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級預習課文方法?糾正認識誤區首先要糾正家長們的一個認識誤區:不是每個年級的閱讀理解都必須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3年級預習課文方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糾正認識誤區
首先要糾正家長們的一個認識誤區:不是每個年級的閱讀理解都必須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語文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小學的低段(1-2 年級)閱讀理解的學習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認識、積累生字生詞——掌握詞語的正确用法——聯系上下文,推測詞語的意思——連詞成句。
2.讀好短句子——讀好長句子——讀好連貫的句組——讀好完整的段落。
3.學習逗号、句号、問号、感歎号這些基本的标點符号用法。
4.借助拼音,借助圖畫,從課文中找到明顯的信息,對文章做簡單的意思判斷(推斷)。
怎麼記筆記
以聽我們的課文解析為例,我們來說怎麼 1-2 年級小朋友應該怎麼記筆記。
一、圈劃課文标題裡的關鍵字。
比如二年級上冊一單元有三篇課文,分别是《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麼》《植物媽媽有辦法》。
《小蝌蚪找媽媽》這個課文标題裡的關鍵字是什麼呀?肯定就是“找”啊!“找”這個關鍵字就決定了這篇課文寫的内容: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
《我是什麼》這個課文标題的關鍵字又是什麼呢?當然應該是“什麼”呀。因為小朋友在讀這個标題的是時候肯定會很好奇,我到底是什麼?再接着往下讀,課文裡就會告訴你答案。
那《植物媽媽有辦法》這個标題的關鍵字大家覺得應該是什麼呢?我們就不講了,大家可以自己圈劃一下,看看大家有沒有理解到課文标題應該怎麼做筆記。
大家在指導小朋友學習課文的時候,隻要多留心,就可以發現小學 1 年級的課文,以一個詞語作為标題的居多,而到了 2 年級,課文标題就基本上是以一個完整的短句子為主了。而這個短句子就是在告訴小朋友這篇課文要寫的是什麼。
二、做好了課文标題裡的關鍵詞圈劃,先大聲并有感情地朗讀一至兩遍課文,然後給自然段做好标記,開始邊聽課文解析邊做筆記。
為什麼要先朗讀,再标自然段,接着再聽課?因為隻有這樣,小朋友才會在聽課時知道老師講的内容是課文的哪個地方,不至于聽的時候手忙腳亂,找不到方向。
聽課文解析時做哪些筆記?
一、圈劃課文中重要的詞語。
哪些是課文中重要的詞語?以二年級上冊一單元課文為例,這個單元主要學習的就是表示動作的詞語,所以表示動作的詞語就是重要的。
比如《小蝌蚪找媽媽》裡的“迎上去”“連忙追上去”“遊過去”,這三個詞語不但表示的是動作,而且是串起全文的關鍵詞。
再比如《我是什麼》裡的“升到天空……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越升越高……聚在一起落下來……變成硬球打下來”“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灌溉田地、發動機器、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等等,這些表示動作的詞,不但是在告訴小朋友們“我是什麼”,而且同樣也是串起全文的關鍵詞。
二、圈劃課文裡的長句子。
什麼是長句子?就是由多個分句組成的長句子,分句之間用的是逗号。
圈劃哪些長句子?當然是那些讀起來很有意思,或者讓小朋友覺得很生動的句子。
比如《小蝌蚪找媽媽》裡的“池塘裡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裡遊來遊去。”這個句子是不是把小蝌蚪寫得很生動?因為有“大大的腦袋”,有“黑灰色的身子”,還有甩着的長尾巴,快活地遊來遊去。
再比如《小蝌蚪找媽媽》裡的小蝌蚪“看見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這個句子是不是把青蛙也寫得很生動?
三、圈劃那些不認識或者理解有難度的詞語和句子。
1-2 年級小朋友因為識字量仍然有不足,并且對知識的吸收有多有少,大家的起點不一樣。所以有不認識或理解有難度的詞語是正常的。就讓小朋友把這些詞語圈出來,通過查字典掌握好這些詞語,然後把它們記在教材的課後練習後面。
最後重點強調兩點
1.家長自己的依賴思想不要太重,期望我們把每一篇課文解析都再拆解開來講。其實我們說的筆記内容都是我們課文解析裡重點講解的,大家隻要按照我們舉的這些例子,多聽幾課,就可以找到記筆記的方法和規律了。如果家長們的依賴思想都很重,那麼你的孩子必定依賴思想更重,這樣隻會形成學習上的惡性循環。
2.準備兩套教材,一套在學校用,一套在家裡用。因為這樣既可以把小朋友自己的預習情況和學校的教學内容作對比,又可以避免小朋友因為已經做了預習筆記,在學校就不再記筆記的情況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