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邢璐 】
豆豆今年5歲了,常常鼻塞、流鼻涕,家長認為隻是“感冒”,也沒在意。可這次“感冒”之後,豆豆在半夜突發耳朵疼,哭鬧不止。
次日,父母就帶他來到河南大學附屬鄭州頤和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檢查後,醫生告訴家長:孩子得了中耳炎!同時,醫生還發現豆豆體型瘦小,上唇上翹、鼻梁扁平、上列牙排列不齊,雙側扁桃體肥大。
醫生問道:“孩子平時睡覺是不是總張口呼吸?是不是還打鼾?”豆豆父母納悶地點了點頭,心想“醫生就是專業,這都能看出來?”
緊接着,醫生就為豆豆進行了鼻咽部檢查,發現豆豆鼻腔内有大量膿性分泌物,鼻腔後方被肥大的腺樣體堵得僅剩下一道縫隙呼吸。
醫生嚴肅地告訴豆豆父母,豆豆的反複“感冒”、中耳炎以及現在的面容、瘦小等情況,都與孩子夜間睡眠打鼾有關,而罪魁禍首就是肥大的“腺樣體”和“扁桃體”!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鄭州頤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生于聖立說,扁桃體和腺樣體都是淋巴器官,出生後即存在。扁桃體長在口咽部,腺樣體長在鼻腔後部。腺樣體随年齡增長而增生,多數在6-8歲左右最大,以後逐漸退化,一般10歲以後開始萎縮,但有少數人不萎縮。而且,每一次“感冒”,出現病毒、細菌感染時,扁桃體和腺樣體都會發生病理性的增生肥大。增生肥大的扁桃體和腺樣體,就會阻塞孩子的呼吸通道,引起鼻塞、睡眠打鼾、張口呼吸等症狀。
腺樣體和扁桃體肥大危害嚴重長期鼻塞和張口呼吸,導緻氣道壓力異常,引起颌面骨發育障礙,如上颌骨變長、硬腭高拱、上切牙突出、上列牙不整齊導緻咬合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翹、下唇懸挂,且多伴有鼻中隔偏曲,加上精神萎靡、面部表情愚鈍,即所謂的“腺樣體面容”。
由于患兒長期呼吸不暢,大腦缺氧缺血,導緻患兒的注意力常常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影響智力發育;長期缺氧,還會導緻孩子的全身發育和營養狀态差,孩子的身高、體重都低于同年齡平均水平。
肥大的腺樣體及黏膿性分泌物可堵塞後鼻孔,分泌物還可積聚于鼻腔内、不易擤出,常常引起鼻炎、鼻窦炎,且常常反複遷延不愈。同時,黏涕向咽部倒流,可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等支氣管炎症狀,嚴重者可引發哮喘。
肥大的腺樣體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導緻聽力下降及耳鳴等症狀,嚴重者可引起化膿性中耳炎。容易忽視的是,睡眠打鼾還會引起孩子夜間遺尿。這是由于長期慢性缺氧,影響腎小管的重吸收、膀胱的充盈和排尿肌肉的感知及排尿的反射調節。
腺樣體和扁桃體肥大如何治療?根據情況不同,有兩種方式:保守治療或者手術。 對于病情不重的孩子來說,可以采用藥物保守治療;對于呼吸道阻塞嚴重,已有打鼾、張口呼吸、缺氧等表現的,需由醫生協助衡量利弊後手術切除腺樣體、扁桃體。
研究表明,腺樣體、扁桃體切除術後,體液免疫中個别指标較術前稍有降低,但不明顯,細胞免疫指标與術前相比無明顯變化。所以,家長不必擔心切除扁桃體、腺樣體對孩子免疫力的影響。當然,部分孩子術後還需配合口腔矯治器、專業的口腔訓練等,來改變張口呼吸的習慣。
于聖立主任提醒:一旦發現孩子睡覺打鼾、張口呼吸、鼻音重,或者有反複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反複不好,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千萬别不當回事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