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西北師範大學學生處處長

西北師範大學學生處處長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22:20:02

在渭水源頭,與90後“村官”一起解鎖雜草變成“緻富草”的成功秘訣;在疫情防控的“雲端”戰場,用“心靈”熱線情暖“疫”線人員;在厚重的黨史、校史、院史學習中,汲取激揚青春的前進力量……

在鄉村振興的田間地頭、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在送教支教的志願一線,這個暑假,來自西北師範大學的30餘支實踐團、2000餘名學生響應學校号召、克服疫情影響,以“雲組隊”“雲調研”“雲訪談”形式,開展“返家鄉”實踐活動,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和疫情防控一線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實現了暑期社會實踐和建設美麗家鄉的“雙促”“雙赢”。

以“鏡”為“筆” 當好家鄉“推薦官”

“聞着沁人心脾的淡淡藥香,看着繁忙的加工車間和展露在老鄉們臉上的笑容,才深刻體會到鄉村發生的巨大變化,也更加堅定了利用專業所學,宣傳推廣家鄉農特産品的決心和信心!”這個暑假,西北師範大學“遇見家鄉美”發展成就觀察團成員、傳媒學院學生婁登華與當地媒體攜手,在家鄉甘肅渭源帶着專業設備,深入該縣會川鎮楊莊村的艾草加工廠和田家河鄉元古堆村的萬壽菊種植基地,用6天時間完整拍攝了艾草由雜草變身鄉村“緻富草”的全過程,助力家鄉産品走出大山。

此外,該團隊的其他成員也紛紛擔任“家鄉推薦官”,深入蘭州、隴南、定西、白銀等地的多個村莊,以“鏡”為“筆”記錄隴原大地的山鄉巨變。

與此同時,西北師範大學鄉村振興促進團、發展成就觀察團、美麗中國調研團的師生則在河北、廣西、内蒙古、甘肅等地,走進群衆家中、田間地頭,開展鄉村振興規劃編制、探尋鄉村發展現狀等活動,深刻了解中藥材産業融合蝶變、集群發展的新路子,記錄非遺文化促鄉村旅遊發展的新路徑,探尋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神奇“密碼”。

“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是一幅徐徐展開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所思所想是要在新時代争做推動山鄉巨變的一支硬核力量。”西北師範大學學生張笑雨說。

以身為範 勇做抗疫生力軍

一部電話、一台電腦、一支筆和一張紙,就是大數據核查志願者的所有裝備。

疫情發生後,西北師範大學團委與甘肅省蘭州市安甯區培黎街道校地聯合,組建了防疫應急志願服務隊。來自該校各專業的908名青年學生積極響應,居家與時間賽跑、與病毒競速,協助培黎街道開展疫情防控大數據核查工作,短短幾天累計核查32000餘人次。

西北師範大學以線上發動為主要形式,組織動員已返回居住地的大學生,服從當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力所能及地參與疫情防控等志願服務,展現新時代青年學子的擔當。

由該校36名本碩博學生組成的“心連心 共抗疫”實踐團,充分發揮專業所長,利用暑期時間以線上形式面向全社會提供疫情相關的心理援助和網絡支持服務。

以史為師 争當薪火傳承人

“好喜歡孫佳麗老師的數學課。”在甘肅東鄉縣科妥小學,研支團志願者孫佳麗在短短10天的時間裡,用精湛的多媒體授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在内蒙古、陝西、山東、河北、安徽、甘肅等地的鄉村學校,多支實踐團發揚師範教育傳統,接過西北師大助力鄉村教育振興的支教“接力棒”,在線上線下通過結對幫扶、特色夏令營、實地調研等多種形式,進村入戶、“送課上門”、雲上支教,受到當地部分中小學生的“熱捧”。

堅持向西向下、服務基礎教育,多支實踐團隊不僅将西北師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還在學校迎來120周年校慶之際,深研黨史校史院史,從百年大黨的烽火奮鬥史、學校筚路藍縷的創業史中汲取前進力量,在百廿教育長征的鞭策之下,激發起西師人腳踏黃土地、豪飲黃河水的韌勁。

以學院曆史為“透鏡”,數學與統計學院“百廿結數韻 薪火代相傳”百廿校史追溯團,深入學習建校以來學院的院史資料,發起“四海校友歡迎回家”等系列征集邀請,引發校友共鳴;曆史文化學院“重走國立西北師範學院西遷之路”實踐團、教育科學學院“赓續初心育桃李,百廿師範薪火傳”實踐團等還同北京師範大學相關實踐團搭建交流平台,積極開展交流研讨學習,在建校120周年的節點上,一起追溯烽火歲月中兩校的共同記憶。(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鄭芃生 通訊員 高文博 楊雅蓉)

西北師範大學學生處處長(西北師大學子開展)1

婁登華在艾草生産車間拍攝 資料圖片

西北師範大學學生處處長(西北師大學子開展)2

西北師範大學學生為村民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西北師範大學 供圖

西北師範大學學生處處長(西北師大學子開展)3

暑假期間,西北師範大學支教學生為孩子們輔導作業。西北師範大學 供圖

作者:鄭芃生 高文博 楊雅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