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2:56:54

戰國末年,能夠與秦國一較高下的大概隻有楚國。楚地千裡,乃是南方大國,也曾問鼎中原,逐鹿天下,曾以一國之力逼迫中原諸侯共同南下征讨。然而晚期楚國有良将,有賢臣,有兵甲,卻無明君,乃至舉國上下,竟然在秦軍的逼近之下節節敗退,直至滅亡。但百足之蟲,雖死不僵,楚國依舊成了大秦最具威脅的勢力。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1

甚至還傳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而事實也證明。鹹陽城下,楚霸王項羽烽火一炬,終結了大秦的統治。那麼楚雖三戶,分别是哪三戶,又有着怎樣的說法和态度呢?

楚國滅亡,君王之過

楚國的滅亡,很大程度是當時君王的影響,戰國末年,大部分諸侯國都已經走向了衰敗,甚至無兵、無将可用。最典型的便是韓、魏兩國,因為兩國直面秦國,加上地域狹隘,長期的多線作戰,最終拖垮了國家,根本無力抵抗秦國。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2

再有就是東方大國齊國,齊國雖然國力不輸秦國、楚國。但長期保持中立态度,采取中庸之法,很少主動出擊,在秦國遠交近攻政策下,也是屢次背叛東方合縱聯盟。而且戰國末期,齊國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将領。但楚國不同,在戰國晚期,楚國的實力依舊強勁。首先在領土之上便是其他諸侯國無法比及的,雄踞南方,地域廣闊,資源豐富,都為楚國提供了稱霸的先決條件。其次文臣武将,人才濟濟,春申君、項燕、屈原等臣子,足以保證楚國的穩定發展。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3

然而楚國的君王卻一代不如一代。楚懷王、楚頃王、楚考烈王,三代君王竟然沒有一個能夠撐起楚國的,楚懷王時期逼死屈原,楚頃王之時更是丢失都城,被逼遷都。到了楚考烈王之時,政策朝令夕改,國家混亂,雖有良将,卻無明君。最終也是被秦國滅亡。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4

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楚國滅亡之後,是諸侯國之中反抗力量最強大的。楚國地域廣闊,人口衆多,雖然國滅,但大部分的遺民并未投降秦國。加上楚國本就和中原地區的文化習俗有着差異,一時間很難融入中原地區。彼此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也是必然的。秦國一統天下之後,曾遷徙六國之貴族前往鹹陽,加以管轄,但即便如此,一些具有反抗精神的貴族,依舊在各地組織力量對抗秦朝。例如漢初三傑的張良,便是一個矢志不渝的反秦志士。其實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乃是楚之貴族南公所言,那麼三戶到底在指什麼呢?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5

三戶之說法

其實對于楚國三戶的說法有很多種。首先就是指楚國立國大三姓,景、昭。楚國和其他諸侯各國不同,其起源較為複雜,甚至最初建國的時候,根本算不上是一個國家。我們可以将其理解為一個部落。楚國爵位乃是子爵,是爵位最低等的,地位低下,諸侯會盟周天子,楚國君王連落座的機會都沒有。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6

甚至說在建國初期,國家想要祭祀,缺乏牛羊,都需要去其他國家偷盜,可見楚國之貧弱。楚國王族乃是芈姓,本支乃是熊氏,其後還有分支分别為昭、屈、景三氏,共同構成了楚國的貴族統治集團。因此所謂的楚雖三戶,并不是特指幾戶人家,而是楚國的實際統治者。意思就是楚國雖滅,但是傳承依舊在,依舊是反抗秦朝的主力。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7

其次關于三戶的說法,還有楚國根本之意。楚國立國于三戶城,曆代先祖的祭祀之地也在三戶。因此三戶有着楚國根本之意,隻要楚國的根基還在,楚國便不會滅亡,也不會被徹底消滅。表明了楚國人民堅定的抗擊之心,令人敬佩。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8

最後三戶也代指的是楚國人民的反抗之心。在諸侯國之中,楚國在于秦國的作戰之中傷亡最大的。秦國對楚國兩次大規模用兵,一次是李信率軍二十萬,一次是王翦率軍六十萬。雖然李信之戰秦國兵敗,但王翦入楚地,可謂是将楚國打得支離破碎,死傷無數。楚軍被打得丢盔棄甲,最終楚王不得不選擇遷都得以保存。因此楚國人民對秦國的恨,可謂是根深蒂固,雙方乃是不共戴天之仇。楚國一直以來都是秦國的頭号強敵,雙方之間矛盾深重,因此反抗的人也最多。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9

項羽滅秦

其實嚴格意義上項羽并非楚國之人。項氏一族乃是姬姓,源自諸侯項國,國滅之後,項氏一族時代在楚國為将。秦末時期,項羽以及其叔父擁立了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貫徹了下來。領導了秦末時期的反秦政權。項羽此人心高氣傲,作戰能力強,多次擊敗秦軍,将自身發展為了同一時期最強大的勢力,領導天下諸侯,殲滅暴秦。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10

但項羽從未将熊心放在心上,随着項羽實力的不斷強大,無需借助楚王名号。一方面安排熊心居所,一方面派人将其殺死。對于楚雖三戶的說法也置之不理。其實自始至終的預言都是為了反抗秦朝而找的理由罷了。古人一直都認為要師出有名才可以,秦末暴政,百姓苦不堪言。起義之人打出正統名号,必然能夠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師出有名。不然到頭來即便奪取了政權,也會被視為反賊。

為什麼說亡秦必楚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11

總結: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今日看來,這些所謂的預言,其實都是無稽之談,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些預言,正是百姓對暴政的不滿和反抗。以人為本,這是儒家人本思想的内涵,如果一個政權抛棄了百姓,而故步自封,必然是無法長久的。政權的垮塌也不過在一瞬之間而已。反抗精神的存在,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根基。一旦缺失,如同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一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