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釋義: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這句話從三個方面講的:
①學習: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學”而學,而是要學後的“時習”時常的去複習,而且要不停的去實踐,就是我們常說的“學以緻用”。孔子特别強調實踐,甚至認為實踐應先于“學”,在實踐中去提煉,去升華,去感悟所學内容,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
②交際:作為人在這個世界上肯定有許許多多的交際,與人交友要去辨識他人是否能夠帶領你走向正道,成為一個志同道合的人。
③理解:不理解我我不生氣。生氣有什麼用?傷人傷己。傻子才這麼做。世間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怨恨别人,就是就是自尋煩惱,何苦呢?寬恕别人就是寬恕自己。有思想境内到了一定高“不愠”不是為别人,而是為了自己,是讓自己快樂的方法。做一個快樂的人非常簡單,多理解多換位思考。
人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君子學而時習之,自然會因為自己的所學去提升自己的言行,而言行也會感染吸引身邊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有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向你迎來。對待朋友多一分理解多一點換位思考自然的朋友之間關系會越來越融洽相互影響相互進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