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新聞
2月2日起至4日,北京冬奧會火炬傳遞,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進行。奧運火炬“飛揚”驚豔亮相。
有一群人難掩欣喜。他們來自一個代号“花卷兒”的項目組,他們同時也是“飛揚”火炬的外觀設計團隊。
也許有人好奇,這支奧運火炬誕生過程中,這群向往着“讓奧運聖火成為黑暗隧道盡頭的光”的“追光人”,都是誰,又有哪些故事呢?
小時記者了解到,這個火炬設計團隊來自阿裡巴巴,抽調自北京、深圳、杭州的精兵強将。當中,還有兩位浙江小夥。
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外觀設計團隊、阿裡巴巴設計師合影
保密項目代号“花卷兒”,團隊裡有兩位浙江小夥
“接到這份邀約,我心裡十分沒底,這已經完全超出個人經驗。”
2020年4月,北京冬奧組委通過公開征集和定向邀請的方式開展火炬外觀設計工作。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火炬外觀設計師、阿裡巴巴設計師李劍葉(花名:兩忘)說,讓他興奮的是團隊都對參加應征很感興趣,“希望能為北京冬奧做點事兒。”
李劍葉
從提出設想、設計方案,再到建模、渲染、團隊内部一下子拿出20多個方案,經過一輪輪PK,最終甄選了五個方案,并火速提報上交。
2020年7月31日,前方傳來消息,團隊設計的“瓷火之美”脫穎而出,入圍火炬外觀設計候選方案。“當時辦公室一片歡呼,這件事太意義非凡了。”
方案入圍後,一個跨越北京、深圳、杭州三地的阿裡巴巴火炬設計團隊,火速組建起來。鑒于這個任務嚴格保密,深夜裡的保密項目室,成了這支臨時團隊最常出沒的地方。因為火炬的拼音首字母是“HJ”,于是團隊給這個項目取了一個并不引人注意的代号——“花卷兒”。
設計室到處都帖着“保密”的字條,提醒大家做好保密工作。在揭秘之前,他們的家人、朋友,甚至是周圍的同事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平日裡就是阿裡設計團隊負責人的李劍葉,成了團隊的總設計師。
作為核心成員,兩位浙江小夥子火速加入:一位是80後舟山小夥洪文明(花名:胡二),他也是同事眼中“動手能力極強”的設計師;另一位是負責火炬設計總體統籌的設計師薛志超(花名:子熠),85後,來自溫州瑞安,加入阿裡雲團隊已滿7年。
方案不斷被推翻,第一個實物模型是用香蕉雕刻出來的
2020年8月13号,設計團隊向北京冬奧組委進行了第一輪彙報。但讓設計團隊意想不到的是,圍繞“瓷火之美”的發散方案被全部推翻,組委會期望更加開放、更加大膽的方案,這無疑給大家當頭一棒,也讓大家意識到,方案入圍隻是一個起點。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裡,設計團隊開始了一次次的創意碰撞與探索——不斷被推翻,又不斷重新出發。
8月17日,團隊向奧組委進行了第二次彙報,這次彙報,組委會專家團普遍反饋其中一款以飄帶為主、去掉實體内芯的設計有較大的突破。既有“紅旗漫卷”的形象語意,也有中國傳統的“虛空”之意;同時環繞式的出火形式也别有新意,但問題在于飄帶向上的形式比較規則,整體方案顯得有些沉悶。
于是,從8月18日開始,設計團隊就開始重點針對飄帶的形式進行深入設計發散。當時,團隊針對飄帶的旋轉效果進行了各種方式的探索,但用草圖或者建模軟件很難快速高效得呈現理想的旋轉效果。
舟山小夥、阿裡巴巴設計師洪文明,用雕刻香蕉的方式模拟自然旋轉。
“在我看來,最有效的就是用雕塑的形式将想象的空間狀态用實物表現出來,最後再将他們進行參數化還原。當時想着辦公室有什麼就用什麼,正好桌上有一根香蕉,容易雕刻,又不容易散架,就變成了我理想的雕刻材料。”洪文明在香蕉皮上迅速劃出雙螺旋的結構線,然後一刀刀地把“虛空”的部分削掉,很快就将實物曲面刻了出來。
“香蕉模型”引來一片歡樂聲,但也讓團隊快速理解了飄帶旋轉的節奏,以及飄帶從頂部到底部過渡漸變的曲面細節要如何銜接的方式。而這也為最終的飛揚火炬提供了飄帶旋轉方式的原型。
但這僅僅是飄帶形式向前走了一步,8月20日的第三輪彙報和到8月27日的第四輪彙報,設計團隊重新提交的方案都被再次推翻,從奧組委得到的反饋是依然沒有擺脫過于規則的魔咒。
一片落葉的視頻,點燃設計師們的新靈感
8月29日,靈感枯竭、思維僵持之際,阿裡巴巴火炬項目負責人饒傑再次來到組委會,向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藝術總監林存真請教,希望通過讨論找到更清晰的方向和更具象的參考。
而一片枯葉,成為這場火炬設計“馬拉松”的轉機。
林存真在同饒傑交流之際,意外發現桌上一片落葉的形态正是她想要表達的火炬飄帶應該具有的自然靈動、飄逸向上的形态。于是,迅速拍下葉子的視頻,給到了設計團隊。
“其實坦白說,最初整個火炬設計很快就掉到了形意的層面。”李劍葉說,雖然整體設計概念明确了 “要向上的、旋轉的”,但是具體的呈現形态卻總是偏工業化,還有些“過于規律”。直到這片葉子的出現,讓團隊有了一種從“漸悟”到“頓悟”的過程。
8月30日晚上8點,奧組委專家組依然沒有認可設計團隊的第五輪設計方案,這讓整個設計團隊陷入了無盡的沉默, 但轉機也在那一刻出現,項目室牆上畫滿了基于那片葉子展開的草圖,林存真被其中李劍葉所畫的一張草圖所吸引,她認為這就是團隊值得嘗試去深化的方案。
于是,這張草圖,成為了設計團隊最後的機會。
洪文明還記得,當時彙報完已經是晚上10點半,距離31日上午7點半彙報隻剩9個小時,團隊完全沒有時間再進行建模渲染表達,李劍葉當機立斷,讓設計師直接上二維來模拟三維效果。
“整個會議室隻有畫筆和鼠标的聲音,寂靜得可怕。”洪文明說,“大家都抱着‘背水一戰’的心态。我當時心想,任務越難,心态越不能崩。”
洪文明把正在耳機播放的郭德綱單口相聲《封神演義》用藍牙連上了天貓精靈,公放了出來。“幾個經典好笑的包袱一抖出來,項目室也響起陣陣笑聲。”特别神奇的是,大家手裡的活沒停,氣氛一下就很輕松了。
溫州瑞安小夥、北京冬奧會“飛揚”火炬外觀設計師、阿裡巴巴設計師薛志超
“在最後階段,幾乎以‘小時’為單位來安排工作。”臨近倒數幾小時的交稿關頭,薛志超就靠着手機殼上的“心态超好”給自己暗自加油。
設計團隊以一個小時對焦一次的節奏,在淩晨4點完成了6個方案的設計,并在接下來的2個小時内,完成打印、等比例紙模制作等一系列彙報前的準備,于6點整準時出發。
“牆上的草圖更新叠代了好幾個輪回。”薛志超笑着說,最常做的是卡着點收圖、檢查、彙總、打印,為了争分奪秒并保證資料萬無一失,“我們為了節約時間都在送稿途中刻錄光盤。”
8月31日中午12點30分,彙報現場終于傳來捷報,設計團隊在北京的項目室接到了“三款方案都通過,可以進行手闆制作”的消息。就在大家歡呼的同時,透過落地窗,成員們看到上空赫然出現了一道彩虹。
傳來好消息的同時,項目室窗外出現了彩虹,于是設計師用當時模拟用的紙闆火炬對準彩虹
從設計稿躍入現實,提報11版方案等來好消息
2020年9月22日,終于,團隊等來了好消息:
經過北京冬奧組委的最終評審,阿裡巴巴設計團隊所提交的飛揚方案成為最終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火炬外觀設計方案。
在曆時近大半年的火炬設計過程中,阿裡巴巴設計團隊完成了逾千張手繪草圖,送審文件高達近2尺(約65厘米),提交了120多版3D建模,30多版手闆打樣,内部修改方案40餘版,向奧組委正式提報11版方案。
洪文明還記得,一年前的2月4日晚,在國家遊泳中心“冰立方”舉行的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上,團隊守在項目室觀看火炬的發布會,每個人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
為了讓火炬從設計稿躍入現實,阿裡設計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中國石化集團通力合作,在火炬結構驗證環節繼續精益求精,探索着科技與美的極限,“耐火耐高溫,還能在極寒天氣中使用,背後是花了數月時間、攻克多項技術難題的努力。”
有火炬,就有光。再過兩天就是2月4日立春,李劍葉、洪文明、薛志超和所有人一樣,也在濃濃的春節氣氛中等待着這個充滿希望的高光時刻——
中空開放的形态、純氫燃燒零碳排放、内外飄帶纏繞、“雙奧之城”傳承……當所有元素統一于火炬這個光明而充滿生機的意象上,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場,火炬正式“飛揚”。
(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原标題《獨家揭秘冬奧火炬“飛揚”:設計師來自阿裡巴巴,代号叫“花卷兒”》。編輯陸文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