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努力,三級連過,以此文分享些許CFA的學習備考經驗,希望對有意的小夥伴有所幫助。
CFA學習筆記
專業背景:工作之餘備考,本科經濟碩士法律,無金融學業背景,無海外留學背景。
英語水平:良好(六級600 ),閱讀CFA相關學習材料無障礙(但速度不快,容易走神),三級ESSAY能無障礙寫一些簡單句。
時間軸:2017年12月過CFA1級,2018年6月過CFA2級,2019年6月過CFA3級。
備考時間:每級差不多都在3-4個月左右,每周約20 小時的學習時間。(一級=二級>三級;前期松散,越接近考試越賣力)
成績總結:CFA1級高分通過,CFA2級中等水平,CFA3級低分壓線通過。(一級>二級>三級)
CFA1級
學習資料:金程網課,道德手冊,NOTES課後題,原版書課後題,Mock題2套
1. 考試題型:上下午各120道單項選擇題(三選一),時長各3小時。
2. 考試範圍:共十門(道德、數量統計、經濟學、财務報告、公司金融、股權、衍生品、固定收益、另類投資、資産配置),内容範圍廣,難度程度淺,僅需簡單計算。
3. 複習側重:道德和财報第一梯隊;固收和股權第二梯隊。尤其是道德,道德手冊上好多案例,雖然考試的時候并不太會有一模一樣的題出現,但道德培養的是一種感覺,多看多做總是沒有壞處,整理的學習材料都不要弄丢了,二級三級還可以接着用。
4. 複習過程:
Ø 看各種攻略都說要看NOTES,我拿到以後先看了有财務報告的那本,全英文幾百頁,看一會走神一會,一本看完很久過去了,腦海中也并沒有留下什麼。
Ø 趕緊改換策略,找來了JC6月份的網課自學,據說6月和12月的考試大綱是不變的,所以課程也可以通用。感覺這種授課式的學習更适合自己,基礎班約七八十節課,每節一個多小時,即使用視頻軟件1.5倍速聽,我也就夠看一遍,剩餘的前導班、強化班、沖刺班都沒有看。網課中看不懂的地方,或者做題時涉及到的不清楚的内容,再去NOTES中找到相應章節細讀,比較高效。
Ø 一級的内容确實比較雜,七七八八的公式第一次接觸非常容易記不住,隻能總結積累反複看,看了再多記不住也白搭。
Ø NOTES題、原版書課後題都比考試要難一些,但參考價值很高,我刷了2輪。(鉛筆一輪,水筆一輪,不會的題目圈出來,加深記憶)
Ø Mock題挺難的,放在考前體驗一下考試的時間分配,我的正确率在65-70%左右。
5. 小貼士:
Ø 第一次參加那麼大規模的國際考試,幾千人同時在一個開放的會展場館參考,戒備森嚴,喝水和上洗手間都有嚴格規定,特别容易緊張,我就緊張得手抖不止。
Ø 身邊有人自學了兩遍NOTES就通過的,有通過面授上課重金通過的,也有讀書時裸考就通過的,情況不同因人而異,選擇适合自己的能力與時間安排的方式才最重要。
CFA2級
學習資料:金程網課,道德手冊,NOTES課後題,原版書課後題,Mock題2套
1. 考試題型:上下午各60道單項選擇題(三選一),時長各3小時。
2. 考試範圍:二級和一級相比,内容範圍小了,難度程度深了,計算也更複雜。
3. 複習側重:财報和固收和股權第一梯隊;道德和一級的内容差不多,考前溫顧一下就好了。二級側重于估值的計算,各種不同情況下的變型,邏輯性很強,例題也很多。把講義中的例題都做了、背了、熟練了,在考試的時候才能不緊張得發揮出來。
4. 複習過程:
Ø 有了一級的經驗,我二級NOTES沒看,直接看的JC網課,不過用的是去年的,然後自己和NOTES中每章的Key Concept對比,教材大綱每年的變化不是很大,除了幾門變化大的需要額外關注,用去年的一般也無大礙。
Ø 還是做了兩輪NOTES題、原版書的課後題,原版書中有一些簡答題,也基本都一道一道死磕着完成了,尤其是計算題,多做是關鍵。
Ø Mock題還是挺難的,最後的正确率在60-65%,模拟時時間把控還好,正式考試時因為有些題目會卡住,時間還是有點緊張,所以抓大放小不會的就跳過也很關鍵。
CFA3級
學習資料:金程網課,道德手冊,原版書課後題,ESSAY曆年真題8套,Mock題1套
1. 考試題型:上午ESSAY主觀題10道,每道3-5小問,下午60道單項選擇題(三選一),時長各3小時。
2. 考試範圍:三級和二級相比,内容差不多,難度程度與計算複雜程度差不多。
3. 複習側重:個人和機構IPS第一梯隊,行為金融學、股權、固定收益第二梯隊;上午的主觀題和下午的客觀題側重的學科是不一樣的,可以通過曆年真題的覆蓋頻率來判斷,主觀題是拉開差距的重點。
4. 複習過程:
Ø 有了一級、二級的經驗,我三級NOTES都沒買,直接看的JC網課。不過由于多了新的ESSAY主觀題型,所以在看完了基礎班之餘,還咬牙擠時間看了強化班和一點IPS寫作班。強化班主要是對整個學習知識點的串講,而IPS寫作班舉例曆年真題進行講評,建議先自己把真題做完一遍再聽。
Ø 原版書的課後題依舊很重要,包括原版書中有一些簡答題,也需要認真完成。
Ø 除此之外,ESSAY曆年真題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很多題型都是固定的,會在考試的時候反複出現。我做了2011-2018年八套,并且把類似的、常見的、高頻的題目做了歸納整理,在最後的沖刺階段熟讀記憶。無論是真題模拟還是正式考試,時間都特别特别特别緊張,很容易卡殼, 所以每道題不用寫太多話,根據分值大小寫多少就行。另外,抓大放小特别重要,千萬不要死磕在那裡,導緻最後本來會的題目也來不及了。我考試的時候不會的就直接跳過,大概一路跳過了三分之一的題目,做完了以後回頭把不會的題目拿出來想一想,最後實在不會的就随便寫上幾句。
Ø 有了ESSAY真題,Mock題就沒那麼重要了,考前做了一套正确率在60%左右。
總結:
Ø 推薦一個學習習慣:做學習計劃,督促自己盡量按照學習計劃來完成,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雖然看似好像沒什麼實際用處,但是對于整個學習進度的把握,精力的分配,時間來不及時内容的取舍,以及心态的培養都是很有幫助的。
學習計劃-CFA-L3
Ø 再推薦一個學習習慣:整理筆記,通過自己親自整理的學習筆記,逐漸把繁雜且混亂的學習内容整理成系統而有邏輯的學習筆記,對于記憶與理解是相當有幫助的。尤其是二級、三級中的計算題,看會了和做會了是天差地别的兩碼事。
分學科學習筆記-CFA-L3
Ø 很多人說,一級很容易,随便複習一下就過了;二級最難了,過了二級就等于通過CFA啦;三級通過率也高了,靠背就行了。
我在這三級上所花費的精力:一級=二級>三級,我的成績:一級>二級>三級
一級内容上确實比二級容易一些,但是因為是陌生領域,一切都在摸索,考試内容範圍又大,身邊考了2-3次才通過的也大有人在,不可掉以輕心;三級因為題型的改變,主觀題對中國考生來說會比較難一點,我認為自己當時也應該花更多的精力才更加穩妥一些。
Ø CFA考試的整體難度不算特别高,隻要合理安排好時間,勤勤懇懇看書,盡量正常發揮,一次通過不算很難。但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至少2年的堅持,所以入坑前想清楚,然後堅持到底。
以上就是我備考CFA的一點心得體會,僅供大家參考,最後預祝各位備考CFA的小夥伴們都能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前程似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