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颍上北站
是商合杭高鐵南下在阜陽市境内的最後一站
也是阜陽距離長三角最近的一站
颍上北站主要由2.1萬平方米的站房、9.4萬平方米的站前廣場,以及落客平台、匝道等組成。其中,站房總高三層,局部夾層,一層為架空層,主要為旅客服務區;二層連接落客平台,與三層同為旅客候車區。
站前廣場交通站前廣場東側為公交長途大巴停車場,西側為出租車停車場及社會停車場,可同時停放車輛230餘輛。在二層外側的落客平台兩側,有一條總長600米的匝道,連接東西方向的颍鐵一路和南北方向的颍高三路,由此直達5公裡外的颍上縣城北新區僅需3分鐘車程。
“颍上是人口大縣也是旅遊大縣,全年接待遊客超過500萬人次,是戶籍人口的3倍以上,因此在高鐵站建設上充分考慮了勞務輸出和旅遊業的發展。”颍上縣高鐵辦負責人陳炎說,颍上站場規模為2台4線,共有2個側式站台,到發線4條(含正線),采用“上進下出”流線客流組織模式,并設置淨寬8米跨線旅客進站天橋和淨寬8米專用地道送客匝道,可以快速有效地實現各類車輛換乘。
古典之美
颍上北站站房的設計理念是“韻起漢唐,蘊自管仲,運佑颍上”,以現代設計理念重構古典建築之美,在外立面建設上充分利用中軸對稱、大坡頂、格栅、實牆及底部基座等構築手法,再現漢唐建築包容、方正、大氣的格調。
颍上縣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有關負責同志彭雷介紹,站房主體兩層台相疊,中間幕牆嵌有“管仲思想”的獨特格栅,展現了颍上悠久的人文曆史及地域文化特征。除此之外,建築兩側利用韻律條窗的翻轉變化展現颍上之水的流動感,是“皖北水鄉”這張城市名片的現代表達。
從匝道進入二層落客平台,進入建築中部的旅客候車區,無論是扶梯欄杆的顔色、空調出風口的紋飾,還是天花闆的邊框和格栅式斜面吊頂,目之所及,都浸潤着當地特有的管子文化。“在室内設計中,禮義廉恥、莫如樹人、一匡天下、管鮑之交等管子文化内容被提煉為抽象的文字圖案,在不同的建築細節中予以體現。”彭雷說。
規劃建設高鐵新區
搶抓高鐵開通機遇,颍上縣規劃建設4.58平方公裡的高鐵新區,并将其功能定位為:交通引導型的發展區,具有區域功能的綜合交通樞紐;颍上縣城區西門戶,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颍上縣城區副中心,公共服務、商業休閑、居住等功能集聚的新城區。
“高鐵開通後,我們将以颍上北站及周邊優質生态環境為依托,打造毗鄰颍城西北的高鐵新區。”颍上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颍上北站将形成以鐵路客運為中心,集城市公交、長途客車、出租車和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設施及交通方式的客運綜合交通樞紐,帶動高鐵新區加快融入長三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