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楊浦蔬菜盲盒

楊浦蔬菜盲盒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08:12:06

編輯導語:新時代的壓力下,盲盒曾一度走紅,在各個産業中迅速占領一席之地。菜場盲盒更是出人意料,帶火了一條新的思路,跟着作者一起來看看它的底層邏輯和運營模式吧!

楊浦蔬菜盲盒(菜場盲盒告訴你)1

“早餐吃什麼”小組、“午餐吃什麼”小組、“晚餐吃什麼”小組……年輕人的食物選擇焦慮,在豆瓣小組裡體現的明明白白。

楊浦蔬菜盲盒(菜場盲盒告訴你)2

菜場一直是大爺大媽的天下,與爐台相守多年的他們,心中都有一本菜譜。甭管這些菜長得多“原始”,在他們眼裡都已是“盤中餐”的模樣。

而初入菜場的年輕人,顯然沒有這個本事。

買了牛肉,卻不知牛肉炒什麼;買齊蔥姜蒜,卻不知往哪些菜裡放……做飯太難了,還是叫外賣吧。但是,外賣又該叫什麼呢?

這個世界性難題,通常沒有人能做出真正回答——今天吃什麼?

每當這個時候,年輕人就會開始想念那個咆哮着告訴你“老娘做啥你吃啥”的老母親。沒錯,這些“賤兮兮”的年輕人就是喜歡被人“按頭喂食”。

既要有随機出現的小驚喜,又要避免選擇帶來的困惑,這不就是盲盒的妙用嗎?

近日,南京月苑農貿市場中,一位94年生的年輕菜攤攤主王笑宇推出了“菜場盲盒”,解決了這一世界性難題。

溫馨提示:“菜場盲盒”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産品,拆開盲盒後的你到底是開啟“歐氣滿滿”的一天,還是變身“臉黑玩家”,全憑運氣。

你喜歡這樣的刺激嗎?

一、如果盲盒有用,那就是解決選擇焦慮

年輕人最懂年輕人。當隔壁大媽“yang盒”“mang盒”還沒弄明白時,王笑宇就已經靠着“菜場盲盒”蹚出一條賣菜新路子。/新聞截圖

王笑宇在南京月苑農貿市場賣菜七八年了,經驗豐富的他發現,菜場中總有一群來回打轉、徘徊的年輕人。

仔細觀察後他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既不知道買什麼,買回去可能也不知道怎麼做。

洞察到年輕一代的選擇困境後,王笑宇順勢想到了時下火爆的盲盒模式。如果把賣菜與盲盒結合,讓吃飯變成一種“競猜遊戲”,會不會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呢?

于是,他開始嘗試推出“菜場盲盒”。目前上架5款:豬肉盲盒、雞肉盲盒、牛肉盲盒、魚肉盲盒、蔬菜盲盒。

“看見了還叫什麼盲盒?”知曉年輕人習慣手機下單,“菜場盲盒”就推出線上訂購方式,這讓更多的當地年輕人嘗到了“菜場盲盒”的甜頭。

楊浦蔬菜盲盒(菜場盲盒告訴你)3

“菜場盲盒”中不僅包含蔬菜與肉,還有配菜與配料,品類份量在2-3份,價格在20-40元不等。/新聞截圖

蘇蘇就是“菜場盲盒”的嘗鮮者。由于該農貿市場離她家比較遠,訂購不在配送範圍内,她還專門叫了“跑腿”去買。

“因為現在這種買菜方式很火,就想買來打卡。”

“食材很豐富也很新鮮,不亞于自己挑選的菜。如果能夠把這種買菜模式推廣,那我爸媽以後也不用老跑出去買菜了。”蘇蘇對于“菜場盲盒”的評價很高。

看來從買家的實際需求出發才能設計出最懂人心的産品,這款懂人心盲盒沒理由不紅呀。

還有不少人對于這種新式盲盒持觀望态度。他們擔心,買到自己不喜歡吃的菜會不會造成浪費?

其實這個問題也在王笑宇的“射程範圍”内。隻要下單時提前備注,他在配菜時就會先幫客戶“排雷”,保證不會讓大家買到不吃的菜。

走紅的不僅是“菜場盲盒”,王笑宇還化身農貿市場裡的“最火帶貨人”。由于“菜場盲盒”裡需要很多品類,所以他還會從肉店、調料店進貨,“菜場盲盒”連帶着整個農貿市場都火熱起來。

楊浦蔬菜盲盒(菜場盲盒告訴你)4

楊浦蔬菜盲盒(菜場盲盒告訴你)5

當盲盒以實用、接地氣“出圈”,它收獲了更多粉絲。

網友紛紛誇贊,現在年輕人的“花樣生意法”,不僅創意十足,還能解決實際問題。那些曾被吐槽除了會玩一事無成年輕人,現在也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我們就是喜歡玩着把錢掙了。”

“菜場盲盒”的出現讓人們發覺,原來現在的盲盒早已跳脫出“收集”的桎梏,成為解決人們選擇焦慮的一把利刃。

譬如,今年最火的“飛行盲盒”拯救了大批有旅遊想法卻做不出旅行計劃的“選擇困難戶”。

今年7月,中聯航聯合京東旅行推出了“盲盒飛行家”活動,價格為往返含稅298元/人,國内44城随機目的地。

飛行旅行變冒險,也太刺激了吧。

也就是說,甭管要帶多厚的衣服,也别考慮自己能不能吃辣。飛機停在哪,你就去哪玩。

這種方式雖然與傳統“萬事齊備再出行”的概念相悖,但卻令年輕人出奇地激動。

京東旅行周年慶期間,這個活動上線僅2天,訂單量就已破萬,足見盲盒的“神仙選擇”模式在人們心中的分量。

說一不二地替人們做出選擇,盲盒模式怎麼有點霸道總裁“内味兒”了?

努力謀求“出圈”的盲盒,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一點作用——解決人們的選擇焦慮。但是,要改變“盲盒無用”的整體氣質,它要做的還有很多。

二、讓盲盒脫離“韭菜盒子”的罵名

曾被人認為除了浪費一無是處的盲盒,現在卻落地最具煙火氣的菜市場,為人們帶來切實效益。

看來,盲盒模式已經脫胎換骨,朝着實用主義邁進。

盲盒能發展到今天這種程度,很大原因是依賴于潮玩市場對各類二次元IP的打造。

據我國互聯網數據資訊網統計顯示:

2015年,國内潮玩零售市場的規模為63億元。到2019年,國内潮玩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0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4.6%。其中,盲盒的銷售規模約為100億元,占比約為一半。

成也IP,敗也IP。像普通人無法理解收集“手辦”一樣,盲盒内的“娃娃”也讓許多人無法共情。除了“圈内人”,沒人能理解“排隊抽娃娃,擺滿一屋子”到底有什麼用。

楊浦蔬菜盲盒(菜場盲盒告訴你)6

沉迷盲盒的年輕人,到底是沉迷開盲盒時的刺激感驚喜感,還是單純沉迷于這些娃娃?

詢問身邊的盲盒愛好者,一些人是為了“自定義”的目标去抽盲盒,“想抽到限量版”“想收集全套”。

還有一些人是沉迷于開盲盒時的刺激感、驚喜感,甚至是失望感,“抽盲盒讓人上瘾”“心情不好時想抽一個發洩,心情好了又想抽一個獎勵自己”。

但是單純談及對于盲盒内娃娃的感受,他們卻又并不似手辦收藏者的深情,不過一句“挺可愛的”罷了。

看來讓人們“中毒”的不是娃娃,而是盲盒背後的機制。

其他盲盒模式的成功,就是最好證明。

1. 盲盒×圖書

比如,珠海市無界書店推出“無界盲選”,把各類圖書裝進盒子裡,不标書名售賣;包頭市的新華書店推出“新華盲盒”活動,主打近期的暢銷書。

楊浦蔬菜盲盒(菜場盲盒告訴你)7

這種定價從59元到99元不等的“圖書盲盒”,賣的是書,更是好奇心。

原來的書店,各個角落都“塞着”正在看書的人,結賬時也要排個“長龍隊”。而在網購熱潮的沖擊下,現在的實體書店已經不似原來輝煌。

搭線盲盒模式推出“圖書盲盒”,既是實體書店在想法設法豐富消費者的買書體驗感,也是實體書店的一種自救方式。

盲盒本是“二次元”與ACG(動畫、漫畫和遊戲)領域的産物,但其背後的營銷思路,卻是屢試不爽的法寶。看來,為傳統線下經濟賦能,盲盒模式也能貢獻一份力量。

2. 盲盒×美妝

對于美妝愛好者來說,化妝品雖然沒有什麼收藏價值,但絕對是隻嫌少不嫌多的存在。

小朋友才買特定的産品,成年人都喜歡玩随機。

随機性在美妝領域可是個“香饽饽”。

譬如,死亡芭比粉雖然遭受群嘲,但就是有人萌生“說不定隻有我塗才好看”的想法。這時候,人們就需要一個“被選定”的契機來跳脫常規,大膽嘗試。

各大美妝品牌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資生堂旗下Za與盲盒龍頭企業泡泡瑪特聯名推出一系列限定化妝品;新銳彩妝國貨Tasu品牌推出38.5元内含12件産品的彩妝盲盒;小奧汀推出七周年的魔方禮盒……

從與盲盒品牌聯名,到推出自創盲盒。在主打多元、超值的背景下,“美妝盲盒”永遠不會缺失買單的消費者。

除此之外,還有盲盒×飲料、盲盒×生鮮、盲盒×錄取通知書(不是競猜學校,是競猜學校送你的第一份禮物)……盲盒模式被借鑒于各行各業,由此衍生出的各類新型消費方式,都無一例外地吸睛又吸金。

與最原始的抽娃娃盲盒不同,現在的盲盒模式已經不是小衆玩法,在盲盒模式下尋開心的人,再也不能被一個“韭菜”的标簽概括。

當你下次走向盲盒機,而你媽媽又做出要“暴打”你的姿态時,淡淡地來一句:“噓,我是在尋找新的商機。”

當然,你還是會被打的。

三、盲盒小确幸,歸功當代年輕人

“生活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年輕人的鮮活,正是來源于追求未知。

盲盒模式一路暢通的背後,體現着年輕人的态度。生活上追求各種儀式感,工作上花式秀才能,思想觀念上竭盡所能地保持自我。

如果說“菜場”代表着生活柴米油鹽的瑣碎,那“菜場盲盒”就在為稀松平常的一日三餐注入驚喜與靈魂。

連大爺大媽盤踞多年的菜場都被年輕人的“菜場盲盒”一舉拿下了,還有什麼是年輕人玩不起來的?

不止于賣菜,就像許多網友表示,“這屆年輕人上崗後,世界都變得可愛了”。

曾在人們眼中嚴肅神聖的老師,也可以變得頑皮有趣。如前段時間走紅的@隔壁的班主任,她給每張100分試卷畫上誇贊表情包,鼓勵間透露着幽默,甚至有點“沙雕”。

楊浦蔬菜盲盒(菜場盲盒告訴你)8

還有不按常規想法出題的老師,考英語的同時,還要考考孩子們有沒有跟上時代潮流。

楊浦蔬菜盲盒(菜場盲盒告訴你)9

“嚴肅的”民警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你,在ATM機存取款時注意遮擋。

楊浦蔬菜盲盒(菜場盲盒告訴你)10

除此之外,還有法院出品的硬核約會指南;交警一蹦一跳護送萌娃過馬路;精英律師走向短視頻,講起科普段子……

這些經常登上熱搜的“反差萌”時刻提醒着人們,現在的年輕人在用自己的玩法過生活。

你以為打破枯燥乏味的僅僅是一個盲盒嗎?

還有早起上班時的打卡簽到,網購時的“砍一刀”,擰開瓶蓋後的“謝謝惠顧”或“再來一瓶”……各類社會機制、營銷手段背後,都能找到“玩”的影子。

曾被認為是“最差一屆”的年輕人,現在已經玩的風生水起。

或許他們才是那個“終極盲盒”,你準備好拆開看看了嗎?

本文來自新周刊APP

作者:餘音;公衆号:銳見Neweekly(ID:app-newweekly)

本文由@新周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