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四川少兒芭蕾

四川少兒芭蕾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04:24:51

四川少兒芭蕾(巧俏展現綿陽幺妹乖巧伶俐)1

群舞《跷·巧俏》劇照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 日前,四川省第九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四川工商學院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上千餘名師生歡聚一堂,同台競技,為觀衆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綿陽藝術學校帶來的群舞《跷·巧俏》獲得了展演活動一等獎,演員們将中國傳統戲曲的跷功展現得淋漓盡緻。

《跷·巧俏》精彩上演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展演中,台上演員小巧玲珑,俏皮可愛,一颦一蹙間都流露出乖巧與喜悅,好似千百朵花兒齊開放,姿态萬千,争妍鬥麗。時而穩如泰山紋絲不動,時而上下跳躍丹錐破地,蓮步款款舞衣飄飄,配上俏皮優雅的音樂,整個演出極其精彩,赢得了觀衆們的陣陣掌聲。

據悉,四川省中小學生藝術節展演活動每三年舉辦一次,本屆展演活動以“陽光下成長”為主題,由四川省教育廳、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從8月22日至26日在眉山市舉行。活動盛況空前,來自全省各地的師生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共享藝術盛宴,展示了我省藝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豐碩成果。展演面向全體中小學生,共展演展示了節目和作品3萬餘件,參與學生900餘萬人次。省級藝術展演共收到藝術節目583個,組織現場展演節目232個,共評出了一等獎178個,二等獎243個。收到美術、書法等藝術作品555件,評出一等獎168件,二等獎216件。收到優秀藝術教育案例報送188篇,評出一等獎59篇,二等獎76篇。其中來自綿陽藝術學校群舞《跷·巧俏》驚豔全場,獲得了展演活動一等獎。

綿陽藝術學院自創自演的《跷·巧俏》以戲曲跷功為線索,巧妙結合中國古典舞,探尋将要失傳的跷功,讓這門古老的技藝得到了傳承與發展,展現了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精心排練 打造最好的節目

近日,記者來到綿陽市藝術學校,剛剛參加完四川省第九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的《跷·巧俏》主創團隊已經回到了學校,獲得了一等獎讓整個團隊的人都很高興。不過,記者了解到,經過幾天休整後,創作團隊還将繼續排練,以便讓《跷·巧俏》更加完美。

《跷·巧俏》以跷功為基礎,作為中國傳統戲曲中的一種獨特的表演技巧,跷功的演繹必需以跷鞋這種工具為基礎,展示中國女性婀娜多姿的步态以及女性的柔媚嬌羞。“作品選用軟跷作為道具,小花旦為角色,體現四川幺妹的乖巧伶俐俏皮可愛。”該舞的編導、綿陽藝術學校老師楊雨坤告訴記者,雖然演員都是專業學舞蹈的,但穿上軟跷鞋完成該舞的舞蹈技術,實為不易。“我們的訓練還是以古典舞為主,一開始邀請了梅花獎獲得者王紫娟老師教學生們最基本的戲曲程式化套路,後來就一直以古典舞訓練為主。為了展現最佳效果,孩子們付出了很多心血練習。”

記者了解到,《跷·巧俏》的演員都是學校3年級的學生(一個班的),平均年齡在14歲。2016年10月團隊正式開始排練,經過近一年的辛苦排練,在2017年6月的四川舞蹈新作比賽中,該舞蹈第一次亮相,便收獲了無數認可和掌聲,觀衆和評委看到了一台好看又有傳統文化符号的節目。随後《跷·巧俏》還參加了2017年11月在貴陽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以及綿陽市首屆舞蹈新作精品展演等等,都取得了讓人亮眼的成績。

融合戲劇元素 讓文化得以傳承

跷功與芭蕾在表演技巧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跷”也被稱為東方芭蕾,芭蕾難學、趾甲脫落、腳尖血肉模糊這已是人們對學芭蕾的一種刻闆印象,但跷功的難度絕不遜于彼。芭蕾隻需要短時間直立受力,腳跟可以落地,而跷功要腰直、腳直、腿直,并且保持腳尖一直落地,所以從技巧和難度上來說跷功遠在芭蕾之上。即便困難重重,但為了呈現最佳的舞台效果,這群小演員們都一一克服。

對于為何會排練這個群舞,楊雨坤說,最主要的是為了傳承。“跷功作為中國曆史文化的一份珍貴産物,是戲曲藝術中的絕響之技,也是中國戲曲藝能行當中難度最大的功夫之一,在一段時間内逐漸暗淡了。基于對曆史文化的傳承,對跷功技藝的傳承,我們有義務也會堅定不移地把這門功夫發揚下去,所以學校特意打造了這個節目。”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綿陽藝術學院打造的許多節目都融合了戲曲的元素,如《滾燈》中的川劇,《跷·巧俏》也是如此。“戲曲是中國文化中衍生的戲劇樣式,種類繁多,内容豐富,博大精深。但是戲曲也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與現代人們的欣賞觀念有了很深的隔膜,特别是現代互聯網文化、快餐文化的過度消費,所以我們大力去挖掘戲曲中的養分,去滋潤人們真正需要的世俗生活,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挖掘戲曲中可用的東西。”楊雨坤告訴記者,接下來,學校還會繼續将傳統戲劇元素與當下流行的舞蹈結合,創作出更多好看又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節目。(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鄭金容 文/圖)

編輯:蔣小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