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讓小夥伴們想一想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相信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門,下面我将帶領大家繼續認識這個圓滾滾的地球,看看是不是有跟你們相同的方法來驗證地球是球形的呢?
月食,相信很多人都見過,而這一現象隻會發生在農曆望的這一天,除此以外,大家有沒有注意過當月食發生的時候,地球會遮擋住一部分的太陽光,此時你會發現月亮慢慢的被“吞噬”,然後又慢慢的“變完整”。那麼你有沒有注意過發生月食的時候,被“吞噬”的陰影區域是什麼形狀的呢?這和我們今天的主題——證明地球是球形有什麼關系呢?讓我們一同假設幾種可能性。
根據影子判斷物體的形狀
如圖所示,如圖所示,假設地球是個三棱錐體,那麼出現月食的時候會看到呈現在月球上的影子是球面三角形。以此類推,“正方體地球”也會在月球上投影出球面正方形,隻有當地球是一個球形的時候,才符合我們日常看到的現象,即月球被擋住的部分是一個圓弧形。因此,月食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随着科技進步的發展,人類邁出地球,走向太空已經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了,探索宇宙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都有着巨大的進步。早在1961年,蘇聯宇航員尤裡·加加林便搭乘“東方一号”飛船在太空飛行,并親眼看到地球是一個球體。
尤裡·加加林
雖然中國航空航天探測發展的較晚,但是成績是顯著的。2003年,我國宇航員楊利偉搭載“神舟五号”飛船繞地球飛行14圈,用攝像機拍攝到在太空看地球的精彩畫面。2005年,聶海勝、費俊龍兩位宇航員搭載“神舟六号”飛船遨遊太空。2008年,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搭乘“神舟七号”飛船遨遊太空,也完成了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任務。2012年,景海鵬、劉旺、劉洋三位航天員搭乘“神舟九号”飛船遨遊太空,也是中國第一次将女航天員送上太空。2013年,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載的“神舟十号”飛船飛向太空,并且由女航天員王亞平首次完成了太空授課任務。2016年,景海鵬、陳冬兩位航天員搭載“神舟十一号”飛船進行宇航員在太空中期駐留實驗,駐留時間首次長達30天。随着科技的進步,人類進入了太空,終于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下面,我們一同回顧一下人類對地球的認知過程。從“天圓地方”到“天如鬥笠、地如覆盤”,人類經曆了“地面”從平坦的到不平坦的,再到麥哲倫船隊探險,認識到了地球是圓的,最後,走向太空,親眼看到了地球的全面貌是一個球形的。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這個巨大的球體,經過科學家的精密測量,發現它并不是一個正圓的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赤道附近的半徑約為6378千米,兩極的半徑卻隻有約6356千米,相差了大約22千米,我們一般說地球的半徑取的是平均值大約為6371千米。
地球的形狀
最後我們用一首歌謠來總結地球,方便大家記憶。地球是個圓球體,這個事實人共知
探求地球形狀史,偉人獻身我輩記
廬山起義是半徑,五點一億表面積
要知赤道有多長,坐地日行八萬裡
上期答案
在遠處的帆船向我們駛來時,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船身還是桅杆?
答案:桅杆
本期問題
歌謠中“廬山起義是半徑”和“坐地日行八萬裡”的含義是什麼?
下期預告
下期我們将圍繞地球的結構和地球的運動帶領大家繼續認識地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