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闆損傷是困擾運動人群的一大難題,但很多人對于半月闆不了解,往往就會誤解這類傷病,診斷治療康複不及時,小毛病拖成了大問題。而且,很多人将半月闆問題錯誤的理解為運動之後正常的膝蓋腫脹,也會延誤治療,甚至産生嚴重後果。
今天,趙輝醫生就針對後台評論和提問比較多的問題,解答大家對于半月闆問題的疑惑。
一、什麼是半月闆?
半月闆是膝關節内的纖維軟骨,内側和外側各一個,呈月牙形,位于胫骨平台内側和外側的關節面。因為形似半個彎彎的月亮,所以被稱為“半月闆”。 其橫斷面呈三角形,外厚内薄,上面稍呈凹形。 半月闆承受壓力,緩沖震動,使形狀不同的關節面相互适應,是非常重要的關節内緩沖結構。
二、半月闆的功能
1. 傳遞負荷:膝關節約70%的負荷通過半月闆傳導,從而大大減少關節面軟骨之間的直接沖擊。
2. 吸收震蕩:當膝關節承受壓力時,半月闆會向周圍膨出,環形排列的膠原纖維會相應的延長,從而吸收直接作用在關節面上的震蕩。
3. 穩定關節:膝關節中,股骨遠端關節面和胫骨平台形狀差異較大,由于半月闆的存在,它們可以完整契合,大大提高膝關節的穩定性。
4. 限制關節過度活動:半月闆可以在膝關節屈伸過程(也就是彎腿)中輕微的前後滑動,從而限制膝關節的過度活動,保護膝關節。
三、半月闆損傷的原因
負重登山、鞋不合适和不良跑姿導緻的重重落地造成半月闆長期慢性磨損;意外摔傷造成膝關節過度扭轉,造成半月闆急性損傷。半月闆損傷的機理可以概括為以下公式:
膝關節扭轉 承受體重=半月闆損傷
1、屈膝位股骨内旋、胫骨外旋,伴随膝外翻(請看下圖),這時在猛烈蹬伸膝關節,半月闆會在非正常位置受到擠壓,如籃球運動員左腿發力向右側變向過人時,膝關節出現外翻(内扣),容易造成外側半月闆撕裂。
2、屈膝位股骨外旋、胫骨内旋,而足部固定,這時在猛烈蹬伸膝關節,半月闆也會受到不正常的擠壓,如下圖羅斯右腿發力向前突破,足部蹬地固定,大腿相對小腿外旋,這時容易造成内側半月闆撕裂。
又如下圖高爾夫揮杆動作,左腳固定在地面上,下杆過程中左膝向外側移動,左側大腿相對小腿外旋并伸展,這時内側半月闆受到擠壓易出現損傷。
3、膝關節猛烈屈伸超出正常範圍時,半月闆前、後角會受到過度擠壓出現損傷,如踢球時用力過猛,膝關節猛烈超伸,容易造成半月闆前角撕裂。
舉重比賽中,試舉過大的重量,下蹲時膝關節過度屈曲,超出正常運動範圍,此時半月闆後角受到過度擠壓而易出現撕裂。
四、半月闆損傷有什麼表現?
當出現膝關節半月闆撕裂和損傷,可出現膝關節疼痛、打軟腿、關節交鎖等,一般會有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受限,活動量下降的表現。
五、半月闆會不會自愈?
半月闆絕大部份為無血管區(白區),隻有靠近外側邊緣25%~30%的邊緣部分有較為豐富的血液循環(紅區)。紅區的部分損傷可以自行修複,白區主要靠關節液的滋養,修複的速度很慢。 因此,半月闆一旦損傷,極難恢複愈合,要格外保護珍惜。
六、半月闆的損傷治療
半月闆損傷的治療選擇與其它損傷的程度存在明顯相關。通過膝關節磁共振可以間接判斷半月闆損傷程度,一般将半月闆損傷程度分為1到4級。
對于1到2級的損傷可以進行保守治療,支具固定,營養軟骨藥物治療,也可以進行關節鏡探查,因為它損傷的具體程度和影像學的表現有時候還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對于3到4級的半月闆損傷,應該結合症狀,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關節鏡探查。
非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嚴重的半月闆損傷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運動能力,需要及時手術治療。關節鏡手術治療半月闆損傷,具有創傷小、關節功能恢複快等優點,關節鏡下半月闆成形、縫合術可獲得良好的效果。早期治療,可以提高療效,促進康複,減少損傷性關節炎的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