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關注本号,更多行業内容推送
從美麗鄉村建設,到如今奔赴共同富裕,鄉村建築已經不再滿足于原本的生産生活功能,而是越來越注重其美觀性、文化性和藝術性。新生代的鄉村建築承載的不僅僅隻是“鄉愁”,更是彰顯“鄉韻”的一種全新存在。
鄉村建築是鄉土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在地的勞動人民傳承千年的智慧結晶,是鄉村傳統美學的延續。如今,随着鄉村振興進一步開展,各地的美麗鄉村建設也都因地制宜,融入了更多對于當下空間功能的應用與思考,并通過當代的美學語言,喚醒了鄉村的生命力,重燃了村民們的文化自信。
時代下的鄉村建築,并非簡單複制的城市建築的模式複制。越來越多的優秀建築沒有華麗的外衣,它們根植于本土,簡單低調卻溫暖質樸,再次散發出鄉村獨有的活力,呈現出迷人的鄉土風貌。這些建築以其展現出的獨特魅力,讓幾近被遺忘的鄉村,再次回歸到大衆的眼前,成為鄉村旅遊目的地中的重要打卡地标。
01
浙江溫州
山根之花
山根村位于溫州南部,由于新農村建設,村民搬遷新居,老村幾近空置。不過令人可喜的是,那些代表浙南“僑村”曆史的民居建築,在新一輪的開發建設中得以完整地保留,并将山根村規劃建設為古今相融、鄉愁與藝術結合的綜合文旅區。
“山根之花”正是由于這樣的契機得以誕生。在山根中心橋的一端,這個具有開放性的小品建築,成為了山根村的鄉村集合點。
建築形體呈螺旋上升狀,目的是為了完成建築與橋頭的對接。在地面一層以上,設計有一處平台,實現與橋頭的對望,并且與現有建築組團相連。
建築通過倒錐體結構,将雨水引入内部。在錐體底部形成一個小型池塘,并于外部的生态池相連,實現了消解内部與外部、景觀與建築的邊界感。
02
河北保定
田崗藝術中心
田崗藝術中心的前身是一座爛尾樓。在轉型升級後,它将作為藝術振興鄉村的聚集點,承載着藝術館、酒店、餐飲等複合功能。而這一座圓形的美術館,正是作為“引線”串聯起了田崗村的變革之旅。
改造後的建築作為藝術家和藝術事件的彙聚地,吸引藝術的“駐留”,同時與重型投資形成聯動,使鄉村振興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建築采用混凝土結構呈現出半圓形,帶狀的坡道延弧形盤旋而上,構成了建築的主體。建築外表選用了白色顆粒塗料,保持顔色純粹的同時,又作為一個亮眼的标志,存在在山野之中。建立起建築與自然場域的強聯系,括大了建築的張力。
部分外牆選用U型玻璃,白天引入自然光線,夜晚透出燈光,讓整座建築變得朦胧含蓄。
03
上海崇明島
光明花博邨東風會客廳
作為花博會配套設施的水上會議中心坐落在一處廢棄魚塘的東北角。由于水池通過壩口與市政水系相連,有效維持水面高度的穩定性,使得建築擁有較高的親水性,營造建築漂浮在水面上的視覺感受。
建築設計充分利用周邊的景觀資源,打造特色型、生态型、景觀化的特色會議中心。采用一個向心型的結構形成容納150人的大空間,利用最小的占地,擁有最大的使用面積。同時,為了融入整體環境,采取弱化主次立面的設計方式,塑造了多個與周圍場所互動的機會。
VIP室延半徑方向向外延伸,具有獨立觀景平台,保證了舒适度與私密性。向心型的形态也使得其在最小占地的情況小擁有最大的使用面積。
04
江蘇興化
唐堡書院
唐堡書院坐落于陳堡鎮唐莊村,這裡擁有濃厚的“人文氣息”。設計師以傳統地域文化為發展母體,通過建造一個村民書院,讓建築紮根于傳統、服務于當代。營造一個寓教于樂、文化交流的鄉村活動場所,使得悠久的文化氛圍在當代鄉鄰生活中生根萌芽。
為了诠釋中國田園山水畫般詩意的訴求,在保持村莊特有标志與肌理的基礎上,提煉唐堡村内“村落”與“水田”兩種物質空間形态置入到村民生活之中。将原本組合形态單一的原始村落布局,形成相互穿插、聯動互通的整體建築布局,勾勒出一幅“山水田園繞城郭,人居美景入畫來”的極緻村落景象。
建築中縱橫交錯的灰空間設計,如院落、村落、連廊,模糊了不同單體建築空間的邊界。空間之間被賦予相互延伸相互滲透的能力,既是流動的交通空間,也是村民聊天、遊客休憩的公共場所,從而使建築與人的互動收放自如。
05
陝西漢中
百米食堂
營盤村在秦嶺深處,這個海拔1500米的小山村,炊煙袅袅,恍若世外桃源。陝西留壩縣,人口不足五萬,卻連續出了幾個現役青少年國腳。營盤村就是這些少年的馳騁之地,因此開始營建足球和滑雪學校。村莊的第一個設計任務,就是建設一座可以同時容納四五百人就餐的“學生食堂”。
項目選址在村後的一片廢棄馬廄,背倚峻峭的山峰,在農耕時代,這是一片無法耕種的荒地。這一溜狹長的馬廄,前方是路,後面是山,十來米的進深,幾乎沒有騰挪的空間。根據因地制宜設計的長達133米的“百米食堂”,在薄暮時分,遠看這棟透着暖光的建築,就像諸葛亮布下的一字長蛇陣,和星漢遙相呼應。
食堂空間均分,并開了五扇大門,用以疏導人流。10米的進深被分割成前後兩部分。前面是就餐區,可拼成百米長桌,也可以分區使用,被定義為“百米空間”。通過坡屋頂的不對稱造型,使孩子們身在其中便能夠望見屋脊,在心中勾勒出尖頂小屋的“家”的模樣。
食堂後一半,則被設為功能區,簡稱為“百米房間”。從兩側往裡分别是洗手間、包廂、取餐區和後廚,一字排列。包廂供工作人員、教練、裁判使用,也可用作宴會空間。
06
福建建甯
都團村
公共服務中心
項目位于村口外約500米,是路邊毗鄰荷塘的一塊用地。場地中有一組烤煙房(用于烘烤煙草的生産建築),因為工藝技術的改變,已經長期閑置。都團村的公共服務中心旨在補充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的不足,為本地居民和外來者提供公共休憩空間。
公共服務中心保留了兩座小型傳統烤煙房,設計則主要針對大型烤煙房展開。新建築在老建築的基地上建設,借用了原建築的空間邏輯,并加以藝術化演繹。
新建築的空間邏輯沿用了老烤煙房的空間模式:建築也分為兩層,首層由多個體塊組成,分别是社區中心、展廳、會議室和廚房。一層空間朝向荷塘的立面為通高的木闆,可以完全打開,人可以從建築西南側進入區域,并以一種自由的方式進入室内。這裡室内外的界限是模糊的,希望形成一種自由空間。
新建築的重要視覺元素是誇張的大屋頂:超尺度、不對稱、甚至是“浮誇”的。它将建築籠罩,為建築提供了舒适的檐下空間,回應了當地多雨、濕熱的氣候。同時,它也是原建築雨蓬的一種戲劇性的衍化。
屋頂使用了鮮豔的釉面瓦,這是對中國鄉村1990年代後新民居大量使用釉面瓦的一種藝術化挪用。審美的分歧使建築師喜歡的樸素、傳統材料并不被普通鄉村所接受,而村民因為功能需要和展示富足需要所選擇的“閃耀”材料也很難得到學術界的認可。釉面瓦是否可以登上大雅之堂,成為既滿足村民對“閃耀”材料的追求,又具有當代美學的材料?項目成為一次釉面瓦在現代鄉村建築中當代審美性可能性的實驗和探讨。
07
安徽六安
太陽村财神廟
項目位于一處山坳中,三面背山,面朝廣場。周圍環境獨立幽靜,最适合設置精神信仰場所。财神廟是村莊的信仰之地,更是人們祈福的地方。此設計不僅僅滿足了人們精神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為人們提供了一處戶外休閑、互動的場所。
對比于以前較為封閉的神廟空間,新的設計将之以“亭”的概念改為了四面通透,有更多的檐下空間,以更開放的姿态面對村民及遊客。
民俗元素的引入,使得财神廟建築頗具特色,文化底蘊也更為豐富。村廟的空心磚牆,除了視覺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賦予了它獨特的功能——祈福。将磚牆作為祈福設施,用來收藏大家的祈福簽,大大促進了建築與人之間的互動性。下方設置敲鐘活動,激發村民們活動意識的同時,也讓村民對該建築的設計更加感興趣。
為了貼合鄉村文化,設計師選擇了最容易控制的混凝土澆築建築整體框架,邀請當地篾匠手編了竹席作為模闆内襯,使混凝土有了竹席的肌理,原本冰冷現代的混凝土材料上留下了手藝的溫度。
通常會采用當地的鄉土材料。但是财神廟的設計不拘一格的采用了混凝土新材料,以及手編竹席作為内襯,使得整個設計更加有趣。
08
安徽祁門
三聯書店
黃山桃源店
安徽祁門桃源村距離徽州核心文化區約有100公裡的距離,已逐步成為徽州文化旅遊的熱點地區。書店由一個已經被荒廢了的村宅重新複建而來。建築占地70㎡,都是兩層高。在這樣一個巷窄牆高的徽州古村落裡,雖然是原址複建,但作為書店,需要以一種新的姿态進行演繹。
橋廊的空間原型來自于徽州廊橋。橋廊的一層,開向村中巷道和院落,一個視線可貫穿的動勢空間,作為選書購書之用。二層閱讀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橫向靜态空間,開口一面對着老牆,另一面望向田野。一層跟二層通過一個天梯進行垂直貫通,形成了橋下水流和橋上行人的某種戲劇性聯系。
整個建築是一個簡支單跨結構,所有彎曲的樓闆以一種“曲闆彎疊”的方式,形成一個微微向上拱起的弧度完成橫跨。縱向上彎,橫向下撓,結構呈現着某種對仗關系。屋頂闆跟着二層空間的方向同樣向下彎曲,将空間向開口方向擠壓,另外,而沿牆體的兩側天窗,用以彌補内部的采光,也是弧面開口。
因“曲闆彎疊”的結構,使得一層的空間仿佛有了被重力擠壓向外溢出的動勢,強化了廊橋的空間原型。而二層的空間則自然形成了高低錯落的台闆,既符合身體垂坐的尺度,又有了圍攏之勢,連同天梯一起,暗示了某種精神性。
09
貴州遵義
秘境方舟
秘境方舟是一座驿站,處于貴州遵義的小十二背後景區。秘境的入口,無法從陸地到達,乘坐快艇再經過一段徒步後,是一處别樣天地。
在被群山環抱的環境裡,秘境方舟像是一種外來文明,在行程終點看到一個不像此處應有的一種物質,會令遊客瞬間獲得的興奮感,因此設計師選用了白色織物去塑造秘境方舟,以形成異質感。
方舟的主要功能是廁所和浴室,以及供遊客休息的一處平台,底層内部功能組件,形成一座小迷宮,如遺迹一般。
秘境方舟是一個沒有樹的樹院。陽光穿過蠶絲打在院子裡,雨水可以從洞口中滴落進這個一方庭院内。在小十二背後的這個終點,人和自然變成了夥伴,成為了大自然這個院裡的那棵樹。
10
江西鷹潭
周塘公共
藝術空間
周塘公共藝術空間坐落于江西鷹潭周塘村,整個村莊有大量的不同時間段的建築,無序、風格雜亂。但基于整個村落形成的曆史性及周圍自然風貌,考慮到大量原住民的鄉情原因,當地政府沒有采用簡單的拆遷賣地原則,而是用個很大的力量加以保護。改造方式就是讓這個區域保留了本地的同時植入新的視覺表現與業态内容。
設計團隊采用聚落的設計手法,讓初始的五幢建築由分散變聚落,用連廊的設計手法去連接現有建築。連廊除平等了建築主體外,還圍合形成了功能型庭院,增加功能使用性。
當新建築與周邊環境的關系具有一定不協調性的時候,通過一定的視覺遮擋與視覺切片的方式讓周邊環境與内視覺産生協調性。如窗框設計,一面窗看兩面景,窗裡看到的是滿堂綠意,窗外看到的是适意生活。
為了有效控制成本,設計團隊采用光形性與原材料就地使用、及低成本材料的使用的原則。主體室内保留了原始建築的木結構,采用鋼架植入的方式對老建築加固、預設兩污排水系統化、空調外機的包裹性等等,讓空間盡可能的更有秩序。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境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需注明!僅用于學習交流,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小編,将及時更正、删除。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