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皮防院性病科主任鄭衛。通訊員羅志娟 攝
52歲的鄭衛是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性病科主任。打開手機微信,156個“A”字頭好友被她放在“置頂”位置,并設置了特别提醒。在鄭衛眼裡,這個普通人眼中的“特殊群體”,更加需要關愛和幫助。醫生給予真誠和理解,才能赢得信任與配合,實現醫患間的“雙向奔赴”。
156個“A”字開頭的神秘好友
打開鄭衛的微信通訊錄,呈現在眼前的是齊刷刷一排以“A”開頭的微信名,細數一下共156人,占全部好友的大半。
“A”是誰?追問之下方知,這些都是鄭衛長期跟蹤随訪的病人,大部分是近期接診的,也有多年間一直保持聯絡的。
性病患者規範治療極其重要,包括按時用藥、定期複診、及時調整診療方案,有的病種每天服藥時間前後相差甚至不能超過30分鐘。然而,性病患者通常無須住院治療,醫護人員不能時時在旁提醒,患者的依從性就顯得格外重要。
鄭衛為患者看診。 通訊員羅志娟 攝
“今天按時吃藥了沒有?”“明天要來複查!”一條條信息發出去,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鄭衛在跟家人聊天,哪曉得她這些微信、短信提醒,已成為不少患者每天的鬧鐘。
除了主動提醒病人吃藥和複查時間,也會有病人找她線上咨詢,有時是清晨,有時是深夜。為了不錯過每一條信息,她将所有“A”開頭的好友全都設置了特别提醒,盡管家裡有年過八旬的老人,有面臨高考的孩子,但“A”号好友的呼喚,一直被鄭衛放在置頂的位置。
憑借有限信息尋回“失聯”患者
7月初,鄭衛接診了一位男性病人,初步診斷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需要進一步做确診實驗。然而,當鄭衛撥打電話聯系對方時,才發現患者留下的是一個空号。
這是性病科醫生常遇到的情況。然而,逃避不僅無法解決問題,贻誤治療還會給患者帶來更大的健康危害。
怎麼辦?鄭衛根據患者留下的有限信息,嘗試與對方所在社區取得聯系,沒想到經社區網格員确認,患者還真是該轄區居民,并且已到某綜合醫院住院去了。考慮到患者情況特殊,隐瞞病史不利于治療,鄭衛撥通患者電話,詳細說明了他的病情,并為其聯系了定點醫院的專家,囑咐其盡快轉院接受規範治療。
不久前,這名“失聯”的病人專程到鄭衛的門診道謝。他告訴鄭衛,目前經過系統的治療,自己的症狀已有所緩解。“我這種情況别人避之唯恐不及,您卻千方百計為我着想,默默做了這麼多‘分外事’,您是個負責任的好醫生。”
以理解赢得患者的信任與配合
“我想回臨床!”2020年初,支援定點醫院發熱門診歸來的鄭衛,向組織提出請求。此前,鄭衛從事管理工作近十年,回歸臨床意味着放棄積累重新出發。“走了這麼遠的路,還是想當一個好醫生,這也是最初選擇學醫的初衷。”
鄭衛為患者看診。 通訊員羅志娟 攝
市皮防院不僅是武漢市唯一一家以皮膚病性病診療為主的市級專科醫院,更承擔着重要的公共衛生職能。鄭衛作為性病科負責人,帶領團隊積極參與到全市性病預防控制實踐中去。有社會組織提出相關咨詢需求,鄭衛主動加入對方微信群,義務為這一群體提供專業的健康指導,成為該組織成員的“健康顧問”。
性病科門診量雖然不算大,卻通過多種服務形式建立起全市性病“防—治—管”融合發展模式。近年來,科室提供艾滋病免費咨詢檢測2萬餘人次,開展梅毒規範治療1萬餘人次,為特殊患者提供了無可替代的服務,市級公共衛生重點建設學科“性病預防控制學科”也依托門診力量快速成長。
面對患者的消極、敏感、暴躁,鄭衛以溫情、耐心、真誠去化解。在她看來,醫患之間也是一種“雙向奔赴”,醫生首先要理解患者,才能争取到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有機會帶他們走出陰影,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長江日報記者武葉 通訊員羅志娟)
【編輯:餘麗娜】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