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6月10日訊 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深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闆,促進農民富裕富足。近年來,高青縣田鎮街道依托本地林業資源優勢,半城半鄉區位優勢和縣城駐地商貿優勢,大力推進各類特色種植、養殖示範基地建設,林下複合種養經濟等項目,助群衆增收、促鄉村振興。
6月8日一大早,在田鎮街道台孫村一處金蟬養殖基地内,一排排柳樹郁郁蔥蔥,晨間微風的吹拂下,人們正在熟練地進行金蟬幼蟲的種養工作。單縣單鳴金蟬特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顧問陳偉,正和其他技術人員來到種植戶地裡,手把手教農戶們金蟬養殖的技術。陳偉告訴記者,當時來台孫村考察的時候,他們發現這片林地幾乎全部荒掉了,很多樹木已經死掉,且到處都是雜草,完全不适合養金蟬。“通過後期的技術改良,這片樹林變得幹淨整潔了,完全滿足養金蟬的條件。”
田鎮街道台孫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孫雷鳴介紹,台孫村林業資源豐富,發展林下經濟得天獨厚。今年以來,村兩委在田鎮街道的支持下,多次外出考察林下經濟,結合村裡特點,決定在林下養殖金蟬。村裡林下金蟬養殖項目占地約100畝,養殖技術由單鳴金蟬養殖公司提供技術指導,并負責金蟬回收。技術、市場不用愁,和部分農戶商量後,台孫村下定了發展林下經濟的決心。他估算了一下,僅村裡的林下金蟬養殖項目就可吸納就業人口約兩千人次。“現在村裡隻是搞了個實驗基地,下一步養殖成功後,我們将擴大養殖規模,通過發展林下養殖,讓更多的百姓增收緻富。”孫雷鳴說,村裡還計劃進行黃金梨等特色果蔬的種植,梨樹一旦挂果投放市場,預計每畝地可讓村民再增收一千餘元。
與此同時,在田鎮街道鄒龍灣村的林下散養生态養殖基地裡,養殖戶張秀娟和老伴正在給雞群投食。年輕時的張秀娟從事過養殖事業,近兩年因為疫情影響,老兩口沒有外出打工,考慮到有之前豐富的養殖經驗,他們便利用屋後的林地,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張秀娟告訴記者,從2020年秋後,他和老伴就開始着手這個養殖項目,現在,自己基地裡除了養殖土雞外,還有貴妃雞、北京油雞,蘆花雞等品種。另外還養殖了一部分鵝,總共起來有兩千多隻家禽。通過散養生态養殖,家裡的年收入達到了四五萬元,這比之前的打工收入提高了近一倍。高大茂密的樹林為家禽提供天然的“帳篷”,家禽又能為樹木去除雜草和蟲害,林下的雜草和蟲類則成為家禽天然的“營養劑”,這一小型生态鍊之間可謂是循環互補、互惠互利。着眼于當下效益的同時,張秀娟還有自己的打算。“下一步,俺打算再建一個育雛用的養殖棚,擴大一下養殖規模。”通過林業生态養殖提高了收入,張秀娟和老伴覺得生活更有奔頭。
台孫村和鄒龍灣村依據自身基礎優勢,大力發展林業經濟,讓村民實現了增收緻富。眼下,發展特色林下經濟已在田鎮街道多點開花。田鎮街道也将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組織一體謀劃、一體建設、一體落實,努力發展林下經濟,讓百姓吃上生态飯,力争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闆方面走在前、攀高峰。“下一步,田鎮街道将搶抓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着力提升農業品質,培育一批倉儲烘幹、冷鍊物流、淨菜加工、數字農業等項目,打造農業全産業鍊條。同時,将全面總結各示範項目的運營經驗和管理模式,積極向村居、農戶推廣,帶動實現農民緻富、集體增收,為高青農業做大做強貢獻田鎮力量。”田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樊濤說。
大衆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曉甯 通訊員 張帥 彭琦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