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發生過子宮内膜癌的人多嗎

發生過子宮内膜癌的人多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10:52:38

68歲的陳大媽本來已經絕經十幾年了,但是近段時間陳大媽發現自己總是出現無誘因的陰道排液,起初陳大媽覺得可能是發炎什麼的導緻白帶異常,想着洗幹淨就應該沒事了。

一個月過去了,陳大媽的情況不但沒有改善,甚至還出現少量陰道異常出血,伴有難聞的異味

陳大媽越想越不對勁:“我都絕經了,怎麼可能還會出血呢?”于是陳大媽在女兒的陪同下到醫院做了盆腔彩超檢查和宮腔鏡檢查。

病理結果顯示,陳大媽是中期的子宮内膜癌。陳大媽一下子被吓壞了。不過醫生表示,還好發現得比較及時,積極治療的預後還是可觀的。目前,陳大媽仍在接受治療中。

發生過子宮内膜癌的人多嗎(68歲阿姨查出子宮内膜癌)1

白帶是女性身體健康的晴雨表,起着信息傳遞的作用。當出現白帶異常時,說明身體出現了異常,需要提高警惕,可能與婦科癌症有關。

“水樣白帶”警惕子宮内膜癌

正常的白帶是呈白色稀糊狀或蛋清樣的,粘稠度比較高,腥臭味也比較少,而且數量适中,不會過多也不會過少。當白帶的顔色、質感和數量發生變化時,就稱為白帶異常。

當出現水樣白帶,而且伴有惡臭味的時候,應考慮子宮内膜癌的可能。子宮内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内膜的一種上皮性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之一。

數據顯示,在歐美發達國家和我國北京、上海的一線城市,子宮内膜癌的發病率相當高。從2002年到2015年,我國子宮内膜癌的發病率上升至18/10萬。

據調查,30%的子宮内膜癌患者在生育年齡發病,其中有近50%的女性還沒有完成生育功能,既嚴重威脅女性的身體健康,又不利于家庭和社會的和諧。

發生過子宮内膜癌的人多嗎(68歲阿姨查出子宮内膜癌)2

不規則出血也是主要症狀之一

子宮内膜癌的早診率達到80%,因此,隻要及時發現身體異常,及早診斷,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治愈率就會相應地提高。

子宮内膜癌的早期症狀,除了水樣白帶,陰道不規則出血也是主要症狀之一。陰道不規則出血主要表現為未絕經女性月經紊亂、經期延長、經血量增多,絕經女性陰道間歇性少量出血

此外,陰道分泌物增多、陰道出現膿血性分泌物、下腹疼痛、腹部包塊等,都是子宮内膜癌早期的症狀。

4個“幫兇”讓子宮内膜癌“盯上”你
  • 1.遺傳因素

遺傳性子宮内膜癌占子宮内膜癌的2%-5%。研究表明,與無惡性腫瘤家族史的女性相比,惡性腫瘤家族史的女性患患子宮内膜癌風險為2.1。

  • 2.肥胖

大量臨床資料表明,肥胖女性患子宮内膜癌的風險更高。因為肥胖女性體内的脂肪較多,由于脂肪組織可以将腎上腺分泌的雄激素轉變為雌激素,所以當脂肪過多時,雌激素就會大量增加,導緻新陳代謝速度變慢,同時對子宮内膜産生持續性的刺激,最終發生癌變。

發生過子宮内膜癌的人多嗎(68歲阿姨查出子宮内膜癌)3

  • 3.絕經及初潮

初潮越早或絕經越晚的女性,發生子宮内膜癌的風險就越高。因為初潮越早、絕經越晚,意味着雌激素對子宮内膜作用的時間越長,更容易導緻子宮内膜增生的發生,進一步引起子宮内膜癌。

  • 4.藥物因素

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長期服用雌激素類藥物的女性,患子宮内膜癌的幾率較高。

由此可見,子宮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包括: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晚絕經人群、未生育人群、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有子宮内膜癌家族史的人群等。

高危人群意味着發生子宮内膜癌的風險比一般人群高,因此應定期進行檢查。子宮内膜癌的檢查項目包括B超檢查、診斷性刮宮、宮腔鏡檢查、核磁共振成像(MRI)

這6種白帶異常可能提示不同的婦科病

除了水樣白帶,還有6種白帶異常情況需要注意,可能是不同疾病的信号:

  • 膿性白帶:陰道炎、慢性宮頸炎、陰道癌、宮頸癌;
  • 白帶帶血:宮頸癌;
  • 白帶黏液透明:卵巢功能失調或宮頸高分化腺癌;
  • 豆腐渣樣白帶: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
  • 灰白色帶魚腥味白帶:細菌性陰道炎;
  • 灰白色或灰黃色泡沫狀白帶:滴蟲性陰道炎;

發生過子宮内膜癌的人多嗎(68歲阿姨查出子宮内膜癌)4

總之,不管是子宮内膜癌還是其它婦科疾病,白帶異常都是疾病早期的信号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一定要留意自己的白帶情況,如果發現白帶異常,要及時查明原因,必要時應去正規的醫院就診。#清風計劃##謠零零計劃##科學真相#

參考資料:

[1]《胖出來的子宮内膜癌》.人民網-生命時報.2020-01-19

[2]《兩類女性要留意子宮内膜癌》.健康時報.2018-01-26

[3]《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健康時報.2015-12-2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