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尿蛋白多久會導緻尿毒症

尿蛋白多久會導緻尿毒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3:05:54

尿蛋白是加速腎功能硬化的一項重要因素,大量的大分子蛋白長期的從血液随着腎小球濾過率漏出到尿液中,會加速腎小球基底膜的損壞,基底膜就像一層“保護膜”保護着腎小球,一旦受損腎小球内也會開始纖維化發展。

而腎小球作為腎髒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大面積的纖維化硬化發展,腎髒功能也随之減退,使得腎髒萎縮,腎衰竭風險驟升。

長期持續大量尿蛋白無疑對腎功能的威脅非常大,尿毒症風險也越來越高。

通常腎病未控制之前,尿蛋白對病情的影響較大,一般随着治療方案的執行,腎功能損傷逐漸穩定,炎症反應得到抑制,尿蛋白水平也會下降較低階段。

此時就不能說尿毒症的風險越來越高了。

因此看尿毒症的風險,不能隻看尿蛋白初始時發作時的最大值,需要更長遠地看待病情的發展。更需要關注的是治療後,尿蛋白的持續穩定狀态,能夠保持多長時間。

尿蛋白降下來其實不難,難的是如何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不對腎髒造成影響?

如果能盡可能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那麼尿蛋白的問題對病情也就構不成最大的威脅了。對照看看你的身體每個方面控制得怎麼樣?

第一點:穩定住病理的變化

存有大量蛋白尿的腎病多表現為腎病綜合征,還有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腫、高脂血症等情況。這類腎病病理類型往往複雜,症狀相似,但病理卻千差萬别。最為常見的就是微小病變、膜性腎病輕度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及局竈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等等。還有一些繼發性腎病中期也表現為腎綜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狼瘡性腎炎等等。

這些不同種類的腎病,病理的變化主要體現為是上皮細胞損傷還是巨細胞損傷還是系膜細胞的蓄積,還是兩三種情況同時存在,還有腎小球硬化的程度。

治療過程中,針對具體腎細胞損傷的情況,及時加以修複,是可以扭轉局面的。

很多腎友都疑惑說腎細胞損傷不是不能修複嗎?

其實腎髒細胞有一定自愈性,損傷不重的可以自我愈合,因此膜性腎病、IgA腎炎等基本早期均有一定自愈性,但有些患者沒有重視就錯過的最佳治療時機。進展到了中後期,除了激素、免疫抑制劑的對炎症的控制。及時用藥調理補充腎細胞内血氧供應,可以減緩腎小球硬化,提升腎小球濾過率水平,降低尿蛋白對腎功能的影響。

第二點:别忽視急性因素的威力

導緻尿蛋白不穩定因素中急性因素占大多數,會影響到最終的藥物療效。

排在第一位的是突發性感染,小到感冒、大到泌尿感染、腎結石等的發生,會進一步破壞自身的免疫系統,導緻腎髒内炎症反應再次活躍,尿蛋白漏出增多加速腎小球硬化發展。

降低感染風險的關鍵是先徹底根治或穩住基礎炎症疾病,如扁桃體炎、咽炎、尿路感染、口腔感染等,很多腎友在發現病情後忽視了這些原本的病情,導緻成為尿蛋不反複的“絆腳石”。直至誘發腎衰竭。

除了及時診治這些基礎病,還需要從根本上提升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降低感染多發,進而保護尿蛋白相對穩定。

另一方面要重視對水腫、低蛋白血症等症狀的糾正。嚴重水腫導緻體内血液流通壓力大,低蛋白血症引起營養不良加重水腫、血脂高,也會影響到血氧對腎髒細胞的供應,造成腎小球的硬化發展。所以降低尿蛋白水平必須系統的控制,加強利尿劑、總蛋白的提升,嚴格控制血脂水平,多方面進行糾正,病情維持長久穩定更容易。

第三點:降蛋白管理不能少

影響尿蛋白水平的穩定,除了病理、病情本身,還有一些外在因素,主要是日常對病情的管理。比如大量尿蛋白時需堅持低蛋白飲食,平時不要過度勞累,盡量不吸煙喝酒,嚴格控制血壓水平等,都有助于尿蛋白穩定。

有些患者尿蛋白降下去後,飲食就開始放開了,偏愛吃很多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類等,複查尿蛋白常有加号不在意,為把腎衰竭風險降到最低,持續少量蛋白的漏出也不應該大意。

尿蛋白多久會導緻尿毒症(尿蛋白越多尿毒症來得越快)1

尿蛋白多久會導緻尿毒症(尿蛋白越多尿毒症來得越快)2

尿蛋白多久會導緻尿毒症(尿蛋白越多尿毒症來得越快)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