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科學》雜志中,介紹了由中國科研團隊新發現的物種——Discokeryx xiezhi,命名為獬豸(xiè zhì)。
獬豸是啥?文獻中記錄的獬豸:“東北荒中有獸如羊,一角,毛青、四足“;也有說它“似鹿而一角”等等,北京明十三陵有它的神像,大家可以參考下。
十三陵版本
古人賦予獬豸的能力非常偉大——辨是非曲直,識善惡忠奸,一角幹翻奸佞貪官[偷笑]。
堯做皇帝時,是有一種猛獸叫獬豸,飼養在宮廷裡,它能分辨好壞,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
不知道這次,我國科學家把物種命名為獬豸,是不是也寄托了一些内在的隐喻呢?
短頸長頸鹿咳,說回正題。大約在1700萬年前,這些以上古神獸命名的動物遊蕩在中國西北部準噶爾盆地。
科學家們認為它們是現代長頸鹿的近親,但脖子短粗,頭骨結實,最大的特點是頭上有一個頭盔狀的結構,非常适合與競争對手進行撞頭戰鬥。
它的頭蓋骨頂部有一個骨質的圓盤狀盾牌,上面覆蓋着一層角蛋白保護層,這與公牛和公羊組織類型相同,更類似三角龍那種頭部上方的頭盔。
研究人員發表在《科學》上的結論是——獬豸很可能在争奪配偶的過程中使用頭錘,就像現代雄性長頸鹿在争奪雌性時,用“脖擊”的格鬥方式猛烈地用脖子互怼。
為情所鬥研究人員在準噶爾盆地發現了獬豸的化石。其中一個标本包括一個完整的腦殼(顱骨中容納了部分的大腦)和該動物脊椎的前四塊椎骨。
獬豸的這些化石表明,它有一個非常适合相互撞擊的腦殼,并且,每塊頸部骨骼在橫截面上都非常堅固,非常厚,能承受巨大的沖擊。
假想圖
而雄性之間,為了争奪雌性的正面沖突在自然界是如此普遍,總結下來,這種特質八成是經過了性選擇而進化出來的——對配偶的激烈競争很可能促使獬豸進化出其粗大的脖子和内置的頭盔。
搞笑PS
根據對骨骼和牙齒化石的分析,研究小組确定,這種矮胖、已滅絕的動物雖然與今天高大的長頸鹿有親緣關系,但不是現存長頸鹿的直系祖先,而是長頸鹿家族樹的另一個分支。
又要加入新成員
估計,這些獬豸的雌性真的很喜歡頭鐵的雄性,腦殼越硬在争奪雌性時越占據主導地位。于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它們的繁殖成功促使物種進化成這個樣子。而現在長頸鹿,在搶親中,脖子越來越長。
化石研究不一定是對的不過,這也不一定就是絕對正确的。比如,現代動物裡的亞洲獨角犀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獨角犀牛看上去威武雄壯的獨角,隻用來挖根覓食,而不是打架,它們打鬥時用門牙互啃。
還有些野豬,也不是沖鋒對撞,而是站起來互贈大逼鬥......總之,化石研究也好,進化論也罷,最不缺的就是争議。即使在今天,關于長頸鹿脖子進化主要是由于生存競争還是性别競争的争論仍在繼續。
性選擇的力量不一定是絕對的。你瞧,長頸鹿的另一個短脖子親戚——霍加狓,就沒進化出硬腦殼、長脖子不是,人家也為女人打架的。
霍加狓
環境選擇、性選擇的共同作用感覺邏輯上更完整,但那些研究出某種理論的科學家,和理論的擁趸,往往非要分出高下,對線的你死我活......咱普通人吃瓜就好了。
作者感謝你的關注(¬_¬)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