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人名 |
國籍和職業 |
理論或觀點 |
1 |
恩格爾 |
德國統計學家 |
恩格爾定律 |
2 |
科斯 |
美國經濟學家 |
企業本質、産權理論 |
3 |
瓦爾拉斯 |
法國經濟學家 |
瓦爾拉斯均衡(一般均衡) |
4 |
帕累托 |
意大利經濟學家 |
帕累托改進與帕累托最優 |
5 |
凱恩斯 |
英國經濟學家 |
消費理論、流動性偏好理論、 需求不足型失業也叫非自願失業或周期性失業 |
6 |
莫迪利安尼 |
美國經濟學家 |
生命周期消費理論 |
7 |
弗裡德曼 |
美國經濟學家 |
持久收入理論、自然失業率是經濟處于充分就業狀态時的失業率、現代貨币數量說、通過膨脹與失業之間的替代關系, 短期可能但長期不存在 |
8 |
斯蒂格利茨 |
美國經濟學家 |
自然失業率是通貨膨脹為零的失業率 |
9 |
羅伯特·索羅(洛) |
美國經濟學家 |
索羅(洛)餘值(全要素生産率) |
10 |
阿瑟·奧肯 |
美國經濟學家 |
奧肯定律或奧肯法則 |
11 |
菲利普斯 |
英國經濟學家 |
菲利普斯曲線 |
12 |
亞當•斯密 |
英國經濟學家 |
絕對優勢理論、将市場規律形容為“看不見的手” |
13 |
大衛•李嘉圖 |
英國經濟學家 |
比較優勢理論、李嘉圖等價定理 |
14 |
赫克歇爾和俄林 |
瑞典經濟學家 |
赫克歇爾俄林理論(要素禀賦理論)、H-O模型 |
15 |
克魯格曼 |
美國經濟學家 |
規模經濟的貿易學說 |
16 |
薩缪爾森 |
美國經濟學家 |
首次提出公共物品的概念、通貨膨脹的定義 |
17 |
瓦格納 |
德國經濟學家 |
政府活動擴張法則 |
18 |
皮考克;魏斯曼 |
英國 |
梯度漸進增長理論 |
19 |
馬斯格雷夫 |
美國經濟學家 |
經濟發展階段增長理論 |
20 |
鮑莫爾 |
美國經濟學家 |
非均衡增長理論 |
21 |
阿瑟·拉弗 |
美國經濟學家 |
拉弗曲線 |
22 |
庇古 |
英國經濟學家 |
最早提出轉移支付概念、劍橋學派現金餘額說的代表人物 |
23 |
費雪 |
美國經濟學家 |
現金交易數量說 |
24 |
法瑪 |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 |
有效市場理論 |
25 |
彼得·諾爾 |
丹麥計算機科學領域先驅 |
數據科學 |
26 |
Pearson |
英國統計學之父 |
最常用的相關系數是Pearson相關系數,它度量的是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相關關系 |
(一)恩格爾定律(德國)
恩格爾定律具體研究消費者用于購買食物的支出對于消費者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得到食物支出的需求收入彈性。
通過進一步研究就可以得到恩格爾定律:在一個家庭或一個經濟體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如果用彈性概念來表述的話,恩格爾定律可表述為,對于一個家庭或一個經濟體來說,富裕程度越高,則食物支出的需求收入彈性就越小;反之,則食物支出的需求收入彈性就越大。
(二)經濟人假設
追求利潤最大化,經濟人假設在生産和企業理論中的具體化。
(三)科斯定理(美國)
美國經濟學家科斯認為,企業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或交易成本而産生的,企業的本質特征是作為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的替代物。
(四)卡特爾
卡特爾:聯合起來一起行動的企業集團,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爾是石油生産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
(五)一般均衡狀态或瓦爾拉斯均衡狀态
居民和企業分别實現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産品市場和生産要素市場既不存在過剩,也不存在短缺,即整個經濟的價格體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
(六)帕累托最優狀态
社會資源實現最優配置的狀态,稱為“帕累托最優狀态”。也就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态。
【提示】帕累托最優狀态又被稱作經濟效率。滿足帕累托最優狀态就是具有經濟效率的,不滿足帕累托狀态就是缺乏經濟效率的。
(七)帕累托改進
既定的資源配置狀态能夠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況下,通過重新配置資源,使得至少有一個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
【總結記憶】能夠通過資源重新配置而提高整體福利
(八)三種消費理論
(九)技術進步率/索羅(洛)餘值/全要素生産率
技術進步率即為“索羅餘值”“全要素生産率”(簡稱TFP),即将勞動、資本等要素投入數量等因素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扣除之後,技術進步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
(十)康德拉耶夫周期/朱格拉周期/基欽周期
1.長周期(長波循環,康德拉耶夫周期):周期長度平均為50~60年
2.中周期(大循環,朱格拉周期):周期長度平均約為8年,對經濟運行影響較大且較為明顯,也是人們最關注的
3.短周期(小循環,基欽周期):周期長度平均為3~5年
(十一)奧肯定律
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了美國産出與失業之間的一個數量相關關系。
相對于潛在的GDP(即一個經濟體在充分就業狀态下所能實現的GDP),實際GDP每下降2個百分點,失業率就會上升1個百分點。或者說,相對于自然失業率(即充分就業狀态下的失業率),失業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實際GDP就會相對于潛在的GDP下降2個百分點。如果用y表示實際GDP,用y*表示潛在的GDP,用u表示實際失業率,用u*表示自然失業率,那麼,奧肯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y-y*)/y*=-2×(u-u*)
奧肯定律表明了在經濟增長和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政府應當把促進經濟增長作為降低失業率的主要途徑。
(十二)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是一條描述通貨膨脹與失業或經濟增長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最初反映失業率與貨币工資率之間變化關系,失業率越低,工資增長率高。
後來菲利普斯曲線表示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的替代關系。當失業率降低時,通貨膨脹率就會趨于上升,當失業率上升時,通貨膨脹率就會趨于下降。政府進行決策時可以用高通貨膨脹率來換取低失業率,或者用高失業率換取低通貨膨脹率。
美國經濟學家弗裡德曼認為,由于通貨膨脹預期的存在和變動,通貨膨脹和失業替代關系隻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長期内則是不存在的。從長期看,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和橫軸垂直的直線。
(十三)普斯曲線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赫克歇爾俄林理論(要素禀賦理論)、規模經濟貿易理論(當代貿易理論)
【提示】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理論是現代貿易理論,其餘三種都是傳統貿易理論。
(1)傳統貿易理論一般不考慮生産規模的變化,或假設規模報酬不變。假設各國生産的産品都是同質的,國際市場是完全競争的。
(2)規模經濟貿易理論認為許多産品的生産都有規模報酬遞增的特點,即随生産規模的擴大,單位要素投入能夠生産更多的産品,因此單位産品的生産成本就會降低。克魯格曼認為,工業産品是類似的但不是同質的,大多數工業産品的市場是不完全競争的。
(十四)公共物品
定義: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并不同時減少其他人對該物品消費的那類物品。由美國經濟學家薩缪爾森首次提出來的。
(十五)财政支出規模增長的理論解釋
根據各國财政支出的實踐看,自20世紀初期以來,各工業化國家的财政支出規模先是持續增大,後來漸漸穩定在相對較高的水平上,這是一個普遍趨勢。财政支出增長的理論解釋如下表:
(十六)拉弗曲線與征稅的限度
拉弗曲線是對稅率與稅收收入或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形象描述,因其提出者為美國經濟學家阿瑟·拉弗而得名。這一觀點來自供應學派,産生于20世紀70年代,是對之前長期盛行的凱恩斯主義需求管理失效的一種回應。需求管理理論主張解決“滞脹”問題應該着眼于供給方面,主要是改善勞動及資本供給的數量和質量。
【提示1】低稅率區,稅收收入将随稅率的增加而增加,但稅收會對納稅人投資和工作的積極性産生影響,繼續提高邊際稅率超過一定的限度,将對勞動供給和投資産生負刺激,進而抑制經濟增長,使稅基減小,稅收收入下降。
【提示2】該曲線的基本含義是:保持适度的宏觀稅負水平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條件。拉弗曲線提示各國政府:征稅有“禁區”,要注意涵養稅源。
(十七)貨币需求理論
(十八)有效市場理論
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教授法瑪提出有效市場定義。即如果在一個證券市場上,價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獲得(利用)的信息,每一種證券價格都永遠等于其投資價值,那麼就稱這樣的市場為有效市場。根據信息對證券價格影響的不同程度,市場有效性分為弱型效率、半強型效率和強型效率。
(十九)數據科學
(二十)相關系數
相關系數是度量兩個變量之間相關關系的統計量。最常用的相關系數是Pearson(皮爾遜)相關系數。相關系數的取值範圍在[-1,1]之間。關于相關系數的取值含義如下表所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