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真卿《祭侄文稿》 手機欣賞版
顔真卿《祭侄文稿》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
維乾元元年 歲次戊戌 九月 庚午朔 三日壬申 第十三(從父塗去) 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 蒲州刺史 上輕車都尉 丹陽縣開國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 祭於亡姪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惟爾挺生 夙标幼德 宗廟瑚璉 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 每慰人心 方期戩穀 何圖逆賊開釁 稱兵犯順 爾父竭誠(□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 常山作郡 餘時受命 亦在平原 仁兄愛我(恐塗去) 俾爾傳言 爾既歸止 爰開土門 土門既開 兇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 賊臣不(擁塗去)救 孤城圍逼 父(擒塗去)陷子死 巢傾卵覆 天不悔禍 誰為荼毒 念爾遘殘 百身何贖 嗚乎哀哉 吾承天澤 移牧河關(河東近塗去) 泉明(爾之塗去)比者 再陷常山(提塗去) 攜爾首櫬 及茲同還(亦自常山塗去) 撫念摧切 震悼心顏 方俟遠日(塗去二字不辨) 蔔(再塗去一字不可辨) 爾幽宅(撫塗去) 魂而有知 無嗟久客 嗚呼哀哉尚饗
唐玄宗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顔真卿為楊國忠排擠, 出為平原太守。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史思明在範陽(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亂開始。一時河北諸郡迅速瓦解,惟顔真卿的平原郡高舉義旗,起兵讨叛,被推為義軍首領。
時顔真卿的從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顔杲卿派其第三子顔季明與真卿聯系,聯合反叛。顔杲卿與長史袁履謙設計殺死安祿山黨羽、鎮守土門(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欽湊,奪回土門。一時形勢好轉。
顔杲卿派長子顔泉明押送俘虜到長安報捷群請求救兵。不料路經太原時為太原節度使王承業截留。王想冒功,擁兵不救。安祿山聞河北有變,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顔杲卿孤軍奮戰,苦戰三日,糧盡矢絕,城破被俘。
顔季明等被殺頭,顔氏家族死者三十餘人。顔杲卿被押解至洛陽,英勇不屈,先被斷一足,淩遲處死。直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顔杲卿才被朝廷追贈太子太保,溢“忠節”。
顔真卿時任蒲州太守,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即派杲卿長于顔泉明到常山、洛陽尋找季明、杲卿遺骸。隻得到季明頭部和杲卿部分屍骨,為了暫時安葬這些屍骨,顔真卿寫下了這篇祭侄文草稿。
因為此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顧不得筆墨的工拙,故字随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這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可以說,《祭侄文稿》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為寶貴。
局部欣賞[點擊圖片 高清放大]
後人評價:
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端楷終為繩約。書簡出于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于無心,是其心手兩忘。真妙見于此也。觀于此帖,真行草兼備三法。前宋名重當時。
《跋》 元 鮮于樞
唐太師魯公顔真卿書《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書第二。餘家法書第一。
《跋》 明 文徵明
元章獨稱《座位帖》,蓋嘗屢見,而《祭侄》則聞而未睹,今《寶章錄》可考,宜其并稱《座位》而不及此也。世論顔書惟取其楷法遒勁,而米氏獨稱其行草,為劇緻。山谷亦雲,奇偉秀拔,奄有魏晉隋唐以來風流氣骨,回視歐、虞、禇、薛輩,皆為法度所窘,豈如魯公蕭然出于繩墨之外而卒與之合哉。蓋亦取其行書之妙也。況此二帖皆一時藁草,未嘗用意,故天真爛漫出于尋常畦徑之外。米氏所謂忠義憤發,頓挫鬱屈,意不在字者也。
《書法雅言》 明 項穆
行草如《争座》、《祭侄帖》,又舒和遒勁,豐麗超動,上擬逸少,下追伯施。
《跋》 清 王顼齡
魯公忠義光日月。書法冠唐賢。片紙隻字,是為傳世之寶。況祭侄文尤為忠憤所激發。至性所鬱結,豈止筆精黑妙,可以振铄千古者乎。
《初月樓論書随筆》 清 吳德旋
慎伯謂平原《祭侄稿》更勝《座位帖》,論亦有理,《座位帖》尚帶矜怒之氣,《祭侄稿》有柔思焉,藏憤激于悲痛之中,所謂言哀已歎者也。
《祭侄文稿》小評 今人 郭子緒
書法創作,抒情是第一難事。《祭侄稿》輝耀千古的價值就在于坦白真率,是以真摯情感主運筆墨,激情之下,不計工拙,無拘無束,随心所欲進行創作的典範。作品中所含蘊的情感力度強烈地震撼了每個觀賞者的心,以至于無暇顧及形式構成的表面效果。這恰是自然美的典型結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