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劉思琦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一組自己工作室的設計圖,廣受網友好評。
看着她時不時地發布一些和弟弟互動的照片和視頻,很多網友紛紛留言:“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劉思琦嗎?”“你現在變得這麼棒了呀,一個優秀的設計師!”“這個‘巨嬰’變化好大呀,都快認不出來了”……
圖1
作為一名年輕有才的新銳設計師,劉思琦最早是通過一檔電視節目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
在那檔節目中16歲的她毫無生活的自理能力,腳趾甲需要讓她的姑姑幫她剪,吃飯時都要讓她的姨姥姥親手喂到她嘴邊。
不僅如此,她就連穿條牛仔褲該怎樣卷褲腿都不知道,還要撒着嬌讓她媽媽幫她整理褲腳在節目播出後,人們給她取了一個綽号——“巨嬰”。
劉家有女初長成随着劉思琦一天天長大,她也變得越來越嬌縱,不管做什麼事都不會考慮别人的想法,并且沒有絲毫自理能力,劉思琦的父母對此也憂心忡忡。
就在這時,湖南衛視一檔綜藝節目《變形記》引起了家裡人的注意,這個節目在播出後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圖2
看着電視裡一個個嬌縱的孩子最終變得成熟懂事,他們也并非沒有動過把孩子送去參加節目的念頭。隻是想到嬌生慣養的女兒要去貧瘠的山村裡吃苦,他們卻始終無法下定決心。
就在他們還在猶豫是否要讓女兒體驗交換生活的時候,劉思琦因為弟弟吃了她最喜歡的香草冰淇淋怒不可遏,在争執的過程中她甚至動手打了比自己小七八歲的弟弟。
她弟弟在被打後自然也不甘示弱,想要還回去,然而他又怎麼會是姐姐的對手呢?眼看着兩人在地上扭打成一團,家裡人連忙過去拉架,卻怎麼也坳不過脾氣上來的劉思琦……
這件事也讓她的父母意識到:改變女兒的這些壞習慣勢在必行,堅定了他們原本在猶豫中的念頭。就這樣,劉思琦成了《變形記》中的一員……
家裡人知道劉思琦要被送到貴州農村去參加節目以後,都在為她接下來的生活擔心。雖然想要掰正女兒的性子,但是家人們還是不忍心讓她去吃苦,于是她的爸爸準備了幾萬塊錢偷偷地塞進了女兒要帶走的行李箱裡;
負責她日常生活的姑姑給她悉心準備了應季的衣物……就在一家人都因為她忙得團團轉的時候,她卻仍舊秉承着無所謂的态度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自顧自地玩着手機,還時不時地指揮者他們别忘記把自己的化妝品給帶上。
圖3
原本她并不想去參加這個節目,但是想到她将會成為朋友中第一個上電視的人,她就欣然同意了。這是劉思琦第一次在沒有家人的陪伴下外出,全家人全部出動了前去為她送行。
于是四輛豪車浩浩蕩蕩的趕往機場,家人為她帶了三個行李箱的行李,還覺得準備得不夠充分,她的爸爸又拿出了一萬塊的“零花錢”在她臨上飛機前偷偷地塞進了她手裡。
就這樣,劉思琦的一段新曆程就要開始了,她心中也在期待着接下來的“田園生活”。然而節目組并沒有将劉思琦直接送到目的地,而是把她帶到了山腳下,并且對她說:“山上的路就需要你自己走了。”
不僅如此,當節目組提出要她上交自己的化妝品時,劉思琦更是跟他們大吵了一架。但是從小沒吃過苦、幹過活的她又怎麼可能帶動三個諾大的行李箱徒步上山呢?
在走了一段山路之後,劉思琦就想讓跟拍的工作人員幫她拿一些行李,遵守規則的工作人員直接拒絕了她的要求。身為嬌嬌公主的她在用盡手段後發現那些人根本不理睬自己的命令,一怒之下,她直接将自己的行李箱推下山崖。
圖4
此時的劉思琦早已被怒火燃燒了理智,她甚至開始埋怨:“為什麼家人要給她帶這麼多沒用的東西?”“為什麼他們舍得把自己送來這樣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吃苦受累?”
學會成長,懂得感恩等劉思琦終于抵達村子裡的目的地時,眼前破舊不堪的房屋讓她目瞪口呆。從小錦衣玉食的她完全無法想象: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貧窮的地方?劉思琦向來愛幹淨,就連賣個手機殼都要放到豪車上面,不願意沾了灰塵,她對節目組給她安排的住處十分不滿。
正當她通過打砸東西發洩情緒時,節目組為她安排的交換父母出現了。他們都是貴州山裡土生土長的農民,聽說有一個城市裡的女孩兒要來當他們的女兒時,夫妻二人都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
即使夫妻倆專門跑到山下的集市上買來了肉,為劉思琦精心準備了一頓晚餐,她仍舊有些看不上眼。
劉思琦之所以慣用“絕食”的手段,是因為她知道自己父母是溺愛她的,然而面對油鹽不進的節目組,他們顯然是不吃她這一套的。
圖5
夫妻倆正在躊躇該怎麼勸她吃飯的時候,坐在一旁一語不發的劉思琦忽然拿起了飯碗。
她一大早從盤錦往貴州趕,一天幾乎都沒怎麼進食,這會兒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等到第二天沒有化妝品的劉思琦才開始懊惱:為什麼要扔掉自己的行李箱呢?于是,她又一次來到昨天扔行李的地方,想要找到自己的行李,但是眼前這個驚險萬分的山崖又讓她心生退意……最終她還是放棄了尋找行李箱。
由于手機和錢都被節目組的人收走了,她也隻能按照工作人員的要求,繼續留在這個貧瘠落後的山村裡。看着村子裡的村民說着自己聽不懂的方言,這個來自遼甯的東北女孩兒心中滿是委屈。
就在她滿懷沮喪推開交換父母家裡的大門時,這個純樸的農村父親卻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驚喜。“你在哪兒找到的?”劉思琦看着自己的行李箱激動地問道,“父女”兩人的關系也因為這一個小小的舉動有了明顯的提升。
經過和農村父親的談心後,劉思琦意識到了自己之前的片面性,向來沒有金錢觀念的她才知道原來自己一天随手花出去的錢,就能抵得上山村裡一戶人家的年收入……
圖6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劉思琦被這裡純樸的民風感染了。漸漸地,她學會了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也學會了幫助農村父母做家務。
在一個月的交換期結束的時候,劉思琦用自己這段時間辛苦賣菜掙到的兩百多元錢,給自己的農村父親買了一雙皮鞋。
因為自己的這個父親從來沒有穿過皮鞋,劉思琦想要盡自己所能給她留下一份有意義的禮物,這是被節目組收走了所有錢的她能買到的最好的禮物。
通過這一個多月的“變形”,劉思琦終于擺脫了“巨嬰”的稱号,也不像以前那樣花錢大手大腳了。她漸漸理解了父母和親人的不易,他們為自己提供了這麼好的生活條件,而她卻從來沒有體諒過家人的操勞和艱辛。
劉思琦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而毫不克制的花錢填補的隻是一時的空虛,并不能給心靈帶來真正的滿足。自己不應該在父母的寵愛中自甘堕落,也不應該在朋友的吹噓恭維中迷失自我。
圖7
她開始重新審視自我,并且确定了自己真正的愛好:成為一名設計師。她父母在得知女兒有學習設計的想法以後也非常支持她,把她送到了一所國外的大學留學深造。
目前劉思琦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學業,并且在回國後創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工作室,成為了一名新銳設計師。其實我們也能看出劉思琦并不是一個不明事理的女孩兒,她的嬌縱、任性源自于父母無止境的溺愛。劉思琦每每回想到自己“奢侈”的生活,就覺得悔不當初。究竟她當初有多任性呐?
過度溺愛,縱情消費2001年2月19日,遼甯盤錦的一家富商家庭誕生了一個女兒,為她取名為劉思琦。“琦”字有兩層意思:一是意為美玉;二是象征不平凡、美好的,這個名字也是家裡人對掌上明珠的美好祝福。
因為夫妻二人的工作都比較忙,所以在孩子出生不久後,家裡人就為思琦請了月嫂、保姆悉心照料她的生活。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然而缺乏父母陪伴的劉思琪,生活中自然也有缺憾。與此同時,她的父母也懷揣着不能陪伴女兒的愧疚之情,總是希望能夠在物質生活上不遺餘力地滿足她,所以劉思琪從小就生活在有求必應的環境中。
圖8
在劉思琦身邊等到劉思琦的父母逐漸從繁忙的工作中騰出雙手去關心女兒時,他們發現自己的女兒早已被養成了一個嬌貴的公主,一個不折不扣的“巨嬰”:不僅不會自己整理衣服,連吃飯都要喂到嘴邊,花錢更是如流水一般。
一天,劉思琪聽朋友說大連有一家專門給明星做發型的理發店,她的一個朋友已經花了幾千元在那家店裡做了一個發型。
聽到這個消息後,她起了攀比心理:“既然是專門給明星做發型的店,那我也要去看一看!”
雖然她們家距離大連那家理發店有幾百公裡,但是劉思琪也毫不在意。她讓自己的二叔帶着她開了好幾個小時的車,終于在傍晚抵達了那家理發店。看着“托尼老師”給她介紹的幾種發型,劉思琦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貴的那一款。
“托尼老師”看到眼前這個顧客竟然挑選了一款一萬多元的發型設計,想到自己即将到手的提成,笑得牙不見眼。
圖9
幾個小時後,在理發店“賓至如歸”的招待下,這個價值上萬元的發型終于做好了。
帶着明天要和朋友們好好炫耀的心理,她十分幹脆地結了帳,并且額外付了小費,心滿意足地跟着叔叔回家了。
對她而言,錢就是一個數字,是用來讓她開心的,每天上萬元的花銷能讓自己快樂的話,何樂而不為呢?
劉思琦之所以有這種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跟父母的溺愛和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缺席脫不開關系。月嫂、保姆能夠悉心照料她的生活,但是卻不能彌補劉思琦内心的空虛。
為了填補這種空虛,她開始通過一擲千金來尋找來自身邊朋友的認同感:隻要别人都羨慕她,那自己就是滿足的。
因為看多了“保姆虐待孩子”的新聞,她的父母擔心女兒也會遇到這樣可怕的事,所以他們開始請家裡的親戚來照顧女兒的生活。
就這樣,劉思琦的二叔成了她的專職司機,她的姑姑和姨姥姥則成了照顧她生活起居的保姆。
圖10
一天她心血來潮想要體會一下親手掙錢的感覺,思來想去又不知該做些什麼生意?忽然間自己手中的手機給她帶來了靈感:不如去賣手機殼吧!
于是她風風火火地跑到精品店花了一大筆錢把店裡的手機殼全部買了下來,又讓叔叔帶着她在傍晚來到了盤錦街頭“擺起了地攤”。
于是很多人在路邊看到了這樣一幅奇景:一個妝容精緻的十六歲少女舉着喇叭開心地叫賣着,“賣手機殼嘞,兩元一個,兩元一個啦!”
周圍的人也時不時被吸引過來,他們看着這些放在汽車引擎蓋上的精美的手機殼,料想光成本都要十來塊錢。也有人好奇與她攀談:“小姑娘,你這手機殼進價不便宜吧?”
劉思琦也毫不避諱,大大方方的說:“對呀,我專門從一家精品店裡買的!”
正在不少人覺得詫異竟然有人願意賠本做生意時,有人認出來了她放手機殼的汽車,赫然是一輛蘭博基尼。
她在街頭叫賣了兩個小時之後,賣出去幾十個手機殼,掙到幾十塊錢。然而還剩一些型号并不常見的手機殼,始終無人問津,她漸漸沒了興趣,扭頭打開車門坐進豪車裡。
圖11
在她旁邊等待多時的二叔見狀,連忙收起了引擎蓋上沒有賣完的手機殼,也坐進車裡後問道:“思琦,我們現在去哪兒?”她看着手裡的一沓零錢,決定好好的犒勞一下自己,“去城西的那家海鮮店吧,我聽朋友說他們的海鮮特别好吃。”
兩人驅車兩個多小時,終于來到了城西的海鮮店,在随便吃了兩口以後,她卻發現這家海鮮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好吃。
由于二叔很少有吃夜宵的習慣,兩個人總共隻花了100多塊錢,在結賬時,劉思琪卻從錢包裡掏出了600元。老闆看着手中的錢不明所以,“诶,小姐,您給多了!”“沒給多,剩下的就當是給你們的小費了!”
她和二叔忙碌了幾個小時隻掙了59元,為了慶祝反而花掉了六百元,不過劉思琦卻并不在意,因為這些錢對她來說都隻是小錢而已。
而嬌生慣養的生活環境也讓一種觀念深深根植在她心中:隻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那就要買下來,隻要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必須要去做。
圖12
為了體驗掙錢的感覺,她可以花上幾百上千去精品店買下一大堆精美的手機殼,再以兩塊錢的超低價賣掉。為了慶祝自己掙到了幾十塊錢,可以扭頭花掉幾百元打賞餐飲店老闆……
幸運的是,經過“改造”的劉思琦已經從那些荒唐的過往中幡然醒悟了,不僅學會了獨立自理,也學會了體諒别人的不易。
而她前期的成長經曆,也為很多家庭敲響了警鐘:溺愛就是捧殺,愛孩子就要讓他們擁有自理能力,學會獨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