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自信的區别?文化自信,成為這兩年互聯網上的一個熱詞,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文化與自信的區别?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文化自信,成為這兩年互聯網上的一個熱詞。
本來這詞寓意很好,但是非常可悲的是,往往出現最多的地方并非是什麼官方的宣傳文章,或者倡導文章,反而成為了評論區互怼的工具詞彙,隻要有人讨論跟國外文化有關的話題,必然會有人,祭出“文化自信”這個詞開始互怼,而且都拿的出一套理論。
一方認為,能夠承認别人的優秀,才能證明自己足夠自信。
另一方則認為,覺得别人比自己好,何來自信可言?
說來好笑,這些人,我倒覺得,都沒什麼自信。
因為争來争去,大家夥圍繞的總是一些新興的東西,什麼影視,動漫,遊戲,娛樂業之類的,似乎流行文化,才算得上文化,哪個國家掌握了流行文化的風潮,誰就文化侵略了其他人。日本動漫遊戲,韓國影視娛樂,美國超級英雄,一波又一波的文化入侵,如同洪水猛獸一般,侵蝕着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于是很多人在網絡奮力疾呼,要把我們的西遊記,山海經,封神榜什麼的好好編排一下,弄出一些優秀的作品,去跟這些外來物“戰鬥”。
說來又有些不好笑,因為确實有很很多多的人,不明白,一個國家之魂,一個民族之魄,到底是什麼。
我想說,這魂魄,是曆史。
中華文明,是所有古代文明裡,唯一傳承至今的文明,無論她有幾千年的曆史,是五六千年也好,是三四千年也罷,唯一不能改變的是,她未曾間斷,且有血有肉。
無數鮮活的人物,偉大的故事,共同組成了這個無比完整的文化體系。她通過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卻又并非虛構的人和事,總結無數經驗,敬告後來之人,應該如何對人,如何處事,如何待物,如何明理,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對未來!這個總結了幾千年數據的文檔!指引了我們祖先世世代代存活至今。
每當我看完那些流行娛樂,哈哈一樂之後,我壓根不會對其産生絲毫的其他想法,因為我知道這些打發時間的庸俗娛樂,古人也曾有很多,它們最終也都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因為漫長的曆史,有太多的精華需要沉澱,跟本沒有這些東西存在的空間。
數年前,在那個火星字大流行,網絡流行語滿天飛的互聯網時代初期
一檔央視的訪談節目,令我印象深刻,一位我沒記住名字的教授說:“任它流行,幾十年後,若有些詞還在用,那就說明它是精華,我們可以把它加入詞典,畢竟曆史上的詞句都曾是流行語,但僅有極少數留存至今”。
然而十幾年都沒到,那些玩意也确實都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了。
那個教授說的話,我記住了,他說話時散發的文化自信,我也感覺到了。
明白曆史是什麼的人,才能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自信。
曆史不一定非要創造發明,曆史也不一定就得獨自霸占。
曆史是沉澱,曆史更是認同。
我們不僅僅有創造,實際上我們吸納了太多的外來民族,太多的外來文化,但最後我們通過我們獨有的智慧,保留了我們認同的那部分,并成為了我們曆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于外來那些物,不驕不躁,不卑不亢,才是真正的自信。
但是很多人,不懂。
即便我們有幾千年的經驗來指導我們這個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左即右。但是對于那些壓根不喜歡曆史,也不懂曆史的人,這些都沒用。
确實,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不喜歡曆史了呢?
實話說,我确實對教育有些意見。
曆史課,似乎在整個義務教育體系裡,十分十分的無關緊要,無論是學校内,還是校外機構,都不十分重視。其地位僅比體育課略高一點。就那麼一點。
好的曆史老師也非常稀少,至少我這麼認為(不重視,自然人才也就少)。
上學的時候我一度極其讨厭曆史課,因為不僅老師講的那些年代事件需要死記硬背,連習題答案也是标準唯一。數學都有多種解題步驟,偏偏曆史學家都争論不休的事兒,在曆史考試裡就那麼一個标準答案,什麼時候想起來,都覺得有些可笑。
這種應試教育,至少在曆史這門課上,幹掉了太多本來很喜歡聽故事的孩子們。讓太多的人對曆史這門課,心生反感。
紀連海老師曾經說過,要是曆史這門最有意思的課都能講到讓人睡着,那就隻能說老師水平不行了。
偏偏這種不行,似乎很常見。
你身邊随便抓個朋友問問,能把朝代按順序走一遍的,都寥寥可數,就别說具體的事件了。
那真的都應該曆史老師背鍋麼。顯然不是的,是整個教育體系的不重視和死闆,造就了這個局面。
而不了解曆史的一代又一代的人,确實是有些文化單薄的。
對于古代的讀書人階層來說,曆史無疑是主科中的主科。那些偉大的事迹,引導着這個一直不死的群體,一代又一代的将寶貴的精華傳承下來,即便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族入侵,統治,滅國。仍舊有無數先烈,或舍生取義,或隐忍待發,最終将我們的民族之魂保留了下來,再看看其他文明,均被外族毀滅,隻留下殘缺不全的文字和破敗的遺迹。
而我們又應該以什麼樣的态度去對待這份傳承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