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橋式(Bridge)或深蹲(Squat)時,有人說「臀大肌」就是沒有感覺,腿後側肌很有感!「變形的交替抑制(Altered reciprocal inhibition)」的狀況,由于髋屈肌過度活躍/僵緊,導緻臀大肌的神經驅動降低。
首先「交替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大家應該不會陌生,隻是你沒聽過這個名詞而以。在「拮抗肌超級組數訓練法」中有提到:
肌肉也會成雙成對,主要完成動作的肌肉稱為作用肌(Agonist),也稱為主動肌(Prime mover);配合放鬆以完成動作的肌肉稱為拮抗肌(Antagonist)。作用肌與拮抗肌彼此角色相反,兩者之間必須協調合作才能産生動作。例如股四頭肌和大腿後側肌群即為一對。
而交替抑制指的是「當主動肌收縮,拮抗肌必須放鬆」這個過程。然而變形(Alternated)的交替抑制是什麽呢?在PTonNet網站上是這樣說的:
( 若客戶有髋屈肌過度活躍或是僵緊的狀況,可能導緻臀大肌發生變形的交替抑制。而變形的交替抑制的定義為「由于過度活躍的作用肌,導緻拮抗肌神經驅動的降低。」在這個案例中,由于髋屈肌過度的活躍,導緻臀大肌的神經驅動降低了。)
( 臀大肌在人體運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擺動期(Swing Phase)的階段、減其髋屈的速度;在推蹬期(Propulsive Phase),進行髋伸的動作,并且穩定骶髂關節SI joint(Sacroiliac Joint),衰減其地面反作用力。因為運動過程中全部的肌肉皆是協同肌進行幫忙,若主要作用肌沒有正确地的發動,協同肌将會被激活,反而是以協同肌為主導的動作,稱為「Synergistic Dominance(暫譯:協同肌主導效應)」。
臀大肌單獨收縮的功能在于「加速髋關節伸直及外旋的動作」,所以當我們在進行屈曲(Flexion),最常見的動作就是坐在椅子上(或是深蹲蹲到底的時候),這時候臀大肌是被拉長的狀态(非收縮狀态),處在拉長時間愈久,臀大肌就變的愈鈍。而當從坐姿(深蹲最底的位子)要要起身,讓雙腳站直,正常情況下,臀大肌這時候就要啟動了。但可能因為長時間的坐著,臀大肌長時間處于拉長的狀況,它已經非常遲鈍了,導緻臀大肌的力施不出來,而由其它的協同肌來負責工作。
( 在這個案例中,由于臀大肌的神經驅動減少,因此扮演協同肌的大腿後側肌群接管了臀大肌的工作了。)
( 雖然腿後肌群是對于臀大肌是很好的協同肌,它不是被設計用來作為唯的的髋伸肌。由腿後肌群所産生的協同肌主配效應會将道腿後肌群過早的疲累、過度使用及過度活化的狀況。可能對客戶帶來腿後肌拉傷、腿後肌抽筋及骶髂關節(SacroIliac, SI)疼痛。)
以上或許可以說,為什麼有人在做橋式或深蹲時,臀大肌無感;或是在進行橋式時,大腿後側的感覺比較多。原因或許不在于動作的「技術」上,對于一般久坐的人來說,髋屈肌過于僵緊的狀況可能要先改善,在進行臀大肌的訓練,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在網路上的文章中,在訓練臀大肌之前,會先做髋屈肌的伸展,以得到最大的效益了。
---------------------------
文章轉載自網絡,由amuscle整理編輯
如果你想交流更多,歡迎關注增肌減脂熱線(公衆号:Amuscle,個人apollomuscle新浪微博:微教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