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冷空氣,街上行人紛紛穿上了羽絨服和棉服(廣東的小可愛請你先坐下),不幸中招凍感冒的我想到了拉鍊!相比紐扣,穿脫更方便,一拉起來就密閉防風,不過仔細一思考,還真的沒辦法一下子就理解它的工作原理。
今天的生産線先從工作原理講起:看下面的演示動圖,拉鍊是由一個固定原件(拉鍊頭)和兩條交錯的軌道(鍊牙布帶)組合構成,合上去就是讓鍊牙相互咬在一起,分開來就是用錐形「劈」開連續扣合的鍊牙。
編織布帶
首先用編織機處理數十根尼龍線,織成用于固定鍊牙的布帶。尼龍這種材料很強韌,比起棉之類的天然纖維更不容易脫線,經受得起各種拉扯。下圖是 60 根線編織成 1.5 厘米寬布帶的過程,當然編織寬度也都是可以調整的,這編織速度...
金屬檢測
編織的過程太快,可能有針頭斷在裡面,所以織好的布帶都會送進金屬檢測儀中檢測。
蒸汽定型
經過檢測的布帶要纏繞在圓筒上,用蒸汽進行加熱,好讓布帶定型,之後把布帶連着圓筒送去清洗。
熨燙變直
布帶和鍊牙連接的時候需要非常平直,所以清洗後的布帶還要卷上另一個蒸汽加熱的圓筒,在烘幹的過程中同時變直,這樣布帶才能準确無誤地加上鍊牙。
制作鍊牙
這條流水線的鍊牙是用黃銅做的,把黃銅條切割成鍊牙,黃銅鍊牙摩擦力小,不會因為多次的拉上拉下變熱發生形變。
壓制鍊牙
我們在超慢速下看機器是怎麼把鍊牙壓到粗線上的。
(這個圖是從别的視頻找的,用的并非黃銅)
下圖是機器正常的壓制鍊牙速度...
鍊牙壓進布帶之後,機器把兩片布帶拉進臨時拉鍊頭,把布帶拉成一條連續不斷的拉鍊。
每個鍊牙的底端都切成下凹的形狀,才能和另外一邊鍊牙的下凹部對齊并卡住,不明白的小可愛翻回去看第一張圖,圖中兩邊鍊牙的下凹部分是咬在一起的。
做拉鍊頭
拉鍊頭包括用來拉動的拉片、上下移動開關鍊牙的主體和一個叫做「馬蹄鈎」的零件,都是在模具裡澆築成型的。好多工廠做拉鍊頭用的是鋅合金,主要是比黃銅便宜能降低成本,同時也更輕便。
主體裡面的柱腳鈎緊鍊牙,可以讓拉鍊頭在拉開之前,不會自行滑動,就是下圖這個小玩意兒。
這是馬蹄鈎裝進主體的過程,機器壓進去的。
之後用機器卡進去拉片,就做好一個拉鍊頭了。
準備組裝
把拉鍊裝進沖壓機裡,這裡的沖壓機主要是破壞的作用。每隔 40 厘米用 1.5 噸的力「沖」去 12 顆鍊牙,這就在布帶上「留白」了。這片留空的地方要用來安裝拉鍊頭和其他拉鍊配件。
鍊牙清理掉後,用機器先壓上一段塑料片,防止尼龍布脫線。然後在塑料補丁上壓一個洞,留出在布帶上安裝其他配件的地方。
組裝環節
先安裝拉鍊尾部,就是衣服下擺的兩個配件,叫開尾件。凸起的接頭安裝在拉鍊的一端,凹進的接頭安裝在另一端,需要完全對齊才行,不然鍊牙在拉動的時候就沒法成功咬合,再用機器把拉鍊頭送進鍊牙兩側的夾縫中。最後把黃銅做的「上止」卷在鍊牙的頂端,上止比較厚,這樣不會拉過頭把拉鍊頭滑出去,脫離拉鍊。
最後把布帶一裁,就能完成出廠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