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五帝本紀深度解析?譯:舜所置十二州牧做事,禹所定九州内的民衆沒有誰違抗其中禹的功勞最大,開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處湖澤,疏浚了九條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應繳納的貢物前來進貢,沒有不恰當的縱橫五千裡的領域,都受到安撫,直到離京師最遠的邊荒地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史記五帝本紀深度解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譯:舜所置十二州牧做事,禹所定九州内的民衆沒有誰違抗。其中禹的功勞最大,開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處湖澤,疏浚了九條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應繳納的貢物前來進貢,沒有不恰當的。縱橫五千裡的領域,都受到安撫,直到離京師最遠的邊荒地區。
南撫交趾、北發,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四海之内鹹戴帝舜之功。譯:那時,南方安撫到交阯、北發,西方安撫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撫到山戎、發、息慎,東方安撫到長、鳥夷,四海之内,共同稱頌帝舜的功德。
于是禹乃興九招之樂,緻異物,鳳皇來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譯:于是禹創制《九招》樂曲歌頌舜的功德,招來了祥瑞之物,鳳凰也飛來,随樂聲盤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從虞之物,鳳凰也飛來,随樂聲盤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從虞舜帝開始。
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譯:舜二十歲時因為孝順而聞名,三十歲時被堯舉用,五十歲時代理天子政務,五十八歲時堯逝世,六十一歲時接替堯登臨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視,在南方蒼梧的郊野逝世。
筆者:孝道真的是一切的根本,從古至今能成大事的人,沒有哪個不孝順的,我等常人,常常覺得父母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是和舜父比,多數父母都比舜父強,如舜父那般,舜帝還小心孝順,我們還有什麼好埋怨父母的呢。成年人要學會和父母和解,和自己和解,多行孝道。
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舜之踐帝位,載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謹,如子道。封弟象為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于天。十七年而崩。譯:葬埋在長江南岸的九嶷山,這就是零陵。舜登臨帝位之後,乘着有天子旗幟的車子去給父親瞽叟請安,和悅恭敬,遵循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在有鼻為諸侯。舜的兒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薦給上帝。十七年後舜逝世。
譯:相傳象棋就是“象”發明的,象到有鼻之後,生活無聊,便開始模拟戰争,後來不斷進化就形成了現在的象棋。
三年喪畢,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後禹踐天子位。堯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禮樂如之。以客見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專也。譯:服喪三年完畢,禹也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就跟舜讓給堯的兒子時的情形一樣。諸侯歸服禹,這樣,禹就登臨了天子之位。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分别在唐和虞得到封地,來奉祀祖先。禹還讓他們穿自己家族的服飾,用自己家族的禮樂儀式。他們以客人的身份拜見天子,天子也不把他們當臣下對待,以表示不敢專擅帝位。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号,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颛顼為高陽,帝喾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别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譯:從黃帝到舜、禹,都是同姓,但立了不同的國号,為的是彰明各自光明的德業。所以,黃帝号為有熊,帝颛顼号為高陽,帝喾号為高辛,帝堯号為陶唐,帝舜号為有虞。帝禹号為夏後,而另分出氏,姓姒氏。契為商始祖,姓子氏。棄為周始祖,姓姬氏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譯:太史公說:學者們很多人都稱述五帝,五帝的年代已經很久遠了。《尚書》隻記載着堯以來的史實;而各家叙說黃帝,文字粗疏而不典範,士大夫們也很難說得清楚。孔子傳下來的《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讀書人有的也不傳習。
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譯:我曾經往西到過空桐,往北路過涿鹿,往東到過大海,往南渡過長江、淮水,所到過的地方,那裡的老前輩們都往往談到他們各自所聽說的黃帝、堯、舜的事迹,風俗教化都有不同,總起來說,我認為那些與古文經籍記載相符的說法,接近正确。
筆者:這篇五帝本紀中隻是簡略的把特别精确的事迹記錄了下來,還有很多事情因坊間有不同的版本,所以此書未做詳述,總之遠古時代的故事很有趣,先賢的智慧很值得領悟和學習。
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轶乃時時見于他說。譯:我研讀了《春秋》、《國語》,它們對《五帝德》、《帝系姓》的闡發都很明了,隻是人們不曾深入考求,其實它們的記述都不是虛妄之說。《尚書》殘缺已經有好長時間了,但散轶的記載卻常常可以從其他書中找到。
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餘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譯:如果不是好學深思,真正在心裡領會了它們的意思,想要向那些學識淺薄,見聞不廣的人說明白,肯定是困難的。我把這些材料加以評議編次,選擇了那些言辭特别雅正的,著錄下來,寫成這篇本紀,列于全書的開頭。
筆者:讀史以明智,知古以鑒今。古書有味,多學有益,明天開始史記夏本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