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秋佳節傳承傳統文化

中秋佳節傳承傳統文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05:36:54

中秋佳節傳承傳統文化?作者:謝偉鋒長空萬裡團圓月,又是一年中秋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秋佳節傳承傳統文化?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佳節傳承傳統文化(赓續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1

中秋佳節傳承傳統文化

作者:謝偉鋒

長空萬裡團圓月,又是一年中秋來。

做月餅、猜燈謎、賞晚會……在農曆八月十五前後,全國各地舉辦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廣大人民群衆尤其是青少年在遊覽體驗中,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樂享美好假期。時間的演變,總帶有與當下同頻共振的現實語境,從許多傳統節日被列為法定節假日後,對于青少年來說,更像是一次盡情放松休閑的難得假期。傳統節日的美好,不僅僅局限于特定美食或是休閑方式,更是節日裡寄托的一種情感。品味其中的文化内涵,讓更多的青少年去領悟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内涵,已是一種血脈赓續。

傳統節日流傳到今天,與人文生活密不可分。如何用“節日小細節”讀懂“文化大文章”,需要教育的愛心與耐心。“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佳節,中秋要吃月餅、賞月亮……”在新疆沙雅縣社科聯、博物館聯合舉辦“濃情中秋 月餅DIY”親子做月餅社教活動的現場,工作人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解中秋節的來曆、習俗和“嫦娥奔月”傳說故事等,為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動的傳統文化教育課。傳統文化教育應該是“澆花澆根”的,當中秋佳節具體的“物”和“事”走進青少年的視線,他們心中也由此種下了“何以為中國”的信念種子。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秋佳節曆經幾千年所積累的傳統文化寶庫,蘊藏着新時代鑄魂育人的寶貴财富。“小朋友們,說到中秋你們想到什麼”“大家會背關于中秋的優美古詩嗎?”在福建莆田市“我和中秋有個‘月’定”傳統弘心教育實踐活動中,老師通過循循善誘的互動方式,将中秋節的起源、習俗等中秋傳統文化傳授給小朋友,師生一起吟誦關于中秋節的古詩詞歌賦,讓小朋友從中體會中秋節的意蘊,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曆史,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傳統文化教育絕不是簡單的“問”與“答”,而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價值的涵養。在喜迎快樂中秋裡,我們找到傳統文化教育的正确方式。

傳統文化是曆史的積累,而教育則是面向未來。要看到,青少年群體對于知識汲取的渴望是先天性的,而如何找到“創新的方式”,完成從“入耳”到“走心”的過程,無疑需要文化教育的生動實踐。中秋佳節,賞月是标配活動,且不妨把視線延伸到更遠的“星辰大海”。在“嫦娥五号”探月器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樣後,就有老師以此為契機,指導孩子們親手制作太陽能“月球探測器”——這樣“過中秋”,不僅給學生們插上了科學的翅膀,更能引導他們探索宇宙科學奧秘的興趣。引發興趣是最好的學習開端,當“有意義”變成“有意思”,讓人耳目一新的傳統文化肯定會在青少年群體裡成為一種流行。

品味中秋佳節,赓續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強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标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曆史的車輪之所以滾滾向前,其基本邏輯就是有新鮮血液的注入,而一次次傳統文化的體驗更能讓青少年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從哪來”“到哪去”的方向。“過中秋”就有這樣的現實土壤。文化是民族的力量,節日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讓我們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情畫意之中,一起共賞共享共建中秋佳節的“美美與共”。(謝偉鋒)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