求必應。其實他連自己的尊嚴都不能維護。他的名字中的“世”字犯了唐太宗的避諱,被強令改叫觀音,這位菩薩也就“默認”了。
佛教出入我國時,觀音菩薩還是男生,在敦煌壁畫和唐代一些繪畫中,他的嘴上還留着兩撇小胡子,後來觀音就變成女性了。《西遊記》中有一段對觀音的描寫:“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送盤龍髻,繡帶輕飄彩鳳翔……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面生喜,朱唇一點紅。”俨然一位絕色美女了。
觀音由男變女,過去有兩種解釋。一是在觀音的三十三種變化身中,就有不少女性形象,所以可作女相塑像;二是春秋時楚莊王的三公主妙善苦修成菩薩,成為觀音的化身。但實際上,這種變化隻是表明了佛教的日趨世俗化。因為女性觀音更能體現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溫柔心腸,更可以迎合善男信女心理上的願望和要求。它還是說明是人創造宗教,創造了神,而不是神創造了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