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夏天的揚州瘦西湖

夏天的揚州瘦西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2:49:57
怡紅院與水竹居

韋明铧

在《紅樓夢》裡,主人公賈寶玉居住的地方叫怡紅院。寶二爺的這座玲珑剔透的别墅有沒有現實原型呢?

揚州瘦西湖的水竹居,随着石壁流淙景區的恢複,引起了很多遊人的關注。漫步走過二十四橋,折向北去,有煙樹迷茫之感。這一帶,大約一二百年來,都是這樣荒涼,這樣寂寞。但當你穿過樹的屏障,花的栅欄,忽然在眼前陡然出現一組清麗的建築,不由得教你眼睛一亮。這裡正像揚州很多地方一樣,不止一個名字——因為它的主人姓徐,所以它叫“徐工”;乾隆皇帝南巡時賜給它一個名字,叫做“水竹居”;作為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它又喚作“石壁流淙”。這許多的名字,其實是指的同一個地方。

夏天的揚州瘦西湖(揚州瘦西湖的水竹居與怡紅院)1

提起水竹居,凡涉獵文史的人,應該并不感到生疏。宋人周密《癸辛雜識》對“水竹居”的解釋,是:“人家住屋須是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方好。”據《江都縣續志》,揚州有左都禦史申甫,他家的園子就名為“三分水二分竹書屋”。不過他的書屋,并不是瘦西湖裡的水竹居。瘦西湖裡的水竹居,在李鬥《揚州畫舫錄》有記載:“‘石壁流淙’,一名‘徐工’,徐氏别墅也。乾隆乙酉(1765),賜名‘水竹居’。”瘦西湖水竹居是乾隆皇帝禦賜的名字,僅此一點,在現代人看來,也就有了很高的含金量和号召力。

揚州水竹居在全國産生過巨大影響,這裡隻說兩點:第一,北京圓明園裡的水木明瑟,是依據揚州水竹居而建的;第二,《紅樓夢》裡的怡紅院,也是依據揚州水竹居而寫的。

夏天的揚州瘦西湖(揚州瘦西湖的水竹居與怡紅院)2

周汝昌先生在《曹雪芹和江蘇》中說,曹雪芹和江蘇有哪些方面的關系呢?最直接的關系,是曹雪芹生在江蘇。曹家四輩人共在江蘇名勝之地住了六十年,首尾曆六十五年之久。所以,周汝昌認為,要看曹雪芹和江蘇的關系,先要從這些地方着眼。“我也不打算瑣瑣屑屑地把小說中的一些有關江蘇的細節都羅列在這裡,我隻想就一件事來說明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周汝昌說。《紅樓夢》第十七回寫怡紅院時,有這樣的文字:“原來賈政等走了進來,未進兩層,便都迷了兩層,便都迷了舊路,左瞧也有門可通,右瞧又有窗暫隔,及至到了跟前,又被一架書擋住。回頭再走,又有窗紗明透、門徑可行,及至門前,忽見迎面也進來了一群人,都與自己形相一樣——卻是玻璃大鏡相照。及轉過鏡去,一發見門子多了。”第四十一回寫劉姥姥誤入怡紅院:“于是進了房門,隻見迎面一個女孩兒,滿面是笑,迎了出來……劉姥姥便趕來拉他的手,咕咚一聲,便撞到闆壁上,把頭撞的生疼,細瞧了一瞧,原來是幅畫兒。劉姥姥自忖道:原來畫兒有這樣活凸出來的!……雙用手摸去,卻是一色平的,點頭歎了兩聲。一轉身,方得了一個小門……劉姥姥掀簾進去……竟越發把眼花了,找門出去,那裡有門?左一架書,右一架屏。剛從屏後得了一門,才要出來,隻見他親家母也從外面迎了進來……忽然想起……這别是我在鏡子裡頭呢罷?”對這一段描寫,周汝昌認為與李鬥《揚州畫舫錄》卷十四所記極為相似:“(碧雲樓)樓北小室虛徐,疏棂秀朗,蓋靜照軒也。靜照軒東隅,有門狹束而入,得屋一間,可容二三人。壁間挂梅花道人山水長幅,推之,則門也。門中又得屋一間,窗外多風竹聲。中有小飛罩,罩中小棹,信手摸之而開。入竹間閣子,一窗翠雨,着須而凝。中置圓幾,半嵌壁中。移幾而入,虛室漸小,設竹榻。榻旁一架古書,缥缃零亂,近視之,乃西洋畫也。自畫中入,步步幽邃,扉開月入,紙響風來。中置小座,遊人可憩,旁有小書櫥——開之,則門也。”

夏天的揚州瘦西湖(揚州瘦西湖的水竹居與怡紅院)3

據分析,揚州水竹居建成于乾隆中期之前,而《紅樓夢》在南方流傳是乾隆後期的事,所以徐氏築園不可能是受到小說的啟發。“那麼,似乎隻有曹雪芹到過揚州,受到‘水竹居’實景的啟發,這一可能性好像更大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