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君子人格特征是什麼

君子人格特征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6 04:23:06

這裡所讨論的君子,主要是從道德品質的意義上來說的,是指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雖然君子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但不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是聖人,但是聖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為聖人是最高理想人格,所以聖人難得一遇,“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述而》),這是孔子所說的一句話。連被後世稱為“孔聖人”的孔子都說自己不能見到聖人,隻能見到君子。可見,對于一般人來說,能夠成為君子就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因而有必要對君子進行細緻、深刻的分析。這裡,我着重分析君子的人格特征。

君子人格特征是什麼(觀點君子的人格特征)1

君子的人格特征之一:“仁”

首先,君子有“仁”的人格特征。君子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那就是君子懷仁,君子心裡面存在着“仁”。孔子主張仁,主張君子之仁是其關鍵,作為君子人格的關鍵在于要有仁之心。“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論語·裡仁》)富貴是人們都想得到的,如果是以不“仁”的手段得到的,那麼君子絕不會安然享有;貧賤是人們都厭惡的,如果是以不“仁”的手段擺脫貧賤,那麼君子絕不會那樣做。君子如果失掉仁,那還算什麼君子?所以君子一刻也離不開仁,匆忙急促的時候是這樣,困苦奔波的時候也是這樣。孟子認為,君子不僅心裡面存着“仁”,而且言談舉止都必須遵循“仁”這個準則。“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孟子·離婁下》)

君子的人格特征之二:“義”

首先,君子有“義”的人格特征。“義”與“仁”一樣植根于君子的心中,是君子的行為準則。“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君子以“義”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君子義以為質”(《論語·衛靈公》),君子把“義”化為自己的内在本質。“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裡仁》)君子對待天下萬事萬物,既不存心敵視,也不傾心羨慕,不以自己的好惡,隻以正當合理作為衡量萬事萬物的标準。因此,“義”與“仁”一樣生根于君子心之中,流淌于君子血液之中,刻印于君子骨骼之中,是君子的行為準則,是君子衡量事物的标準,是君子人格特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次,“義”是什麼?

第一,“仁”與“義”并稱。“仁義”是衡量君子的标準。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于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離婁下》)孟子認為人類不同于禽獸的地方很少(僅僅在于人懂仁義),可是一般人還抛棄這僅有的區别“仁義”。隻有品德高尚的君子才能在心中保存仁義。舜能夠明了事物的道理,體察人倫,就是因為他能夠按照仁義去做,而不是把仁義當作工具來使用。

第二,“義”與“利”相對而言。“義”指正義,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為。“利”指利益、功利。“仁義”是治國的方針策略。“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這是孟子在梁惠王向他詢問治國方略時說的一句話,從來沒有仁義之人遺棄自己的親人,也從來沒有仁義之人不先為他的君主的利益着想,他主張施行仁政,以仁義之心來治國,方能國泰民安;反之,如果以功利之心來治國,從君主到百姓,從大國到小國,心裡隻有利益,眼裡隻看到财富的盈虧,勢必會造成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無休無止的争鬥,最終造成天下大亂。

再次,如何才能“義”?

第一要“志乎義”。即,要立志于“義”。宋代心學家陸九淵,應朱熹之邀在廬山白鹿洞書院講演《論語》“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一章時說“人之所喻,由其所習;所習,由其所志。志乎義,則所習者必在于義;所習在義,斯喻于義矣。志乎利,則所習者必在于利;所習在利,斯喻于利矣”。人所知道的,來源于所學習的;人所學習的,是自己立志要學的。如果一個人立志于義,那麼他一定會學習義;如果學習義,那麼就能知曉義。如果一個人立志于利,那麼他一定會學習利;如果學習利,那麼就會知曉利。因此,究竟是行義,還是圖利,關鍵是先要樹立行義的志向,一直以這個志向為指引,為這個志向而奮鬥,最終實現這個志向,獲得大義。

第二要“見利思義”。即,在利益面前要考慮正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看到利益能考慮合理與否,遇到危險肯付出生命,長久處于貧困卻并不忘記人生的承諾,也就可以是完全的人了。“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君子有九種考慮:看,要考慮看清楚了沒有;聽,要考慮聽明白了沒有;面色,要考慮是否溫和;态度,要考慮是否恭敬;說話,要考慮是否忠誠;辦事,要考慮是否認真;有問題,要考慮向人請教了沒有;生氣,要考慮是否引起麻煩;看到能獲得什麼,要考慮是否合理。因此,在利益面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考慮自己獲得的利益是否符合正義,是否符合道德;如果為了獲得利益,而違背了正義,傷害了道德,那麼這種利益要不得,要敬而遠之。如此,方能收獲大義。

第三要“舍生取義”。即,為了維護大義,可以舍棄生命。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生命誠可貴,仁義價更高,如果是為了仁義的緣故,那麼可以舍生取義。

君子人格特征是什麼(觀點君子的人格特征)2

君子的人格特征之三:“中庸”

首先,君子有“中庸”的人格特征。孔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中庸第二章》)“中庸”作為一種最高尚的美德,已經很久不為大多數人所有,隻有君子才能時常做到中庸。因此,“中庸”也是君子獨特的人格特征之一。

其次,“中庸”是什麼?

第一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從大處看,“中”是指不偏離“大道”,或指不偏離“仁”;“庸”是指不改變“大道”,或指不改變“仁”。從小處看,“中”是指不偏離自己的目标;“庸”是指不改變自己的初衷,一生為實現理想目标而奮鬥。

第二是“過猶不及”。“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子貢問孔子,子張與子夏哪個更賢德?孔子說,子張做得過頭了,子夏還沒有做夠。子貢接着問,照老師你那麼說,是子張更賢德了?孔子說:‘做得過頭了’與‘還沒有做夠’是一樣的,隻有做到中庸才是真的賢德。”可見,“中庸”指把握度的原則,指做得恰到好處。

第三是“中庸”是一種心态。即,“中庸”是一種平和的心态,是“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庸第一章》)這是說,人的喜、怒、哀、樂都要發作得恰到好處,不能強忍不發,克制自己的感情,也不能發作得太過,肆意放縱自己的感情。無論是克制,還是放縱,都會傷害身體。隻有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态,使喜、怒、哀、樂發作得恰到好處,才有益于身體健康。“中和”不僅是人感情的理想狀态,也是天地萬物之理想狀态,因此,朱熹說“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儀禮經傳通解·大學》)

再次,如何才能“中庸”?

第一要“誠”。“誠”是内外一緻。朱熹說:“誠,實也。意者,心之所發也。實其心之所發,欲其一于善而無自欺也。”(《大學章句》)所謂“誠”,就是合内外之道,就是表裡如一,也即,心内确實是如此,心外也确實是如此。如果外在的行為是善的,而内在的所思是不善的,那麼就不是誠。“誠”還是“前後一貫”。在做事情時,如果有始無終,即,剛開始時有誠意,做到一半後就懶散了,沒有誠意了,那麼這也不是誠。即使一件事情已經做了十分之九,還有十分之一沒有做完,這也算不上是“誠”。隻有至誠的人,才能在行為處事時自始至終都心中充滿誠意。總之,隻有内外、前後一緻才為“誠”,隻有“誠”,才能做到“中庸”。

第二要敬。“敬”之于“中和”非常重要。即人的感情有“中和”之時,也有不“中和”之時。在人的感情處在“中和”這種狀态時,我們可以任其自然;在人的感情處在不和狀态時,我們需要發揮“敬”的重要作用。“敬”能夠在人的感情還沒有發作的時候引導其發作出來,又能夠導引其發作得恰到好處,使人的感情既不會被壓抑,也不會一發不可收拾。

君子人格特征是什麼(觀點君子的人格特征)3

君子的人格特征之四:“樂”

首先,君子有“樂”的人格特征。孔子說:“君子不憂不懼。”(《論語·先進》)“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君子因為坦蕩蕩,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可以怨悔之處,所以不憂慮,也不懼怕;當國家需要時,就一顯身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國家安定時,也能退隐山林,享受山水怡然之樂。

其次,“樂”是什麼?

就倫理學意義上來說,“樂”(指“快樂”之“樂”)指的是人們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中,由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滿足。

第一是“孔顔之樂”,安貧樂道。“孔顔之樂”出自《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顔子之樂”有“安貧樂道”之意,即不在意物質條件的優劣,飲食、居住條件艱苦都沒有關系,心中隻在意對仁的持守;不論是“飯疏食,曲肱而枕之”(《論語·述而》)也好,還是“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論語·雍也》)也好,隻要心中有“仁”就樂。可見,孔顔之樂的内涵是以心不違仁為樂,是安貧樂道,是樂天知命。孟子所說的“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告子下》)歸根結底也是有仁有義之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就可以孝悌,即施行“仁”;因為維護了正義,所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以使自己的“仁義”之道後繼有人。

第二是“曾點氣象”,山水之樂。“曾點氣象”出自《論語·先進》,孔子詢問弟子的志向,曾點在子路、冉有、公西華等人回答後,鼓瑟而止,從容地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在對前三位弟子回答失望後而感慨地表示贊同曾點,“吾與點也。”在春意正濃的時候,大大小小一群人,到沂水裡沐沐浴,到舞雩台上吹吹風,盡興後一路大聲吟詠着回家。這與“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心裡沒有絲毫芥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

再次,如何才能“樂”?

第一要甘于默默無聞。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沒有人了解自己,但并不煩惱,這才是君子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裡仁》)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隻要自己努力别人就會知道自己的。不為人所知,沒有關系,不要怨恨,要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總有一天會揚名内外,為世人所知曉。因此,要甘于寂寞,在清淨的環境中抓緊時間提升自己的水平,以待厚積薄發。

第二要甘于貧窮。君子固窮,雖為仁不富,但其樂也。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君子求學并不是為了每天吃得飽飽的,住得舒舒服服的,而是為了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仁義,符合光明大道。即使處在貧困之中,也不失君子風範,堅守節操,不更改美好理想,因心懷美德而怡然自樂。

第三要堅守大道。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常處樂。仁者安人,知者利仁。”(《論語·裡仁》)不仁的人,不可能長期堅持在困苦環境中,也不可能長期居處在安樂環境中。仁愛的人安于仁,聰明的人追求仁。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何有窮富之念。君子心裡面想的隻是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哪裡會在意貧窮與富貴呢!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君子擔心的不是能不能吃飽飯,而是能不能堅守大道“仁義”等高尚品德。隻要能堅守大道,君子就會無時無刻不滿足、快樂。

◎本文原載于《博覽群書》(作者吳冬梅,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