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一個代号,是識别标志。作為陪伴人從生到死,一個人的名字,往往寄予命名人某些願望。在衆多的古人名字中,有很多人名字顯得十分般配,用現在的網絡熱詞說,就是這些名字充滿了“CP感”。
下面讓我們看幾組“CP感”滿滿的古人名字。
一、杜如晦——張若虛
兩人同為唐朝,但并未生活在同一時期。杜如晦比張若虛早四十年,前者官至宰相,後者地方兵曹。兩人僅僅名字義近而已。
杜如晦,唐代貞觀年間宰相,唐太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三。司馬光說: “唐代賢相,前稱房杜,後稱姚宋,他人莫得比焉。”這裡是說,唐代賢能的宰相,在太宗貞觀年間有房玄齡、杜如晦;在玄宗開元年間,有姚崇、宋璟。值得一提的是,京兆杜氏後來出了一個大名人,那便是“詩聖”杜甫。
張若虛,在曆史上或許不出名,但是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卻是一朵奇葩。在詩歌數量方面的大牛,唐詩存詩最多有白居易,宋詩存詩最多有陸遊,清代乾隆寫了四萬多首詩,但有的人隻寫一首詩足以點亮詩歌的浩瀚星空,這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是“孤篇蓋全唐”。
我們不妨節選幾句看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從月升到月落,在江月人、花月夜的意境中,融入宇宙意識和生命意識,渾然天成,不愧為唐詩中佳作之佳作,精品之精品。
二、梅堯臣——蘇舜欽
“欽”暗含“皇帝派遣,自上而下命令”等意思, “臣”是“下對上的服務”的一種職官屬性。細究雖詞性不同,但大緻意思不差。不同于前一組CP,梅蘇二人不僅名字般配,而且生活在同時代,私下關系也很好。
蘇舜欽出身望族,梅堯臣出身寒門,蘇比梅早十幾年考取進士,二人團結在歐陽修變革文風的旗幟之下,三人交遊唱和,革新宋初詩風。
在詩歌創作中,蘇舜欽與梅堯臣齊名,時稱蘇梅。 “蘇豪梅窮”,側重于二者詩歌風格,梅以古淡著稱,蘇以豪放著稱。如,二人詩歌節選: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梅堯臣《魯山山行》)
一夜大雪風喧豗,未明跨馬城南回。四方迷惑共一色,揮鞭欲進還徘徊。(蘇舜卿《城南歸值大風雪》)
三、霍去病——辛棄疾
霍去病是西漢名将,民族英雄。兩次大規模與匈奴作戰皆勝,打破了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年紀輕輕,封狼居胥,很可惜英年早逝,年僅二十四歲。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震乾坤。作為文人裡面最能打仗的,武人裡面最能填詞的,辛棄疾可謂是文武雙全。隻可惜,碰上昏君,報國無門。
面對同樣是異族入侵的宋金局面,辛棄疾或許是出于對霍的仰慕,想以霍為偶像,驅除鞑虜,恢複中原,借以明志。畢竟,用偶像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名字,自古就有這種傳統。如司馬相如仰慕戰國蔺相如的人品,便以“相如”名之。
《宋史》和《稼軒集》及《稼軒先生年譜》對于辛棄疾名字由來,皆不可考,但縱觀辛棄疾一生,其政治成就和文學成就配得上此名之意。
除了以上三組人名,大家還知道還有什麼比較有趣的CP名嗎?歡迎留言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