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和中學,我們大概先後學過唐朝李紳的兩首《憫農》,我相信今天大多數人還會背誦。
第一首是: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第二首是: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當然我們順序是反的,首先學的是“粒粒皆辛苦”的那一首。所謂先來先得,我相信很多人對這首印象更深刻,第一首反而沒那麼清楚。當然也有人因此在說第二首的時候反而給了我們新鮮感。
《憫農》又名《憫農二首》或者《古風二首》,被收錄到《全唐詩》,創作于中唐時期的五言古詩。根據唐代範摅《雲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緻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于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也就是李紳27歲左右寫成的。
中唐之時安史之亂剛過,雖然唐德宗李适登基以後,大有圖強複興的雄心壯志。即位之初,他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幹政,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制,改行"兩稅法",頗有一番中興氣象。但是,李适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因為安史之亂後唐帝國的積重難返而收效甚微,有的盡管初見成效,但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所以這個時候早已經不是盛唐歌舞升平的時期,更加能體會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的冷漠和現實差異的殘酷。
幼年喪父的李紳,雖然談不上家境貧寒,但到底能更多接觸到民間疾苦。他沒有杜甫那樣苦楚,卻在前期,因為在儒家“濟世”“利物”思想影響下,抱着強烈的政治熱情,在繼承《詩經》現實主義精神的同時,積極向民間學習,詩歌關注社會,反映現實,規諷時事,政治功利性很強,因而形式相對簡單,語言亦通俗易懂,表現出通俗淺切的風格特征。
這一時期,使得他能寫出像《憫農》這樣感動後世的作品。
兩首《憫農》詩,對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做了一個總結,一句話士農工商,雖然農業是重中之重,農民的日子卻從來沒有過好過。這樣的例子在《詩經》或者唐朝的很多詩歌反映民間疾苦的内容裡都能看到。哀民之多艱,也許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種田的吃不飽,蓋房子的沒地方住,織布的穿不上好衣服,這就是當時的百姓尤其是農民之苦。
假如能看到今天的盛世,我覺得古人是不是對我們羨慕得很呢?家祭無忘告乃翁,我們可以跟自己的祖先說,你們哀歎的東西,在今天已經辦到了。但是節約不要浪費的精神還是值得保留。這就是一種品格和素質了。
不過雖然寫出了《憫農》,李紳的後來是背棄了自己的理想,實在讓人不齒。當自己步入仕途飛黃騰達後,卻喪失了詩歌裡的憫農之心,逐漸蛻變成一個花天酒地、濫施淫威的腐官酷吏。真是說得比唱得好聽,到底沒有躲過糖衣炮彈,能有幾人真的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呢?”
最後,說點下插曲,關于這首詩,也有人說《憫農》二首中,“粒粒皆辛苦”那首是另外一位唐人聶夷中寫的,這個人出身貧寒,備嘗艱辛。《全唐詩》又分别在二人下收錄這個内容,所以有些争議。這倒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