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祛濕,1種食材4種搭配,清熱解暑,給家人換着煲不一樣的湯
炎炎夏日,明天開始入伏,每年到了三伏天的初伏,我都會準備各種湯料,準備給家人隔天煲一次湯水,給身體去去濕氣。因為廣東人經常會說“濕氣重”,而濕氣一般分為内濕和外濕。
外濕主要是夏季雨水多,潮濕的環境,容易讓人感受到外界濕氣侵擾的困擾;内濕是指體内的濕氣,一般是飲食生冷寒涼食物過多,脾胃失調導緻的脾胃濕熱比較常見。
伏天的飲食就要更加講究一些了,尤其是入伏後高溫天氣,大家都沒什麼胃口,空調房裡也不出汗,這個時候喝點溫熱的祛濕湯,排排汗,人的身體會感覺輕松很多。
在廣東人的飲食習慣裡,有許多祛濕很好的湯料,今天小編就把其中“祛濕一寶”--五指毛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5款不同的祛濕湯做法。
五指毛桃是一種嶺南獨有的植物的根,用它來煲湯比薏米效果好,而且五指毛桃非常健脾胃,味道清香,湯鮮味甜,一起來看看用它和哪些食材搭配煲湯,别隻會用骨頭,試試在三伏天裡隔天學一道煲給家人喝,老少皆宜。
【五指毛桃祛濕豆煲老鴨湯】
食材:五指毛桃150克,祛濕豆(荷包豆)1把,生姜1塊,老鴨半隻,鹽2克
鴨肉不燥熱,比羊肉牛肉都适合用來煲湯,去掉部分皮脂,剁成大塊汆燙過後,把五指毛桃洗淨,剪成小段,再抓一把荷包豆,一起放湯鍋裡煲煮40分鐘左右。煲至荷包豆軟綿,鴨肉酥軟,有淡淡的椰香味,湯色微微奶白,趁熱加少許食鹽調味。
【五指毛桃土茯苓煲乳鴿】
食材:乳鴿1隻,五指毛桃1捆,土茯苓200克,生姜1塊,蜜棗1顆,鹽1克。
土茯苓是新鮮切片的,如果沒有新鮮的土茯苓,就用曬幹的土茯苓,乳鴿去掉内髒和雜毛,頭部和尾部都切掉,剁成6大塊左右,放入冷水鍋中汆燙,加少許姜片去去腥味後,和五指毛桃、土茯苓放入湯鍋中,煲煮1小時左右,加一顆蜜棗增加少許甜味,湯煲好後加少許食鹽調味。
【五指毛桃眉豆煲雞腳】
食材:新鮮雞腳5-6個,眉豆1把,蜜棗2顆,五指毛桃1捆,鹽2克。
眉豆有祛濕的作用,雞腳去掉指尖,用冷水汆燙一遍,把五指毛桃和眉豆放入湯鍋中,煲30分鐘左右,然後放入汆燙的雞腳,小火煲20分鐘,煲至湯色微白,加少許食鹽調味。
【五指毛桃祛濕豆煲鲫魚湯】
食材:鲫魚1條,祛濕豆、赤小豆和眉豆各1把,五指毛桃100克,生姜、蜜棗各1塊,鹽2克。
赤小豆、眉豆和荷包豆都有祛濕的作用,各手抓一把,提前浸泡清洗,五指毛桃洗幹淨,把鲫魚去掉内髒,用少許油煎至魚身兩面微黃,放入湯鍋中,小火煲40分鐘左右,最後加少許食鹽調味。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
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