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作為一線老師,筆者發現了一個很讓我以及同行尴尬的事:孩子們對于我們在課堂上教的古詩詞很難提起興趣,但對于一些出現在電視劇裡詩詞,卻很是喜歡。
當年《慶餘年》裡,範閑在大殿上背詩百首時,彈幕上一陣叫好,不少網友留言:“能背下《唐詩三百首》的男人,好酷。”事實上,在影視作品裡加上一些古典詩詞,不但能提高全劇的格調,也能很完美地塑造出人物形象。《慶餘年》是如此,《山河令》也是如此。
《山河令》裡出現了很多頗為唯美的詩句。很多年輕人并不熟悉的詩句,都因此走紅網絡。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個無名氏的名句,就是其中之一。
關于這句詩,我的一個同行語文老師曾表示:“這個名句以前學生不愛讀,看完《山河令》,乖乖去背了”。作為一個語文老師,他是既然欣喜又有些尴尬。他說的名句就是: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這句詩在《山河令》第14集中出現,當時溫客行聽說周絮身患不治之症,站在雨中痛苦不已。許久後,他默默地念出了這句詩。
此詩一出,一開始很多觀衆都覺得用錯了。他們認為這句詩聽起來是很開心的,與電視劇設定的傷感情境不搭。對此,有資深詩迷表示:不懂就不要瞎說。事實上,這句詩出自《詩經》,它的意思并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我們先來看全詩:
《國風·鄭風·風雨》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潇潇,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與《詩經》中衆多名篇一樣,這首詩也出自一位民間無名氏之手。現一般都認為,是一個孤獨的女子再見次到心上人時,有感而發所寫。
雖然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女子确實是喜上眉梢的,但結合前幾句就能體會她的不易。詩中反複強調“風雨”,用比興的手法表達為了此次相見,她等了許久,兩人的感情經曆了很多磨難。
第一段裡的“雲胡不夷”表示相見前,她的心緒本來是煩亂的;第二段的“雲胡不瘳”表示,在此之前她害了相思病;第三段,“雲胡不喜”表示她之前曾長期不開心。
把這句詩用在此處,小說作者共有兩大高明之處:
首先,說明了溫客行和周絮之前是認識的,此次是在江湖上再次相遇,所以才會是“既見君子”。再次,這句詩用在此處,是溫客行在自我安慰,人海茫茫還能再次相遇,本身就已經是值得高興的事了,至于後事将如何,已經不能再奢求什麼了。
用喜悅的詩,反襯主人公内心的悲苦,不但能襯托出過往的“風雨如晦”給其帶來的傷害,也更能體現他對周絮的情誼。因此,這句歡喜的詩放在此處,不但沒有錯,而且是上上之選。
最後呈現出的效果,本身也已經挺能說明問題了,很多網友被這一幕打動,才會出現乖乖去背全詩的現象。
通過這個例子,咱們也能明白一點:影視劇要用對一句古典詩詞,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不但需要對詩句本身有很深的理解,還要有活學活用的本事。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