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裡,上汽通用五菱一直是廣西汽車工業的傑出代表,是中國微車的領軍者。直到上周參加五菱宏光S3在青島的下線儀式,墨哥才知道,原來五菱早已不僅是廣西的五菱,早已在青島建立華北根據地。
頤中——五菱青島分公司的前身
喜歡足球的同學,可能還記得甲A的青島頤中海牛足球隊。頤中集團是一家以煙草為主業的國有集團。在發展過程中,曾經涉足過很多産業,體育是其中之一,汽車則是其中之二。
1997年,青島頤中收購了英國羅孚的一條汽車生産線,随後改建成頤中(青島)汽車沖壓件有限公司,這是其正式進入汽車産業的标志性事件。
随後,青島頤中和一汽合作,生産一汽解放路豹(哈哈,這名字是路虎捷豹的簡稱麼),但市場反應平平。随後,頤中和一汽希望引進馬自達的相關車型到青島,但最終泡湯。
▲ 出自一汽夏利、曾在青島頤中少量生産的一汽解放路豹。
2000年前後,中國汽車産業還缺乏相應的研發人才,像青島頤中這樣的新型汽車企業,又是在沒有多少汽車産業基礎的青島,人才匮乏更加嚴重,自己研發汽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一汽不成,那就找其他人。
後來,上汽全盤收購了羅孚。頤中也有一條羅孚的生産線,因此後者希望把頤中出售給上汽。這事最終在2005年成行,而青島頤中,最終就變成了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後面簡稱「五菱青島」了)的前身。
收購工廠卻三年才正式投産
盡管青島頤中早有幾萬輛的整車生産能力,但這不意味着,五菱青島能很快就能投産。2008年,第一輛五菱N300系列産品(即後來的五菱榮光)才在青島下線。
三年時間的改造,足見早期青島頤中的生産線,基本就是廢物。
▲ 五菱青島的底盤焊接生産線。
改造後的五菱青島,随後又進行了二期、發動機工廠的擴建,形成了今天三班54萬整車和發動機的生産能力。根據官方數據,截止目前五菱青島已經累計生産433萬輛整車,360萬台發動機。
從商用車到乘用車的二次轉型
站在五菱青島的角度,既往成績雖然搶眼,但微車市場退潮之勢已不可避免,二次轉型迫在眉睫。轉型的方向,就是從商用車走向乘用車。
▲ 青島市政府、上汽通用五菱官員開啟五菱宏光S3下線。
五菱宏光S3的下線,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上汽集團副總裁等重要領導均悉數到場,足見多方對這款車的重視。重視的背後,正是五菱宏光S3是五菱青島轉型的排頭兵。
不過,五菱宏光S3并非是傳統意義上的乘用SUV。它采用了前置後驅、2 2 3大七座、獨立後懸等結構和技術,既具有宏光系列一直以來能拉能裝的傳統優勢,又在舒适性上與乘用SUV站齊。
五菱宏光S3外觀
五菱宏光S3前大燈
五菱宏光S3内飾設計
五菱宏光S3中控大屏
一輛真正宜商宜家的SUV,正是五菱微車用戶在消費升級過程中的剛需。
我之前說過好幾次,五菱在人群定位、産品定位上做得非常清晰。而五菱宏光S3的産品特征,再次論證了我的看法。
我相信,五菱宏光S3上市後的銷量不會差,每月國内SUV銷量榜單上,誰會成為五菱宏光S3踩下去的那一個?
予墨Auto車友之家群經常撕逼,請加laooai,我們将拉您入群一起來撕!
/**
作者:汪軍艇
編輯:only
本文為予墨Auto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