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的變化,人們的生理節奏也被打亂,越來越多的人感覺睡眠不夠。有沒有睡夠,不僅涉及睡眠時間,而且,事關睡眠質量。比如,有的人,隻睡6小時,就能進入滿血複活狀态,精力充沛地工作;有的人,睡夠9個小時,早晨醒來後,卻感覺昏昏沉沉,上班時不停地犯困。那麼,有沒有睡夠,如何衡量呢?總是犯困,會帶來健康隐患嗎?咱們現在結合最新的科研結論,為大家解疑釋惑。
最近,以色列伊蘭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分子細胞》雜志上發表了1篇論文。學者們發現了斑馬魚的睡眠機制,并且在小鼠身上獲得了證實。研究表明,睡眠穩态的驅動因素,是DNA損傷,特殊的信号通路,可以感知這種細胞活動,并且通過促進睡眠,進行修複。這項重要的發現提醒大家,感覺沒有睡夠,可能是神經元損傷的警示信号。您可能會說,啥?沒睡好,會傷腦子?别吓唬人。好吧,咱們先來看看相關的道理。
從大腦的結構和功能來看,咱們在日常活動中,會由于紫外線、輻射、氧化應激等多種因素,使得神經元積累DNA損傷。睡眠的時候,血液流出大腦,腦脊液流入大腦,進行脈沖波沖刷。機體在深度睡眠階段,大腦的代謝産物才能被全面清理,就像城市的環衛工作,需要在夜間進行。同樣的道理,神經元的DNA損傷,會在清醒的時候持續累積,如果睡眠時間不夠或睡眠質量不足,修複的進度跟不上,就會導緻DNA過度損傷,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
以色列學者選擇斑馬魚進行觀察,是因為這種魚非常透明,并且具有夜間睡眠以及與高等動物結構相似的大腦。學者們利用光遺傳學等方法,誘導斑馬魚的DNA損傷。結果表明,DNA損傷增加後,斑馬魚對睡眠的需要也随之增加,而睡眠可以促進DNA修複。如果睡眠不足6小時,DNA損傷就沒有充分減少,而斑馬魚就會在白天繼續睡覺。研究發現,PARP1蛋白,是最快做出DNA修複反應的蛋白。随後,學者們使用腦電圖,在小鼠身上檢測到了PARP1蛋白對睡眠調節的作用。由此說明,PARP1蛋白通路,能夠向大腦發出需要睡眠的信号,告訴機體,不行了,DNA損傷太多,馬上就要頂不住了,睡覺,立即,馬上睡覺。
以色列學者的研究說明,神經元中的DNA損傷積累,如果不能及時得到足夠的修複,就會産生疲勞感,發出需要睡眠的信号。特殊的蛋白通路,會感知神經元的DNA斷裂,并且驅動睡眠。這項研究,從單細胞水平詳細描述了睡眠産生的機制,并且可以解釋睡眠障礙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清楚地告訴大家,睡意不可抵抗。忍着不睡,就會帶來神經元損傷,損傷積累過多,腦袋就不再聽從使喚。
那麼,是否真的缺覺,應該如何衡量呢?簡單的自測方法,是通過嗜睡量表進行評分。量表共有8個問題,每個問題有4個選項,從不,計0分;很少,計1分;有時,計2分;經常,計3分。看看自己在這8種情況下,是否犯困或感覺疲勞。第1,坐着閱讀時;第2,看電視時;第3,在公共場合坐着不動時;第4,連續乘車超過1小時;第5,有條件在下午靜卧時;第6,坐着與人交談時;第7,午飯後靜坐時;第8,開車等待交通信号或堵車時。把8個問題的選項得分加起來,如果超過10分,或者較以往明顯增加,那就是沒有睡夠的表現,需要查找原因。
沒有睡夠,或許是睡眠時間不足,也可能是睡眠質量不高。機體的睡眠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會反映到日常生活中,比如,注意力及記憶力變差,學習或工作中容易出錯。或者是反應變慢,難以做出決策。還有1個顯著的反應,是情緒波動,容易發火、焦慮、沖動,負面情緒較多,這些表現,都是大腦皮層對情緒和認知控制減弱所導緻的,背後的根源則是神經元DNA損傷積累,沒有得到及時修複。道理弄清楚了,就抓緊确認自己的睡眠狀況,啟動大腦補救行動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謠零零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