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位于北京豐台區麗澤路的馨福月子中心,專業老師正在給月嫂培訓。該中心所有月嫂全部持有高級母嬰護理師職業資格證書。 本報記者 趙 晶攝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印發通知,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時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這意味着,快遞員、育兒嫂等“藍領”也能像醫生、工程師等“白領”一樣參加職稱評定了。此前,有些地方還探索給農民評職稱,為人工智能專業增設職稱等舉措。
快遞員、育兒嫂、職業農民等群體能評職稱,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體現。這些職稱評定會否中看不中用?如何進一步激發優秀人才的創新創造潛力?一些讀者來信提出了建議。
不能隻是一張證書
胡建兵
多年來,國内企業對“藍領”和“白領”執行兩套不同的職業能力評價體系,前者按照五級技工等級認定,後者沿用專業技術職稱體系,二者互不相通。人社部此次印發的《通知》明确,按照“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的原則,将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評價範圍,自主設置職業技能等級;企業按規定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納入各級人社部門建設的證書查詢系統,向社會公開。
“藍領”可以像“白領”一樣評職稱,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體現,但這不僅僅是一張證書而已,關鍵是在獲評職稱後,能否享受相應的待遇。因為,既然給“藍領”評了職稱,就是對他們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一種肯定,就需要給他們相應的待遇,有必要将職稱與工資福利挂鈎。否則,職稱評定隻是徒有虛名,隻能讓“藍領”們失望,也不利于企業發展。
實際上,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給予評職稱的“藍領”相應工資和福利待遇,表面上可能會使企業增加一些支出,但卻有利于企業發展。試想,“藍領”能評上中高級職稱,肯定是職工中的佼佼者,企業給予他們相應的待遇,就能将這些優秀的“藍領”留住,如果企業的中高級職稱“藍領”越多,就有利于吸引到更多業務,給企業帶來更多利潤。
企業不能隻算小賬,而是應該算大賬,不能隻算眼前賬,應該算長遠賬。企業如果能給獲評職稱的“藍領”相應工資和福利待遇,那會促使更多“藍領”更加努力,認真鑽研業務,更好地服務企業,為企業做大做強貢獻力量。這恰恰是職稱評定的意義所在。
(作者地址: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
健全職稱評定體系
許 兵
一般來說,教師、醫生、工程師等行業很重視職稱,因為職稱關系着榮譽及經濟待遇。眼下,快遞員、育兒嫂等“藍領”也能參加職稱評定,這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需要改變觀念,提高職稱的含金量,使其成為職場“硬通貨”。
首先,要使職稱獲得者真正受益。相關職能部門應完善相關舉措,推動“藍領”職稱獲得者與“白領”職稱一樣享受養老、醫療、積分落戶、積分入學、勞模評選等待遇,同等職稱同等待遇。
其次,要健全“藍領”職稱評定體系。“藍領”職稱以實用型為重點,職稱評定應與教師、醫生、工程師等行業有所不同,在論文、外語等方面可适當放寬,突出實操技能、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權重。為此,需要深入調研,建立健全新的評定體系。
此外,應提倡快遞員、育兒嫂等“藍領”職稱“有價”“更高價”。在薪金、待遇等方面,要體現出優秀者“優酬”觀念。為此,政府部門可采用指導薪酬、提高養老金比例等方式來體現。
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隻是社會分工不同,“藍領”職稱應成為“硬通貨”。期待各地各部門通過細化相關政策,完善薪酬待遇等配套,讓更多“藍領”争相評定職稱,讓行行都能出“狀元”。
(作者地址:四川省馬邊縣民建鎮濱河路)
民企應重視評職稱
丁慎毅
無論是快遞員還是育兒嫂,現在能評職稱了,自然讓人高興。可是,有些人還在關心一個問題:評的職稱到底有沒有用?
這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職稱往往在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裡“有用”,民營企業的工資是與員工對企業貢獻挂鈎的,與職稱關系似乎不大。比如月嫂,其工作需要相當的專業素質,即使跳槽,也是在民營企業裡打轉,有的用人單位或者雇主也許看職稱,但顯然更看重其實際能力。
其實,民營企業要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員工的技能進步。有人對汽車行業油漆工分析時發現,一個技能低的工人僅在使用噴槍一項上,一年就會浪費近10萬元油漆。因此,即使從投資與回報關系考察,民營企業加強對員工技能培訓,也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也就是說,做好職稱評定,完善人才評價機制,促進人才成長,對民營企業也是非常有益的。
今年3月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就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作出安排。人社部近日印發的通知明确,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時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貫通機制。其中,特别強調“要将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納入人才統計範圍,并按規定落實相應人才政策”。這顯然有利于為職稱增加含金量。
今年7月份,杭州“95後”快遞小哥李慶恒獲評杭州市高層次人才。根據相關政策,除了在杭州購買首套房可獲得100萬元補貼外,他還能在醫療保健、子女就學、車輛上牌等方面享受照顧。如果各地都能服務好民營企業,促進企業做好職稱評審工作,并将其納入到城市人才獎勵政策中來,民營企業的技術人員同樣可以成為城市高層次人才,為國家創新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作者地址: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
農民評職稱添活力
黃宗躍
近年來,很多地方探索推行将“農民”作為一項職業納入職稱評定範圍。給農民評職稱,這自然是社會發展的一大進步,特别是在即将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當下,更具現實意義。
鄉村振興,人才很關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需要專家、科研人員等高端人才,更需要有一大批懂政策、會管理、善經營、有技術、有能力的職業農民來擔當主力軍。或許,這一群體中的大多數人學曆不高、沒有論文發表,但經年累月地與土地打交道,熟悉各類種養技能,實際上他們恰恰就是鄉土人才。讓他們也能像醫生、教師等“白領”一樣參加職稱評定,不僅是對農民群衆的一種肯定和鼓勵,更讓人們看到了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職業的廣闊前景。
毫無疑問,給農民評職稱,将進一步提升職業農民的獲得感、歸屬感,激發鄉村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同時也将吸引一大批“土專家”“田秀才”、返鄉大學生、有技術有項目的返鄉創業者積極投身于農業農村發展,吸引人才回流,為鄉村振興增添活力。此外,也有助于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對于身邊的“領頭雁”,村民們不僅會看在眼裡,更會效仿學習,從而激勵更多農村青年成長為适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鄉土人才。
事實上,給農民評職稱隻是一種手段,最終目的還是要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更好地投入鄉村振興事業,過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對獲得職稱的職業農民,要在提供信息技術、融資支持、産品推介服務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優先安排學習培訓,獲得财政資金支持、政策補貼等,為他們幹事創業創設更多有利條件。随着農民群體職稱評定制度不斷完善,新型職業農民這一隊伍定會不斷壯大,獲得科技“嫁接”之後的鄉村振興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寬。
(作者地址: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經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