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人和我說,她的黑眼圈很黑,想要美白一下。
我當時的反應是???黑眼圈是眼部攜帶二氧化碳的血液流動不暢導緻的。
我們一般說的美白是針對皮膚變黑和色斑問題。這些就是黑色素過多導緻的了。
一般表皮細胞的生命周期是28天,經過一段時間會自動脫落,這個時候表皮的黑色素也會跟着脫落,這個過程就是我們說的變白了。
拿酸類的産品舉例,比如果酸、水楊酸等去黑色素成分,都屬于酸類産品。
原理就是破壞皮膚的角質層,從而去除沉澱在角質層内的黑色素。
這類産品,國家是有嚴格規定的,比如醫學上面,刷果酸的濃度也是規定的,不适合太高。詳細提亮膚色項目---果酸換膚,你可以點這裡:美膚項目科普篇 | 果酸換膚,讓皮膚煥然一新。
所以有幾點要注意的就是:
1)、買正規産品,三無産品成分無法保證;
2)、去黑色素産品不能混用,一次隻能用一種,要不然濃度太大,對皮膚傷害;
3)、購買前要試用,看看紅腫反應。
很多人問的美白問題不是皮膚變黑,而是色斑的問題。色斑就是黑色素在皮膚裡面不正常的聚集沉澱。比如雀斑,或者是黃褐斑等。
還有我們叫做“痦子”的,學名叫做:“黑色素痣”。也是一種是色斑啦!隻是這種受到刺激有可能發生癌變,我做過激光點痣的體驗,視頻在這,你可以了解一下。
這種最簡單的辦法是,使用普通的去黑色素的産品,按照普通的美白辦法來護理。這樣可以消滅一些顔色很淡的色斑,對于深層的可以有淡化作用。
比如你長過痘痘之後留下來的黑色或者深紅色的痘印,就是那種長時間黑色素累積的沉澱。
很多人喜歡發一些攻略,說我用了xxxx祛斑産品,效果很好;安利幾款祛斑xxxxxx什麼的。
其實是沒有參考意義的,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
我建議你們學會看成分,自己判斷!
因為雖然産品五花八門,但是配方成分就是哪幾種啊!
現在的廣告算是打的天花亂墜了,什麼高效啊,什麼精華啊,什麼最新成分,最新秘方。可怕哦,你自己學會看吧,來教你幾招,最近我沒白學習!
這個相當于漂白劑了…….
它主要是損傷黑色素細胞,阻斷黑色素生成,從根本改變皮膚變黑的情況。
有緻癌風險,一般是處方藥,不會在化妝品裡出現,國家嚴格把控的。
原則上是不建議用的,但是如果一定要用,會比樓上那位溫和很多。
現在很多化妝品是有采用的,但是也分為α和β兩種,α的功效是β的10倍,價格也比較貴。這種成分是光敏性的,不要在白天使用,目前你看到的所有化妝品裡大概是7%的濃度。
可以阻止産生黑色素,抑制黑色素形成。
經常在化妝品裡出現,因為刺激比較小。比如日本一些高端護膚品牌子就含有這種成分,我就不說品牌了。但是日本後來發現有緻癌的可能性,于是就不太用了。
但是,國内一些化妝品裡還是有,你們要盡量避免使用這種産品。
果酸主要是比較天然,能夠去角質、保濕、抗衰老等,因為它去角質的同時,就也能去掉角質層中的黑色素了。
果酸還是有刺激性的,國家規定不能使用超過6%濃度的。一般有AHA和PHA兩種,AHA很好理解,就是天然的,比如檸檬酸來自檸檬,乳酸來自酸奶等。
祛斑美白強度上AHA要強于PHA,但是刺激也大,看大家各自的皮膚類型了。
水楊酸對比起來,不是美白,而是消炎、殺菌、祛青春痘和黑頭。因為刺激太大,所以化妝品最大允許使用濃度是2%。
和果酸的區别就是果酸是水溶的,大部分果酸都會被擋在角質層外面,不能進入皮膚。而水楊酸是脂溶的,可以深入毛孔深層,達到美白的效果,但是刺激相對較大。
我的經驗是:幹性皮膚建議用果酸,油性皮膚适合水楊酸。
刺激比較小,因為見效快,所以會被安排在美白針配方裡,但是我本人不建議美白針,原因你們看過我以前文章的妹子肯定知道了。
還有順便提下維生素A類的産品,其實是可以抑制油脂分泌和抑制角質增生的,間接去黑色素吧。但是最大的副作用是會導緻胎兒畸形……孕期的請不要使用啊啊啊啊啊啊!
維生素c能和黑色素反應,把黑色素還原成為一種顔色淺一些的物質。
一般比如西醫在治療黃褐斑的時候,都會開維生素c和維生素e一起聯合使用。
也許你都在買上千上萬的美白護膚品了,但是确實不如維生素c來的輔助作用大。
白醋和果酸、水楊酸是一個類别。濃度高了就會腐蝕皮膚,但是控制好的話,還是可以使用的,也是一種酸。
我的經驗:類似美白洗面奶、美白皂、潔面摩絲算是美白效果比較差的類型,是在清潔的同時順便美白。這類的效果大概隻有1-2分鐘。
美白面膜這種算是護理類型的,不建議多用,因為裡面的去黑色素成分會多一些。注意下間隔,尤其是什麼強效美白面膜。
美白水、霜、乳,最好錯開用。比如水裡面分子小,刺激弱,這樣的成分在皮膚裡時間長,滲透效果好,所以一般水去黑色素效果會更好一些。但是如果幾種一起用,對皮膚刺激太大了。
講完了!呼!
再給你們留一個作業,看看,來看看網紅産品的成分吧:
第一個:
第二個:
留言評論說出你們的看法!還有什麼你們想知道的,可以直接問我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