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鄉農情?來源:人民日報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情信息處——,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農鄉農情?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來源:人民日報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情信息處——
走進農家農田問農情(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對于農民來說,農業生産有“兩怕”,一怕價格不好,二怕天氣不好。
防災就是增産、減損就是增糧。讓農民減少損失,是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情信息處一貫的追求,他們未雨綢缪、主動應對,為糧食産量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供了第一手農情信息,發揮了有力支撐。
2021年7月,河南出現曆史罕見的極端暴雨天氣,農情信息處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實地查看,研判災情。會同有關處室派出50多個專家小分隊蹲點指導;協調相關協會和企業捐贈化肥9200噸、農藥460多噸、抽排水設備2000多台(套);組織農機作業服務隊抓緊搶排田間積水;調集無人機抓緊噴施葉面肥和殺蟲殺菌劑……
“災情就是命令,我們要盡全力幫助恢複農業生産,努力将損失降到最低。”農情信息處相關負責人說。
在災前預警預防方面,農情信息處同樣聞令而動,在各環節快速反應、緊密銜接。每年年初,農情信息處會預測預判氣象年景,分區域分災種制定防範預案,與相關單位開展聯合月度會商、重大天氣實時會商,關鍵農時聯合發布預警信息和防災減災預案,每年發布災害預警信息100多期,指導各地提早落實防禦措施。
春種、夏管、秋收、冬藏,農業生産唱的是“四季歌”,一季緊接着一季。對于農情信息處全體同志而言,“五加二,白加黑”是工作常态。
“隻坐在辦公室敲鍵盤打電話,可不一定拿得到真信息。”這句話是全處的共識。走進辦公室,可以發現一個個工具箱,處裡的同志常年備着,時刻準備一場說走就走的出差。
春耕看墒情,夏管看苗情,秋收看糧情……為了把情況掌握得更準一些、問題摸得更清一些、政策提得更實一些,全處同志每年深入基層調研指導超過200天,奔赴糧食大省大縣,走進農家農田問農情。
處裡的每位同志都有固定聯系的基層農業農村局局長、農技員和種植大戶,他們時常電話了解情況、實地調研走訪。有農戶打趣地說:“從種到收,你隔三岔五就來問,賬算得比我都細呢!”
摸準情況是為了抓好落實。分作物調度種植意向、分環節謀劃政策措施、分季節加強指導服務……農情信息處堅持一個季節一個季節、一個品種一個品種、一個區域一個區域、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推動工作,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确保農時一天不耽誤、農田一畝不撂荒。
農情連着糧情,糧情連着民情。保障糧食安全的背後是大量數據的有力支撐,是對衆多事實的客觀分析,是對生産形勢的準确判斷。信息調度“快、實、準、新”,是農情信息處當好農業生産“晴雨表”的工作準則。
耕種看農時,農情信息處牢牢牽住這個“牛鼻子”進行調度。在關鍵農時,農情信息處一周一會商、一天一調度,每年調度1萬多份表格、10萬多個數據、2萬多條文字信息,及時掌握各地農事進展情況。
為确保農情數據真實可靠,全處同志總是在細節上下功夫。曆史數據對比分析、實地現場調研、與農民電話溝通……多渠道、多方式,做到了數據清、情況明、分析準。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秋糧已收獲3.27億畝,完成25.1%,進度同比快1.2個百分點。”如今,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已成為反映農業生産形勢響亮的信息品牌。農情信息處每年編發各類生産信息簡報300多期,向黨中央、國務院報送70多篇信息和報告,為農業生産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