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喝茶時,資深茶友常會提到一些評茶術語。比如濃烈、鮮爽、甜爽、回甘、苦澀、醇厚、醇和、純正……
仔細看看這些詞,着實讓人迷亂,尤其是最後這仨,“醇”和“純”讀起來都是一樣的,差在哪了???
“醇”和“純”是茶葉感官審評術語中常常引起混淆和誤用的一對術語,初學者在接觸感官審評術語時,往往會将這兩個詞用錯。
即使是一些具有一定經驗的評茶師,對于這兩個詞的理解也仍然存在差異。
所以今天我們要讨論的議題就是——審評術語中,“醇”和“純”之間的愛恨糾葛。
“醇”是滋味濃度術語,是介于濃和淡之間的一種适中的、刺激性不強的濃度。
“純”是香氣術語,是指香氣的相對單一性,且這種單一性往往是指茶葉的基礎香型。
“純”在古代本意是絲織品,後來逐漸引申為純淨、不含雜質或專一的意思。
“醇”字來源于酒,本意是指酒味厚,同時也有純粹、醇和的意思。
對于這兩個字,我們還查閱《新華字典》《說文解字》《食品感官分析辭典》《茶葉感官審評術語》(GB/T 14487—2017)中對兩字的解釋。
小懂特别準備了一個表格來為大家詳細分析“醇”和“純”的不同之處。
《說文解字》中“純”字通“醇”,《新華字典》中“醇”同“淳”、通“純”,有“無雜質”的意思。
由此可見“純”字的含義較為單一,即純正、純淨不含雜質,而“醇”字的定義則較為複雜,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
“純”和“醇”作為最常用的茶葉感官審評術語,如果不能對兩者的含義進行明确的定義,使用和理解時就會産生偏差。
曾有研究對30位資深評茶師做過調查,結果顯示,在他們之中,對“醇”與“純”的理解與用法也有差别。
被調查者認為,“純”的使用範圍更為廣泛,在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5項因子上均可以使用,其中香氣占比為100.00%,滋味占比為53.33%,湯色、外形、葉底的比例較低。
這一調查結果和國家标準中規定的“純”隻能用于香氣、而“醇”隻能用于滋味,存在較大的差别。
因此即使是具有職業資格的評茶師在這兩個詞的使用範圍上仍然未能達成統一。
“醇”和“純”都是曆史悠久的傳統漢字,脫胎于象形文字,“醇”從酉,而“純”從絲。
雖然“醇”和“純”在字典中意義相通,但在茶葉感官審評術語中兩者的使用還是有所區分的。
“醇”是滋味術語,而“純”是香氣術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