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當勞模!
“點我”,測測你的勞模資質
“第一相送正起步,門前有棵好石榴。摘來石榴交山伯,恐怕哥哥不懂吃。”這段對梁山伯與祝英台愛情故事的描寫,是尤溪山歌《十相送》的唱詞;“阿妹上山來采蕨,半躲半避做什麼?”這是《采蕨菜》裡描寫的尤溪農村生活場景,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54歲的尤溪山歌愛好者詹明定沒想到,自己整理發布的《十相送》《采蕨菜》等尤溪山歌視頻,竟能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并聚集起了一批愛好者。
△山歌愛好者們的線下活動
△詹明定正在錄制山歌視頻
曾經傳唱十裡八鄉
尤溪地處閩中,農耕文化曆史悠久,有“尤溪山多歌亦多,開口一唱幾米籮”的說法。
尤溪山歌植根于本鄉本土,每句七字,每唱幾句就停頓轉韻,曲譜簡短、樸實無華,演唱時根據唱詞長短連續反複,有易唱、易懂、易記的特點,曾是尤溪群衆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文藝形式。
山歌寫景,山歌抒情。哼着山歌去勞作,對着山歌找媳婦,唱着山歌慶豐收……上世紀60年代,尤溪唱山歌氛圍還很濃厚,全縣222個生産大隊有120個組織了山歌小組,山歌歌手達6000餘人,呈現出“千人唱來萬人和”的鼎盛時期。
1986年,梅仙鎮源湖村組建了一支山歌隊,開始編演大量尤溪山歌,并配合縣裡各時期的中心工作,深入全縣各地宣傳演唱,演唱的節目還曾在“中央一套”播出。
然而,随着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新的活動載體不斷湧現、不斷更新,尤溪山歌一度陷入“沉默”。
傳統山歌被“搬”上網絡
詹明定是一名電器維修工人,由于個人愛好,偶爾會錄制視頻,發布到網絡上。但他并不唱山歌,收集整理山歌源于一次偶然。
2015年,尤溪縣為了傳承、弘揚“尤溪山歌”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舉辦了一場尤溪山歌演唱會,吸引了全縣衆多民間歌手報名,推出了許多山歌作品。詹明定在比賽現場,深受感染,錄制了多首演唱視頻,并配上了方言歌詞。
“視頻上傳到優酷、土豆、騰訊等視頻網站上,迅速傳播,《十相送》《采蕨菜》等獲得超過10萬的總播放量。”詹明定說,這讓自己也很吃驚,原來有這麼多人關注、熱愛尤溪山歌。
“身在異鄉聽到家鄉的山歌,好親切。”“好聽好聽,希望能聽到更多的尤溪山歌!”看到衆多愛好者的留言點贊,詹明定決定把更多的尤溪山歌“搬”上網絡。
■ ■■■■
△2015年尤溪山歌演唱會現場
此後,他開始拜訪散布在各鄉村的山歌歌手們,把民間傳唱的一首首山歌,收集、整理成音視頻文件,上傳到網絡平台,《十看娘子十看郎》《十繡圍肚》等多首尤溪山歌都獲得了上萬次的點擊量。5年來,發布在“尤溪山歌”微信公衆号上的200多首山歌作品,吸引了5000多名粉絲的關注,平均閱讀量超過了2000次。
為了讓愛好者們有一個交流平台,詹明定還建了山歌微信群,已經聚集了70多位“唱将”。他說:“網絡平台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群裡對歌成了新風氣,有人發新的作品,或對唱的時候,群裡就格外熱鬧。”
年近60歲的曾令輝是群裡的活躍分子,他家在坂面鎮下川村後湖自然村,曾是當地一名艄排工。當年從尤溪河上遊放排到福州的尤溪洲,艄排師傅和沿岸的女性一起對山歌的情景,是他記憶中難忘的一幕。
“那個時候,不管是艄排、下田、砍柴還是做其他農活,大家都喜歡哼上幾句山歌。”曾令輝說,早期山歌靠大家口口相傳,沒人唱就失傳了,現在有了網絡傳播平台,曾經的熱情又回來了。
新時代唱新風
“半山半水半月島,你看景色好不好?半山生态真的好,所以鹭群來築巢……”
随着半山村的旅遊開發,到半山村觀光的遊客越來越多。林上樹自創的這首尤溪山歌成了村裡的名曲,來半山村遊玩的客人都喜歡請他當導遊,撐着竹排,唱山歌,介紹半山。不僅如此,村裡的導遊基本會哼山歌,部分中小學生也漸漸學了幾句。
林上樹同樣是尤溪山歌微信群裡的活躍分子。今年元宵節,在他的邀請下,群裡的20多人齊聚半山村,探讨山歌唱法、傳承、創新等話題,并有多名愛好者在半山村遊客中心上台演唱。
“旅遊勝地何處去,尤溪處處有景區。”“新舊婚姻都唱透,大家聽了記心頭。”《尤溪處處有景區》《詩唱婚姻法》等富含時代氣息的内容被搬上舞台。
新時代唱新風,正是尤溪山歌發展的一大特點。由于方言的差異,尤溪各地演唱的山歌風格不同,但整體曲調并不複雜,重在故事性,因此随着時代變化,反映生産生活變化的新題材、新内容不斷出現。
“山歌的演繹方式也要與時俱進。”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尤溪民俗專家周治彬曾在《朱子禮樂·儒風雅韻》等大型歌舞情景劇,運用尤溪山歌的曲調、元素。他表示,傳統山歌應該不斷創新,更加貼近群衆才能發揮應有的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尤溪縣文化工作者蔣新文根據尤溪山歌改編的《對面一個妝姆瑪》,曾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上了2015年央視農民春晚舞台,在福建省第十二屆音樂舞蹈節比賽中,榮獲表演金獎和創作金獎。
“對面喲一個妝姆瑪,臉蛋喲賽過牡丹花。腿手蹭蹭心性好,阿哥想啊心花花……”《對面一個妝姆瑪》這首原創混聲無伴奏歌曲,取材尤溪山歌小調,同時在節奏和襯詞中加進流行元素,是根據當年尤溪伐木工人在尤溪河放排的真實情景而創作。
雖然近年來,尤溪山歌重聚起了一定的人氣,但山歌愛好者們也表示,“傳承很難,沒有協會組織,也缺少宣傳資金,參與者大多集中在50歲以上。”
為了保護和傳承尤溪山歌,周治彬會在《說古道今話尤溪》本土文化講座走進學校時,向學生們介紹尤溪山歌,還在景區講解員培訓班上即興演唱。他直言:“通過互聯網渠道、講座等,尤溪山歌與年輕人産生了新的連接,但要讓他們産生興趣,來學山歌,還是有很大困難。”
來源:三明日報
作者:嚴士冬
猜你喜歡
【關注】昨晚,尤溪一男子浪漫求婚!“驚動”了消防員……
【喜訊】最新消息!福建首批30個“金牌旅遊村”名單公示,尤溪這個村入圍!
【權威】尤溪殡葬政策解答!你想知道的服務流程、補助領取都在這裡!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
小編工資有望漲5毛!
我要當勞模!點“閱讀原文”,測一測你的勞模資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